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Slash斜槓青年》你工作不快樂, 是因為缺少了這3個東西…..

10minscoffeechat_hk

發布於 1天前

你不能不知的工作趨勢及未來你最需要的工作能力

《斜槓青年》Slash
《斜槓青年》Slash

你有否想過,有一天可以沒有固定的工作地方,沒有固定的工作性質,不用跟隨老闆分配的工作,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時又可以賺到錢呢?我相信這是30年前我們上一代沒太多人想到的一種工作模式,但在這個網路發達的年代,再加上因為疫情而改變的工作模式,這不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從今以後,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這是最年輕的一代看待生活和工作的態度。

可惜的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人,有是有,但似乎還不是佔了大多數,那夠竟還未做到的人是欠缺了什麼能力?想知的話,便繼續看下去吧。

在談這個前,我想先問問大家

「你有否想過為什麼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嗎?」「你又是否真的知道『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是怎樣的模樣嗎?」

《Slash》的作者 Susan Kuang說,能夠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並勇於追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實,很多人連這句的前半部 — 自己想追求什麼 — 也不知道。他們知道的,也許只是別人口中的「好生活」。因為,人都會有從眾心理,這給了我們安全和穩定的感覺。雖然這樣的生活比較容易,思考也比較少。但

一旦有人問你,「你最想要的是怎樣的生活」,你才突然發覺腦內原來是一片空白的,原來,自己從來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要去想我們最想過的是什麼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麼,我們來逆向思維一下,你為什麼對現在的工作不滿,你為什麼想擺脫現在的工作?作者Susan Kuang指出了以下3點:

1.你沒有選擇/拒絕的自由

根據美國暢銷作家丹尼爾。品克在他的著作《動機,單純的力量》中提出,

「我們在工作中無法獲得快樂最核心的原因之一,在於我們被剝奪了決定權」。

自主是我們人類很重要的底層心理需要。但現在很多大公司,還是以最傳統的「階級制度」運作,則員工被分為很多不同等級,一級一級的由上級指導下屬,上級的命令便是一切。

我也曾在這樣的公司裡工作,我還很記得,我第一天返工,我的直屬上司跟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老細的任務,其他的任務都可以暫時放在一邊,這個一定要記著」我知道這是他在這公司的生存之道。我把這句謹記於心,

但做著做著,卻發覺自己愈來愈追著老細們的任務跑,他們好像沒有滿足的一刻,不斷地挑戰著你的底線,你不但沒有選擇工作性質和數量的自由,更重要的是,你沒有拒絕的自由。

「做」或是「不做」一項工作任務不是由你來決定,而是由你的上司決定,其實,你會看到更可悲的是,你的上司其實也沒有拒絕的自由,一切也在於滿足更高層的指令。

在這樣的制度下,下層的員工沒有話事權,那自然難以在工作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因工作處處受限,自然很難享受當前的工作。

除了沒有選擇工作性質和數量的自由,在很多大公司中我們也沒有選擇工作地點和時間的自由。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之後會再提到,我們的工作模式還是停留在工業年代的模式。在工業年代,工作性質比較單一,所以你付出的時間就可以用來衡量你的時薪。雖說現在工業性質已經改變了很多,但這種「以時間來換金錢」的工作模式不管對員工(工薪思維)或傳統公司來說也是繼續這樣運作中。所以不論你在公司的工作是忙碌或是空閒的,也是在「用你的時間去換金錢」。

若你在你工作時間內完成所有的工作,你也不能提早離開公司; 但若你忙碌到要加班工作,你也不會得到額外的薪金。其實我覺得這不論對員工或公司來說也是不公平的,但改革始終需要時間,因此這還是很多大公司的運作模式。

雖說在google, Facebook 小米等大公司也難以避免地有一點階級制度。但這些公司,很大部分的主動權也交給了員工,就算不是,也給予員工在決策上有很大的參與權。在這些公司裡,被管理的是專案,而不是人。只要專案是依進度進行,員工便可以根據需求來決定工作時間和地點。

