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胡桃夾子》是香港芭蕾舞團和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一直是舞團的聖誕重點節目,很多人成長階段都會看過港芭這個作品。2021年,港芭現任藝術總監衛承天(Septime Webre)親自操刀,帶來全新版本《胡桃夾子》,迅即引起極大話題。觀眾對在《胡桃夾子》裏看到打麻將、搶包山、中華白海豚的反應非常兩極。今年同一版本已是第四年上演,觀眾似乎能咀嚼到衛承天版本的趣味,這種微妙的變化,除了歸功於衛承天紮實的創作,亦與社會環境變化有脫不掉的關係。
就是你不看芭蕾舞,也一定聽過《胡桃夾子》的音樂,柴可夫斯基的手筆,歷年被廣泛用於電影、電視、廣告的配樂,以及各種喜慶活動。
芭蕾舞劇《胡桃夾子》(The Nutcracker),由傳奇芭蕾舞蹈家Marius Petipa編舞,柴可夫斯基創作音樂,改編德國作家E. T. A. Hoffmann的短篇故事《胡桃夾子與老鼠王》(The Nutcracker and the Mouse King),1892年首演,流傳到世界各地,和《天鵝湖》一樣,是家傳戶曉的芭蕾舞碼。
衛承天新編的《胡桃夾子》2021年首演,散場時已聽到不少批評,說完全出乎意料,太多香港元素,如Clara的家變成上世紀初的香港富裕家庭,原先西班牙、阿拉伯等異國情調的舞段全部不見了。之後亦有人指,出現中式帆船場景,以及蛋撻、叉燒包等角色有「呃鬼佬」(騙外國遊客)之嫌。
芭蕾《胡桃夾子》講什麼?
傳統芭蕾版《胡桃夾子》的故事:一眾賓客來到Clara的家慶祝聖誕,包括魔術師和他的侄兒,派對上的小孩都收到聖誕禮物,而Clara的禮物是魔術師送她的胡桃夾子。派對過後,Clara抱着胡桃夾子入睡,便進入了夢幻的世界。
首先,她在客廳遇上一群可怕的老鼠,胡桃夾子化身王子,跟士兵等玩具一起擊退鼠群。之後,王子帶Clara往奇幻的冰雪森林見冰雪女王,接着到達糖果王國,糖梅仙子為歡迎Clara,給她送上西班牙朱古力、阿拉伯咖啡、中國茶、俄羅斯拐杖糖和法國糖餅。跟着迎來穿巨大裙子的薑母和她的孩子……在糖果王國遊歷完畢,Clara跟王子、糖梅仙子等新朋友道別。舞劇以Clara一覺醒來結束,之前的奇遇都是夢。
異國風情與在地感
細看香港芭蕾舞團的新版《胡桃夾子》,會發現批評它偏離傳統版本,或是騙外國遊客,都說得太簡單。來自美國的衛承天,本身是古巴移民家庭二代,大學修讀歷史,對於處理歷史題材有一定的敏感度。
首先,他的《胡桃夾子》在第一幕並沒有太過偏離傳統版本,只是Clara一家換上了上世紀初香港華人富家的身分,而Clara的家則參考了香港歷史建築甘棠第。那些禮物或玩具的雙人舞基本上都保留,當中一個玩具改為孫悟空卻令觀眾反應很大,其實波士頓芭蕾舞團亦曾經將其中一個玩具編成大熊人獨舞,反應很好。
場景設定為甘棠第,則令到香港故事說得更順暢,例如Clara家裏的畫確是來自香港藝術館的歷史收藏。而到訪賓客孫中山和何東爵士確是相識,何東爵士是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的支持者。
鼠王與帆船印象
如何說好歷史故事?留在一般人心中的歷史,通常不是引經據典的千字文,而是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一個又一個的小片段。很多人到今天仍記着的回歸片段,不是中英官員在回歸儀式上說了什麼,而是彭定康幾個女兒臨別灑淚的畫面。
為什麼外國旅客仍保留老帆船駛過的香港印象,除了因為典型,亦因為旅發局一直在推廣甚至強化這個帆船印象。衛承天版本的《胡桃夾子》刻意將老帆船用於鼠王與玩具大戰的場口,更加上海盜張保仔的元素,經典老帆船印象再度被引用,但扣連更多香港元素。
曾經刻板的香港印象
這版本《胡桃夾子》有趣之處在於,裏面用上大量多年來旅遊業推銷香港的刻板印象如帆船、點心、賽馬、人力車等等,而這此印象卻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梁秉鈞等一眾香港文化人及學者一直在討論以至批判的刻板香港印象。
而這些刻板或說是沒有新意的印象,落到衛承天手裏卻又那麼順理成章,他甚至發掘出很多老香港也未必記得的香港歷史,例如香港曾經有老虎。他將絕迹的老虎與在香港仍能見到的鳳頭鸚鵡放在一起,編成具娛樂性又有一定難度的舞蹈段落。
這個《胡桃夾子》版本,最令人不滿又最令人拍案叫好的應該是第二幕的舞段幾乎全換上香港元素的內容,如原版的西班牙朱古力、阿拉伯咖啡、中國茶、俄羅斯拐杖糖和法國糖餅,變成了香港動植物公園的孔雀、馬場的騎師、長洲太平清醮的包山和飄色群舞,以及《白蛇傳》雙人舞等。原版這些段落就是展現對異國的想像,所以在意義上而不在舞蹈設計上,其實言之成理。而後續巨型點心籠和點心亦呼應傳統版本薑母和孩子的段落。結尾的糖梅仙子舞段,至Clara返回現實,基本上都跟隨傳統版本。
照顧新世代的芭蕾
而以舞論舞,衛承天這樣的舞蹈編排,能夠盡量突顯港芭舞者的優點,每一場都目不暇給的內容編排亦回應社交媒體世代的觀看習慣,他們習慣快節奏而不完全的觀看,他們看Instagram是不停掃畫面,不一定開聲,亦不一定看完每個帖文或影片的全部內容。
香港芭蕾舞團作為香港的老牌藝團能跟上時代步伐,相信是下了不少功夫。我看這個港版《胡桃夾子》同樣能跟隨世界的時代腳步。《胡桃夾子》請來香港著名編劇、現任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校長甄拔濤任劇場指導,在香港文化歷史的選材上做了巧妙的安排。或許是先見之明,或許是無心插柳,舞作連續第四年上演,逐漸得到肯定,網上更見到有人「炒飛」。
我相信首演時不喜歡的觀眾到今天仍然不會喜歡,但愈來愈多觀眾喜歡某程度是順應社會環境的變化,由「香港遺美」等社交媒體專頁大紅,到行舊商場、死場的YouTuber成為話題,還有小紅書的打卡推介,都見到大眾對抓緊消失歷史的迫切心態,隨着時代變化,一些被上一輩視為老掉牙或是不合時宜的香港符號,正好是九七後出生的一輩捉緊自己身分的一葉輕舟。這些文化符號以至歷史片段順着時代演變不斷重演,與時勢同步漸見說好香港故事的效應,從某個心理層面而言,香港觀眾和外國觀眾入場都是尋找一種心目中消失的或消失中的香港,非常微妙,《胡桃夾子》正好趕上了某個班次「說好香港故事」的時代列車。
文˙Ida
圖˙Conrad Dy-Liacco攝,香港芭蕾舞團提供
編輯˙林曉慧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