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大缺工,家庭照顧者疲累不堪。還好現在有科技來幫忙,只要點開「互助喘息預約服務平台」,完成3個步驟,就能將人與人之間的互助,轉換為實質的休息時間
「媽!你要去哪裡?」星期天早上,蔣先生騎著機車,叫住一位沿著公園疾行的老太太。老太太說,她要回家,蔣先生趕緊請她上車,往反方向騎了超過3公里才到家。
53歲的蔣先生說,這是77歲失智母親最近一次上演「走失記」,那天上午8點多,他帶著大兒子去做志工,讓小兒子跟母親在家。10點多卻接到兒子打來通報「阿嬤不見了!」嚇得他趕緊放下手邊事情去找人。
蔣媽媽5年前中風後前額葉功能受損,思維判斷和語言能力大不如前,行動能力卻不受限,每個月都要走失個1、2次。曾經靠熱心路人帶媽媽去警察局,也曾遇到熟人帶媽媽回家,不然就是像這次,靠藏在她鑰匙包裡的AirTag,才能即時把人找回來。
蔣先生和太太都要上班,兩個兒子還在讀高中、大學,週間白天媽媽可以去日照中心,但週末沒地方去,要有人在家守著媽媽。兩個人在家裡大眼瞪小眼,不僅心理壓力大,也沒辦法安排闔家出遊的活動。
解放照顧者壓力,當1天志工換2天休息
這樣的日子過了好幾年,去年出現轉機,蔣太太在網路上看到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2019年開始試辦的「互助喘息」。每到週日,家人輪流去日照中心當1天志工,就能換2個週日的喘息。喘息日家人自由安排活動,愛熱鬧的蔣媽媽就在日照中心參加團體活動,不會無聊,有人看顧,不會走失。
蔣先生說,當志工的日子,是與一位專業照顧服務員一起,兩人共同照顧4~6個長輩。照服員負責身體照顧、活動帶領,志工只要適時協助照服員、幫忙照看長輩安全,中午幫忙根據長輩飲食需求去購買午餐。蔣先生至今做過11次志工,他慶幸地說:「心理壓力差好多,比1對1輕鬆!」
蔣先生說,起初「互助喘息」是打電話或傳訊息預約,最近系統升級,綁定LINE的「預約服務平台」更好用,只要3個步驟(註冊會員、預約體驗、參與服務)就能開始使用互助喘息。蔣媽媽的照顧需求、慣用語言、飲食習慣、愛好、身心狀況都輸入系統,照服員和志工一目瞭然,有效縮短適應期。還有線上行事曆,可查看最新服務時間、地點、剩餘名額,手指點一點就能完成預約。
• 互助喘息-預約服務平台:https://www.mutualrespite.com.tw
• 互助喘息相關服務,可電洽0800-50-7272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小陸社工。
46萬家庭照顧者苦無喘息,科技來幫忙
長照2.0雖有1對1喘息服務,但因服務費高、照服員缺工、長輩難適應等因素,衛福部統計,2023年大約僅14萬人用過這項服務,其餘46萬人都像蔣先生之前一樣,難以喘息。
家總祕書長陳景寧說,現在是大缺工時代,長照人力極度不足,很多家庭照顧者也完全沒有休息的概念。為了幫助這些家庭照顧者,家總2019年開始試辦「二對多」照顧策略的「互助喘息」,沒有資格限制,目標「送得來就留得住」;2023年加上科技助力,升級為線上預約平台,邁入新的里程碑。
2024年4月12日這天,家總在全台第1個試辦點「台北市復華長青多元服務中心」開記者會,邀請蔣先生來分享使用經驗,並預告今年目標是將4個試辦據點擴增到15個,造福更多人。
陳景寧呼籲,家庭照顧者、外籍看護每週都要至少有一天留給自己,為了推廣「週休一日」,在互助喘息預約服務平台註冊會員,就送16小時免費時數(不需當志工就能享有喘息服務),可以立刻預約體驗。平台除了「預約喘息」和「預約值班」,也有「成為照服員」和「提供空間」,期盼有更多人加入。
科技人員與使用者共同打造最友善介面
這項試辦計劃的總主持人是家總常務理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陳正芬。陳正芬表示,長照是人力密集產業,北護長照系是全台灣第1個隸屬於「健康科技學院」的長照系,希望能善用科技解決長照缺工的問題。
陳正芬說,照護不需要多高科技,而是要具包容性、能落實的「適當科技」。她特別感謝北護健康科技學院院長洪論評和他帶領的4位軟體工程師,花了很多時間與民間團體、家屬和照服員溝通,打造出真正根據使用者經驗設計的預約平台。
洪論評表示,喘息服務的美意是要減輕被照顧者和家屬的壓力,科技專業人員不能悶著頭自己做,要以實際需求為出發點、與使用者共同打造平台,介面才會友善。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