所以作者說,我們目前最需要考慮的並非離職與否,而是如何在工作中獲得更多的自主性,這樣我們才能開始享受到工作的樂趣。

2.你沒有能力彰顯的地方

在過去的20–30年,縱然我們的社會一直急速發展中,但很多公司還是照著工業時代的那一套工作模式,就連教育模式也沒有隨著社會的改變而有所轉變。工業時代的工作模式指的是著重標準化和流程化,所以當時工廠員工的工作性質也比較單一。其實,

填鴨式教育制度也是工業時代遺留下來的產物。

這種教育制度著重的不是訓練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只是我們處理單一工作性質(某一個專業)的能力(所以就出現了高分低能這個詞語,很多在校高成績的人,生活上有很多問題都不懂如何解決)。

在以往這種工作模式下,經驗值顯得很重要,所以新入職的人發展機會很少。也因為剛剛提到的階級制度,唯有等到上級退下,下面的人才有更大的晉升機會。「發揮潛能」其實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底層心理需要,但在這樣的制度下,下層的員工除了沒有自主,也沒有什麼發揮潛能的機會。

我們以為我們最快樂的時候是無所事事,不在工作的時候。其實,人都是喜歡進步的感覺,進步令我們感覺到自己有價值,感覺到人生有意義。因此,

我們工作不快樂的另一個原因便是我們在工作中沒能把自身的優勢和潛能發揮出來。

作者說,「人最快樂的時候並非是無事可做的閒散時光, 這些時光會讓人感到乏味和空虛,反而當你投注身心到一項難度適中的任務時(由其當這項任務是你喜歡做的事時), 會讓人擁有高度興奮也無比充實的感覺」。若我們的潛能不能好好的發展,自然得不到這種「快樂」和興奮的感覺,也難以享受現在的工作了。

另一個角度來看,「發揮潛能」的其中一個顯現便是感到被認同,被欣賞。雖說我們不應依賴外人的評價來看待自己的價值,但無可否認的是,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渴望被認同和被欣賞,這也是自信的一個基礎,累積信心的一個過程。就算最初只有一個兩個朋友支持也好,也令你對你做的事更有信心。

可惜的是,在剛剛提到的階級管理下,自己的工作表現和價值也只能由你的上司來決定。若你得不到上司(或老細)的讚賞,你就開始質疑自己的價值。對於沒有自信的人,影響更甚。

若你也有這種感覺,也許不是因為你沒有能力,只是你把努力/潛能,都放在不對的人,不懂得欣賞你的人身上。

3.你沒有歸屬感

這裡指的歸屬感有兩個方面,一是你對你所建立的事業沒有歸屬感,另一方面是你和一同合作的夥伴或同事沒有很好的連結。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年輕人較以前的人不負責任,因為年輕人沒上一代那般對公司抱有忠誠度,動不動就轉工。但在我看來,年輕人不是工作不上心,只是,

我們慢慢意識到,我們在公司的努力難以累積。

我們努力為公司付出,只是成為了公司的槓桿,到最後除了得到一張張推薦信/證明信外,拿不出太多屬於自己的實際成績給別人看。相反,在這個網路發達的世代,

若你在網絡上輸出有價值的內容,那全都是別人看得到你努力過的成果,這成了你最有力的CV。你是在為自己的人生/事業所累積的成績清單。

由於這些都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別人而做的,當然會感到更有歸屬感和快樂的感覺。

另一個令你工作不快樂的原因就是你對工作環境中的合作夥伴,同事,沒有很好的連結。對我們來說,最後一個很重要的底層心理需要就是「關係上的連結」。但我知道有很多公司也是存在著公司政治。

我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樣不喜歡這種辦公室政治,說是非呀,同事之間惡性的比較和競爭呀等等。說來有點諷刺,我在公司工作上,感到和同事最有連結的時候,是之前在一個工作崗位上有一個不討好的老細。雖說這樣也令我和同事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但似乎這也不是一個最理想的工作模式去建立同事之間的歸屬感。

為自己而活,與擁有相同價值的人建立關係,你將會對你的人生更有歸屬感,而不是對人生愈來愈無感。

說了那麼多,那怎樣的工作才會令我們感到快樂呢?相信你應該看得出,那就是以上3點的相反:-

1.有自主性的工作

2.可以發揮你潛能的工作,和

3.令你有歸屬感的工作性質和環境

現在那麼多人想成為Slash斜槓青年,就是因為Slash的工作模式能令我們達到以上3點。那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斜槓青年。

