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提到法國,你首先想到什麼?大革命、巴黎鐵塔、康城影展,還是每年都在香港舉行的法國五月藝術節?城與城之間的距離這麼遠,文化與文化的距離卻可以那麼近。「這就是為什麼文化外交對我們非常重要。」法國文化外交大使兼法國對外文化教育局(Institut français)董事會主席Eva Nguyen Binh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法國與其他國家或許有不同層面的外交關係,比如政治、經濟貿易、戰略和軍事,但這些關係並不是與所有國家都有。然而,文化層面的關係總是存在」。
今期「文化外交」系列邀得Eva Nguyen Binh剖析法國文化政策,分享利用文化藝術向世界「說好法國故事」之經驗。借他山之石,或可琢我城之玉。
【文化外交系列二】
「其他國家在外交時或許更強調或優先考慮政治和貿易,但對法國而言,很難想像不在文化層面有所嘗試。」Eva Nguyen Binh說。在她眼中,重視文化是「法國人DNA的一部分」,從資助達芬奇在內的多名意大利藝術家到法工作,促成法國文藝復興的國王法蘭索瓦一世(François I);到與清朝皇帝作密切文化與科技交流的路易十四(Louis XIV),文化外交「源自於法國的歷史」,而文化背後,體現的是權力,亦是品味。
時移世易,現在的文化交流已不再需要翻山越嶺、遠跨重洋。Eva Nguyen Binh解釋,當下法國推廣文化和語言變得更加輕鬆和便利,可以通過「設在不同國家的文化中心、大使館的文化部門,不同類型的外國贊助者、地方協會」等官方或民間機構交流。以她擔任主席的法國對外文化教育局為例,這一由法國外交部設立的組織,已有逾百年歷史,以推動法語及法國文化與各地文化的交流為目標,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文化中心,以傳播法國文化。
推廣文化 非從商業角度考量
官方機構之外,「凡爾賽宮、羅浮宮或龐比度藝術中心亦有許多國際項目」,Eva Nguyen Binh補充,這種官方與民間多管齊下的文化外交方式「並不容易,需要大量的投入;但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框架,各地區、各部門、藝術家、社會都在這個大範圍下合作,這非常有力」。她續說,如此多不同的文化傳播方式,有着共同的理念——「我們不是從商業角度考量,而是從精神、創造力和知識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與其他文化的接觸使我們變得更加豐富。」
文化接觸與交流,對香港而言並不陌生。政府早前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再次強調香港在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的平台作用;然而,亦有藝術家認為將香港作為連接中外文化的橋樑,忽略了香港本身的獨特身分。如何才能在文化交流的同時,保持獨特的文化身分?
Eva Nguyen Binh說:「首先,法國文化非常強大且歷史悠久,因此,文化交流和其他文化的影響對於法國文化的能見度和身分認同沒有任何阻礙。」她續說:「許多文化影響都是外國人帶來的,我們為許多外國藝術家在法國定居而感到驕傲。」她舉例,意大利藝術家達芬奇受到法國國王邀請到法國繪畫;西班牙藝術家畢加索在法國創作和定居;波蘭出世和成長的鋼琴家蕭邦,亦在巴黎創作和生活,「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可以吸納外來影響,並將其轉化成為法國文化」。
法國文化自信 建基於「有得揀」
歸根結柢,Eva Nguyen Binh口中海納百川的法國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會說法國文化是一種基於價值觀的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價值觀之一是創作和表達的自由。在這種自由下,所有藝術家都可以表達任何他們想要表達的事物,即使我們覺得不美觀,甚至覺得震驚,它們仍然可以表達自己——我認為這或許是法國文化的核心所在。」她回答。藝術家有創作與表達的自由,觀眾亦有選擇的自由。Eva Nguyen Binh提起每年9月的「文學開學季」(Rentrée littéraire):在法國,8月下旬至11月初是新書出版的集中時期,許多文學獎亦在這一時期舉行。剛剛過去的2024年「文學開學季」中,共有459部文學作品出版,「許多人都說每年的新書太多了,但我認為太多好過沒有。這就是自由,人們可以閱讀書籍,可以喜歡或者不喜歡,但至少你有選擇」。
