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除了「亞洲王子」張根碩、《上流寄生族》女主角朴素丹等南韓藝人相繼傳出罹患甲狀腺癌外,台灣女星徐若瑄早前也在社交媒體上公告患上甲狀腺癌,他們都在30至40歲的黃金年華時確診,讓人不禁關注甲狀腺癌的特徵及高危族群是誰,究竟甲狀腺癌有何特徵?又有何治療方法?今回就跟大家逐一解析!(撰文:外科專科醫生羅中佑醫生)
女星徐若瑄發現自己患上甲狀腺癌時,曾一度無法接受,反問:「怎麼會是我?」事實上,在2021年香港就有1,140宗甲狀腺癌新症,發病率以女性居多,佔當中的919宗,位列本港常見女性癌症的第五位。甲狀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遺傳、接觸高強度放射線、性別與年齡、環境因素、甲狀腺疾病病史及生活方式等。在遺傳因素方面,若家族中有甲狀腺癌病史,特別是髓樣甲狀腺癌,則遺傳的風險增加。放射線因素指的是童年時期曾接受頭頸部放射治療或生活在高輻射環境中,均會提高風險。性別與年齡上,女性患病機率是男性的三倍,而40歲以上人士會有更大風險。環境因素如長期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如氯代烴和苯並芘),也可能增加罹患風險。此外,曾經患有甲狀腺結節或甲亢,以及有攝入高碘、吸煙和不健康飲食習慣,都被認為是潛在的危險因素。超重或肥胖都可能提高發病風險。
不要忽視徵兆
有些甲狀腺癌徵兆會較易察覺,例如頸部出現可觸及的腫塊、吞嚥困難、聲音嘶啞、呼吸不順、持續咳嗽、胸部不適及骨痛,都可能是由於甲狀腺腫瘤或淋巴結腫大所致。但早期的甲狀腺癌,也有一些症狀容易被忽略:
- 頸部壓迫感:在早期階段,患者可能感覺到頸部有壓迫感,但不一定會重視。
- 輕微的聲音變化:初期的聲音變化可能被誤認為是普通的喉嚨問題。
- 疲勞和體力下降:這些症狀常見於許多疾病,容易被忽略。
- 體重變化:無法解釋的體重減輕或增加也可能是潛在的警訊。
很多早期甲狀腺癌症毫無先兆或病徵,我曾遇過一位年僅25-26歲的女士,本身沒有相關病史,也未感到任何不適。然而,在進行超聲波身體檢查時,突然發現甲狀腺兩邊有細小的結節。另外,一位年約50多歲的中年男士也是由於被太太發現他睡覺時鼻鼾聲有變,前來求診及照超聲波後始知頸部左邊長了結節。這個案例說明,有時病人自身未必能察覺症狀,而是由旁人觀察出來的。
針對患者情況 對應不同治療方案
在香港,雖然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高,但死亡人數僅佔少數,例如2017年僅有61人因甲狀腺癌去世。這種癌症中,約90%屬於分化良好的類型,如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通常生長較緩慢,且對治療反應良好。
目前甲狀腺癌的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化療、標靶治療等。選擇不同治療方式時,需要考慮多個因素,例如腫瘤的類型和分期,不同類型的甲狀腺癌(如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需對應不同的治療策略;而早期發現的甲狀腺癌通常康復較好,治療方案也相對簡單。此外,患者的年齡和健康狀況、患者意願與生活質量等因素,也影響到治療方案的考量。
常見後遺症及生活調整建議
部分甲狀腺癌患者在進行手術或放射治療後,會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聲音沙啞或無法正常發聲、頸部僵硬或疼痛、焦慮和抑鬱或體重變化等後遺症。不妨參考以下生活調整建議,加快身體康復。
- 定期檢查:定期進行甲狀腺功能測試,以監測激素水平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 飲食調整:保持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碘、蛋白質和維生素,以支持甲狀腺健康。
- 運動習慣:適度運動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和身體狀況,可以選擇輕鬆的運動如散步、瑜伽等。
- 心理支持:尋求心理諮詢或加入支持小組,以應對焦慮和抑鬱情緒。
- 充分休息:確保獲得足夠的休息和睡眠,以促進身體及早恢復。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
記得同時留意我們的Facebook、Instagram & Youtube 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