什麼是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指的是,現在的年輕人

不再侷限於單一專業,希望過著多重身份,多重職業的多元人生。Slash則是 ”/“ ,意思是當你介紹自己的時候,需以 ”/“ 來介紹自己,例如「designer / youtuber / blogger 」。

斜槓青年不一定等於自由工作者或創業者,你可以是有一份朝九晚五的正職,同時也在工餘時間,建立你有興趣的副業。

《Slash》的作者說,「斜槓生活」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人生價值觀。它的核心不在於多重收入,也不在於多重職業,而在於多元人生,意指打破以往對工作地點,工作性質等的固有思維。作者再補充,更重要的是打破心態上的固有思維,因為很多所謂的「規則」,「邊界」都只是被前人定義出來的。

斜槓青年的價值觀就是堅持做自己想做的,認為有價值的事情,並過一個有意義令自己驕傲又不白過的人生。

「斜槓青年」的生活態度就是為自己拿回自主權,自己決定自己人生的多元性,並努力尋找可以發揮自身優勢的平台,讓自己有機會發光發亮。

最後,再利用網上社群的力量,建立有歸屬感,同頻而且有共同價值觀的一班社群。若能做到以上3點,幸福感便能隨之而來。

未來最需要的工作技能是什麼?

要成為一個Slash,當然不是說心態上有這種生活態度便足夠,我很喜歡書中作者說的一句話:

「沒有自制力與實力作為前提的自由, 只能被稱為任性;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 當你的能力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住氣來歷練。夢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澱和累積。」《Slash》

作者說,不用花時間就能獲得的「技能」是不值得我們去追求的。你必須要經歷兩到三年投資期,那段時間是沒有任何回報的,就好像跟你從前上學一樣。但不同的是,你可以利用網路的槓桿特性,慢慢的在網上累積你的經驗,你的學習。不但讓自己看到自己的進步,激勵自己,也能讓別人一步一步的看到你的成績。

例如你是一個插畫家,你可以把你的插畫放在社交媒體裡,給自己刻意練習的平台,讓自己慢慢的看著自己進步的同時,也讓別人一步一步看到你學習和刻意練習的成果。

那除了練習你有興趣的技能之外,還有那些的未來不可或缺的工作技能呢?讀完這本書後,我歸納了以下3項技能:

1.本質思考的能力

有人會想,「斜槓生活」聽起來好像很好,但想深一層,一天只有24小時,那有這麼多時間做這麼多?又要兼顧正職又要兼顧副業,想想就理想,但好像很難做到喎。對的,我們的時間很有限,但其實隨處可見,

成功的人也都是兼顧著不同的職能,開發著不同的領域,那為什麼他們能做得到?

這是因為他們懂得做減法,懂得專注在做重要的事,值得做的事。

斜槓青年不是說每個領域範疇也要盲目的去做,而是要選自己真正喜歡的,乎合自己價值觀的事情去做。千萬不要掉進讓人白忙一場的「閃亮症候群」,即看到別人做什麼你就做什麼。

簡單來說,要過一個斜槓生活,我們就要學習做一個本質主義者essentialist。

我相信這是一個在這新世代很重要的名詞。其實,早在Steven Convey寫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與成功有約》已提出了這個概念,第二和第三個習慣便已經是「以終為始」和「要事第一」。這兩個習慣在未來只會愈來愈重要,因為

當資訊和選擇愈來愈多,我們便更需要擁有「懂得篩選的能力」。知道什麼應該重視,什麼應該忽略。

作者說,本質主義時刻關注的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網路急速發展的副作用是,我們的專注力愈來愈低,所以我們更應該時時刻刻問自己「這件事的本質是什麼?我想達到的目的是什麼?」你需要分辨出那個最重要的關鍵點是什麼。

舉個例子,你可能每天一回到公司,第一件做的事就是check email, 一個不留神就這樣回了一小時。但當你開始問自己「最重要的是什麼?」時,你才開始發覺回郵件📧絕對不是最重要的事。因為這基本上是在處理別人的優先排序,而不是自己的優先排序。

從明天開始,每天早上也養成一個習慣,先問自己「什麼才是最重要?」你會發現你的生活會慢慢開始出現改變。

2.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個重要的能力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好像是一樣理所當然的能力,但