法國的「文化自信」,來自於「有得揀」的自由,亦來自於政府對文化的支持。「法國文化可以達到現在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政府的承諾。」Eva Nguyen Binh解釋,法國政府會提供資金,支持「不賺錢」的文藝創作,「我們必須承認文化並不是一個賺錢的領域,但『不賺錢』亦是創作自由的一部分。如果受到市場壓力,創作者的作品能用相同的質量和方式呈現嗎?如果沒有市場壓力,創作的自由度會更高」。她舉例電影產業,「在法國,電影是個大產業,也是賺大錢的行業,我們有出色的電影製作、優秀的藝術家和導演」。即便如此,「電影也是受政府大量補貼的領域」。因部分電影「太文藝、太挑戰觀眾、太原創」,「早在拍攝和上映前我們已經知道它可能不會賺錢」,但政府仍會提供資金,保證電影順利上映和拍攝,因為「我們認為這些電影有權被看見,它們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它們為觀眾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讓公眾免於賣座大片的限制」。
然而,在財政赤字、債務膨脹的現狀之下,補貼「不賺錢」的創作並非易事。Eva Nguyen Binh坦言,因經濟不景氣,「政府無法為所有創作買單,我們必須在只做賺錢的事與完全不賺錢的事中找到平衡……這真的很難」。她表示,在面對文化藝術等關乎「品味」的問題時,補貼有限,項目無窮,抉擇與評估變得尤其重要,「我們並不是僅憑自己的想法決定(補貼)項目,我們會嘗試聚集不同的人,將選擇權交給合格的人員或專家委員會,尋求不同的觀點並討論,以了解哪些項目真的值得投入資源」。Eva Nguyen Binh強調,「客觀很難,但我們必須努力使其盡可能客觀」。
「你能為遊客提供什麼?」
「市場並不總是正確的。」Eva Nguyen Binh說,「我們給予藝術家空間、補貼,因為我們認為如果你只關注投資回報,追隨市場趨勢,那你可能無法探索其他不被市場認可但同樣有趣的文化和藝術路徑。難道藝術家生前無法出售作品,就意味着他們應該被丟進垃圾桶嗎?一些偉大的藝術家去世後才被認可,他們的作品仍然令人驚歎」。她笑稱,這是一種「非常法國」的思考方式,「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我不認為某個模式或系統可以簡單地在另一個地方複製」。
儘管「法國模式」難以在香港複製,但Eva Nguyen Binh仍為「香港模式」提出建議。「首先,你必須知道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你想要達成的目標是吸引更多遊客,改善香港形象,還是促進本地藝術發展,為社會增添靈魂?」在她看來,不同的目標應該對應不同的發展方向,「如果你想要更多人參與到文化中,比如更多的博物館,更多的畫家、視覺藝術家和表演藝術家,那你必須建立培訓他們的機構,為他們提供資源,讓他們可以練習和展示創作成果」。
Art Basel成功吸引法國人來港
而就政府不斷強調的「吸引遊客」目標,Eva Nguyen Binh認為疫情之後,機票價格昂貴,人們對於旅行目的地的選擇變得更加謹慎,因此香港需要找到自身的「獨特之處」——「你能為遊客提供什麼『套餐』?不是『香港十日遊』這樣的具體安排,而是香港有什麼獨特之處,能從其他距離更近、機票價格更便宜的目的地中脫穎而出。可以是文化,也可以是文化與風景、戶外活動、美食甚至是當地人熱情的結合。這是一個整體的形象,有待開發。」她提及近年香港成為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舉辦地,「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操作,這樣的活動讓許多人注意到香港,尤其是在巴黎,吸引了成千上萬人到訪香港……我認為可以沿着這個方向繼續努力,多多宣傳香港正在發生的事。畢竟,香港有很多值得關注的事情正在發生」。
文:王梓萌
設計:賴雋旼
編輯:王翠麗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力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