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要讓觀眾看到海報的未來,是香港文化博物館館長(藝術)鄧民亮籌辦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的目標。今屆參展的設計師來自53個國家及地區,中國內地設計師入選的作品最多,其中5件作品獲獎;而香港設計師則有7件作品入選,《探》更獲得「商業與廣告」組別銀獎。今屆特別新增「動態海報」組別,如果海報不只是平面的印刷品,還可以是什麼?
參觀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以為只會看到靜止的海報嗎?鄧民亮先領記者參觀屬於動態海報的展廳。觀眾拿起手機,下載並打開Artivive應用程式(小圖),對準海報,會看見「動起來」的影像,呼應今屆主題「靜與動」。
動態海報不眠不休「翻唱片」
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已舉辦20年,由2001年開始,到今年已是第7屆,一直努力反映海報的潮流發展。館方邀請設計師為海報展設計的海報,也充滿立體和動感的圖像,鄧民亮說是較接近「年輕口味」,多點「玩味」,偏向「卡通化」。
鄧民亮逐一介紹「動態海報組別」的得獎作品。金獎和銅獎皆屬於德國設計師Ricardo Meyer,金獎作品《不眠不休》,是為「海德堡藝術和文化獎」的研討會創作的海報,該研討會的主題正是「不眠不休」,海報中央的方塊體上有此主題的德文UNRUHE BEWAHREN。當以Artivive對準海報,會看見方塊體在三維空間不斷自轉,並連接或排斥旁邊的方塊體,呼應對主題不眠不休的想像。
為什麼這作品獲獎?那就要回到鄧民亮介紹的評審準則上,這麼多年來都是那3個,原創性、創作意念和技巧。「你做動態海報,不是『為郁而郁』。」畫面可以非常簡潔,動態海報組三甲作品都只用上黑白兩色,黑色為底色之餘也是字體顏色,清楚寫出主題名字;動態則多配合主題意念,例如銀獎作品《唱片箱》,為瑞士一個黑膠唱片交易會設計,其動態影像模擬唱片箱唱片被翻動的記憶,鄧民亮說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是如此翻閱唱片的。
用觸感來設計海報
展廳中有動態電子海報牆,配合地上的投影和電子屏幕等,令展覽畫面更豐富。鄧民亮笑說歡迎來「打卡」,希望觀眾來到海報展時︰「你好像在看,將來你去到外面的世界,或者商場也好搭車又好,你見到的廣告應該都是這樣的。我們正在投射未來的世界給你看。」
除了動態海報之外,靜態海報作品同樣為觀眾投射未來,例如展示最新的印刷科技。「商業與廣告組別」金獎得主是來自德國的Bank/Graphic Design Today,他們為出版社設計的海報《精美書籍的藝術》,可顯示每本訂裝書籍的書脊格式相同,但物料、顏色及圖案不同,鄧民亮補充︰「如果摸得到的話,(海報中)每個書脊的圖案亦是獨特的。」原來書脊圖案用上特殊的浮雕絲網印刷,有凹凸不平的觸感;可惜為免破壞展品,觀眾不能觸摸海報。
同組銅獎得主是日本設計師海士智也的海報《創造的場所》,為印刷公司宣傳印刷科技,例如在有燈泡圖案的海報,便藉着計算圖案中銀色圓點的反光面,讓觀眾在不同位置觀看時,可看見海報有不同顏色的圖案浮現。海報統一為公司宣傳這些最新印刷科技,是相得益彰的組合。
入選作品 來自中國的最多
入選及獲獎作品共有116組,來自中國的最多,超過30件。鄧民亮說中國的設計行業正發展成龐大產業,並且能掌握設計語言的國際潮流,因為4名評審只有1人來自中國,其餘來自瑞士、日本及德國。中國設計師在意識形態組別獲得4個獎,當中以霧霾、南京大屠殺、環境等為主題,多以漢字為主軸創作,鄧民亮表示今屆三年展字體設計特別豐富;由於意識形態組別多屬設計師的自發創作,海報作品亦反映內地設計師關心的議題。
整體而言,三年展的海報傾向歐洲的設計風格,來自歐洲的入選海報加起來逾40%,當中亦有部分國家罕有入圍,如羅馬尼亞及白俄羅斯。來自非洲埃及的兩件海報亦令人印象深刻,分別關於婦女權益,以及有人文與暴力關係的元素。鄧民亮強調看海報重點不是「睇個image」,而是「睇個message」。
香港有7份作品入選,包括在「商業與廣告組別」獲銀獎的c plus c workshop作品《探》。入選設計師除了知名的又一山人、靳埭強等,亦有年輕設計單位,如MAJO Design和NOT TOO LATE。被問到是否有較強政治意味作品入選,鄧民亮表示有人遞交此類型作品,但他認為很多都太直白;亦由於三年展收集海報年期為2016至2021年,被問到是否有關於香港政治活動的海報投稿?鄧民亮回答︰「不入選哪些(作品)我們就無謂去評論了。」●
靜與動——香港國際海報三年展2021
日期︰即日至2022年2月28日(周二及年初一、二休息)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6:00或7:00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沙田文林路1號)
文:胡筱雯
圖:香港文化博物館提供
編輯:歐陽德智
美術:謝偉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