當你試著去回想,你會發現其實這是由細到大學校也沒在教的事

在學校,我們的考試大多有標準範圍去準備,問題也有著標準答案(不論是什麼課目),這也是工業時代所留下來的標準化和流程化模式。

但其實在這個變化如此大的新世代,懂得應變,懂得靈活變通的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我覺得,除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個更深一層的能力就是發現問題的能力。在這個網路發展的年代,當你一遇到問題,直覺就是上網搜尋答案,若你能預知別人想解答這些問題,快一步在網上給予答案,那你和那些有這些煩惱的人便開始有了連結。

其實,金錢的交換就是由原始的「價值交換」的概念而來。

財富的意義是「價值」,而價值來自於「解決問題」。

當你養成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但你會更容易做過上一個多元的生活,而且也更能和別人產生連結和提供價值給別人。有了這個基礎,你便不怕自己沒有競爭力了。

3.創造力

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就是當我們出來工作後,我們的創造力愈來愈低。因為人都是喜歡穩定性和確定性,

創造代表的是你要由無到有的創出一樣東西出來,這是令人卻步的。

而且,以前在學校也沒有教我們怎樣運用創意去創造東西,更什的是,會壓制我們的創意(也是因為標準化和流程化的教育模式)。

但在未來,創造力就是變現力(賺錢的能力)。

當每個人也想做一個「接收者」,渴求著別人給他資訊,給他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時,而你是一個「給予者」,「創作者」,你的機會將會愈來愈多,競爭力也會愈來愈高。

不論你想在你的斜槓生活中加入那些多元的元素,我都會建議你,創作這個元素是不能缺少的。

創作令我們感到生活有活力,有熱情,因為它帶給我們充實和有意義的感覺。

我認識很多人,他們不間斷上不同的課程,看不同的學習影片,以為這是學習的最好方法。但根據《最高學以致用法》這本書,輸入和輸出的黃金比例應該是3:7, 則我們輸出的時間(創作/解題)要遠出輸入的時間(看書/念課本)多。研究顯示現在的人的比例是剛剛相反,輸入和輸出的比例為7:3。作者指出,很多人都是因為「輸入過剩/輸出不足」,才會導致「學習沒有成果」。

唯有當你「輸出」/真正運用知識的時候,你才會真正的有所成長和進步。

總結

以上就是我對斜槓青年的看法和對《Slash》這本書的讀後感。其實我有留意到「斜槓青年」這個詞在2–3年前很流行,但現在漸漸被忘記了。大家現在好像對「遠距工作」或work from home這類詞語更為熟悉。

我覺得,work from home是一種工作模式,一種追求自由的工作模式,

我們開始漸漸明白到工作不應停留在工業年代的模樣,工作表現的好與壞不應以你加班的時數,你「忙碌」的程度來衡量。現在的工種已和過往的大不相同,以這種方式來衡量,只會對高效率的人愈來愈不公平,只會對想嘗試更多元工種的人來說更沒有彈性。

但我覺得,「斜槓生活」和work from home 不一樣,

「斜槓生活」更像一個生活態度,是一種追求更精彩的人生的生活態度。

生於這個網絡發展迅速的年代是幸運的,上一個世代的人從沒有想過可以過這樣的生活,他們知道的唯一工作模式也是只是「以時間換金錢」。世界在急速轉變中,若你還停留在那個思想,你只會愈來愈工作得不快樂,因為你在工作中缺少了3個很重要的幸福元素 — 自主性,發展潛能,和更多人產生連結的機會🔗。

斜槓生活不代表你一定辭去現在的工作,我看到很多人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也是在工餘時間為自己建立副業,開展多元生活。錢💰當然是重要,因為錢能為我們帶來槓桿效應,也讓我們換來時間上的自由。但

未能獲利的副業不代表不值得去做。為自己的人生開拓更多元,更多可能性已經是一件很值得的事。

希望大家也喜歡今次的分享,也祝大家也有一個更精彩,更多元,更充實的人生。

▼Follow 10minscoffeechat_hk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10minscoffeechat_hk/
Website: http://wwwclara.com/
Medium: https://medium.com/@wwclara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