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目中,香港漫畫離不開武俠打鬥主題,但港漫其實曾經百花齊放多姿多采,不僅是孩子們愛不釋手的讀物,也是成年人每星期的精神食糧。擁有及主理多個文化藝術、潮流時尚及奢侈品媒體的資深出版人曾金成,在見盡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及無數奇珍異寶之後,心之所向,卻是帶着童真童趣的漫畫。繼去年在海港城協辦「高田明美——魔法回憶原畫展」,成功邀請睽違香港三十一年的《我係小忌廉》原創者高田明美老師親臨香江,現在進行式的是把芬蘭國寶帶到香港和公眾見面的「姆明80周年展覽」。然而,最叫金成念念不忘的終究是香港土產漫畫,籌備經年的大計是把七十至八十年代家喻戶曉的《牛仔》漫畫重新介紹給讀者,尤其是年青一代,當中舉辦的「『牛仔回來了!』全港公開『牛仔』四格漫畫創作比賽」,鼓勵公眾用漫畫刻畫有關成長、親情、友情或家庭的窩心小故事。
漫畫幾乎是我世界的全部
資深傳媒人曾金成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傳理系,畢業後曾任職多間傳媒機構,一九九二年加入《東Touch》成為漫畫版記者,九九年晉升為《東Touch》的總監;二零零二年創辦現代生活文化月刊《JET》,二零零八年接手腕表雜誌《游絲雜誌》。近年紙本閱讀文化式微,金成卻堅持保育並發揮紙本閱讀的優勢,於二零二零年銳意創辦藝文雜誌雙月刊《美紙》,致力以紙言美。
在港漫最盛極的時代長大的金成,從小已天天埋首於漫畫堆中,聽他把童年歲月娓娓道來,足以側寫出港漫的興衰。「我第一本看的港漫是上官小寶的《李小龍》,它在一份叫做《喜報》的連環圖日報上連載。當時我大概是小學三、四年級,跟家人上酒樓飲茶,大人們會買一份報紙,小孩又會買一份這種漫畫報紙來閱讀。後來改買合訂本漫畫,一來因為只有星期六跟父母上酒樓時才有機會看漫畫報紙,而且每份的連載太短,太快看完;二來是當時我的零用錢只有五毛,一份漫畫報紙便要兩毛,不可能每天都買,合訂本每本有三十四頁,周末可以慢慢看。當時我就從《李小龍》看起,再到黃玉郎的《龍虎門》,一看《龍虎門》便着迷了。」
正當香港漫畫業發展得蓬勃起勁,光是黃玉郎一位漫畫家便同期推出三、四本著作,最高紀錄去到每星期十二、三萬本銷量的黃金時代,金成卻被困在農場,除了間中上山捉「金絲貓」或聽聽錄音帶外,便沒有娛樂,唯有天天看漫畫。「我父親在打鼓嶺經營農場,我在農場裏有自己一間小鐵皮屋,可以存放很多漫畫。我在農場裏幫父親幹活,賺了零用錢便拿去買漫畫。基本上所有港漫我都會買來看,從上官小強的《壽星仔》,到漢民主編的鬼故,以至上官小威的《迷離境界》我都有。直至過了八、九年父親要關閉農場,當時我小屋裏有幾千本漫畫,大部分都銷毀了,只有少部分被留下來,現在這些漫畫竟然復刻了,像《醉拳》、《龍虎門》和《中華英雄》現在都有重印版。」
看《龍虎門》令我在班上「叱吒風雲」
香港漫畫其實不只武俠打鬥主題,只要走進漫畫文創地標「漫畫星光大道」,便會看到多部經典港漫的角色,如《壽星仔》、《13點》、《小文漫畫》、《麥兜》和《百分百感覺》等,當然少不了《牛仔》的蹤影。因為家人看《明報》,令金成很早已經接觸到王司馬的《牛仔》漫畫。「小時候看牛仔已經印象深刻,它是一部溫情洋溢的漫畫。我念大學傳理系時,《牛仔》推出了合訂本,我買了全套四十一本重讀,因為更明白連環圖的結構,重看時便更覺它厲害了。雖然沒有對白,但他講父子關係寫得很觸動人心,而且畫功出色,人物表情到位。老夫子我也愛看,它比較從俗,牛仔卻比較高檔,會令人感動流淚,會發人深省。」
港漫一直被扣上「講打講殺」的標籤,不少家長都希望子女敬而遠之,以免學壞。但自小已經浸淫在港漫的金成,其個人經歷卻足以為港漫平反。「爸爸有試過把我的漫畫丟掉,媽媽卻反而曾經跟我一起看《中華英雄》。以前的港漫真正做到大行其道,除了我媽都會看,律師行的大狀和樓下的醫生也會看,它能夠跨界別跨年齡層地走入群眾。漫畫是我最大的娛樂,也令我認識了很多中文字,我所有中文都是從漫畫和金庸小說裏學到的。我小學除了一至三年級成績較好之外,小四開始至到中三成績一落千丈。但我看漫畫很用心,當時一星期只看一本漫畫,每本我都從頭到尾看幾次,逐字逐句仔細地讀,所以即使我中文成績很差,但我中文的表達能力一直都很流暢,我覺得這是拜漫畫所賜。記得小學四、五年班,有一次突擊中文默書,其中一個要默寫的四字詞是『叱吒風雲』,全班沒有人識寫,只有我這個全班考第二十幾名、經常被罰站的曳學生識寫,簡直震驚全班。老師問我為甚麼懂,我說我是從《龍虎門》學的,他笑了。你會發現你要是真的很喜歡一件事,便會印在你腦海,像這些字,我不曾寫出來,但那些字形我卻記住了。」
漫畫令我反思人生與家庭關係
涉獵過眾多漫畫,金成認為唯有手塚治虫的《火之鳥》,令到自己的人生觀有所改變。「我的家庭關係一般,我自覺自己因此有很大的陰暗面。即使讀到大學,也沒有人會來教你如何做個好人,唯獨是漫畫有這個能力。我覺得我的人生哲學,是非對錯的觀念,基礎真的來自漫畫。像我們這種讀書不夠叻的人,要明白一些深刻道理,經漫畫這個中介會容易明白得多,毋需翻閱高深的哲學書。看《火之鳥》的輪迴轉世,它會令你思考人的選擇,會提醒你一些人性的界線。孩子總愛模仿父母,有了界線就會知道有些可以模仿,有些不能。」
《牛仔》令金成反思自己的家庭關係。他認為《牛仔》畫的盡是親子間的瑣事,本來是「牙痛文學」,但因為王司馬把自己和三個兒子不同時期的經歷放進故事中,真摯溫厚的情感令它變得大行其道。「王司馬很有教養,也很有愛心教育兒女。他有三個兒子,牛仔不同時期的轉換,正是他三個兒子不同時期的成長片段。他能夠長年累月地寫這種題材,證明他是個很善良的人。你會覺得像他那樣教導兒女,世界會變得更好,是一種理想的境界。牛仔能夠將一些概念植入人心,我相信如果我爸爸有看《牛仔》,我們的家庭關係會更好。」
不要忘記講故事的初衷
對於有志畫漫畫的小朋友和年青人,金成寄語他們在創作時不要忘記講故事的初衷:「手塚治虫曾經說過,要成為漫畫家,首先要做的是坐定定把漫畫畫好。他真的十分多產,而且三百多套之中有一半都很好看;王司馬亦一樣,雖然人生很短,卻孜孜不倦地畫。從現實的角度思考,創作漫畫時可能要考慮所創造的人物能否帶動周邊效應,能否受到不同界別人的人歡迎,從而獲得經濟上的支持繼續創作。雖然單純希望用受歡迎的故事令漫畫生存,機會很窄很微,但所有創作人都應該要多練習閱讀和寫好故事,這是很重要的。香港人本身度故事不強,尤其是有深度的故事。很多電影人拍電影,為甚麼往往只有一兩部討好,把有最大感覺、印象最深的個人經歷拍出來之後,便無以為繼?這是因為很多人講故事的基本功不夠扎實,很少人能像王司馬,日復日地寫家庭題材卻能令大眾都有共鳴。作為創作人,要不停訓練自己看故事和講故事的能力,好的故事可以令漫畫更受歡迎,所以在橫向思考周邊發展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講故事的初衷。」
金成回想,多年來雖然閱覽過無數漫畫和電影,但《牛仔》仍然在他心中佔了重要一席位。他畢業後曾以《牛仔》的故事作延伸,創作了《眼鏡仔》漫畫故事,主角眼鏡仔就是牛仔的兒子,同樣是一個父與子的故事,在《亞視周刊》連載了十多期。金成認為《牛仔》仍有很多可能性,他希望透過舉辦四格漫畫比賽,讓年青人有個機會以成長、親情、友情及家庭為題講一個故事,同時鼓勵參加者為《牛仔》漫畫設計新角色。「《牛仔》雖然不是娛樂性很豐富的類型,但正好是現代社會缺乏的。我希望通過舉辦四格漫畫比賽讓年青人有個機會講故事,讓大眾嘗試在四格的限制下去創作,在困難中或可帶來刺激,令大家思考如何在四格入面講一個故事。」
*Follow us on:
‧ Facebook: 黃巴士親子天地
‧ Instagram: Yellowbus.com.hk
‧ Website: www.yellowbus.com.hk/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