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鹿特丹】置身百年屋邨 藝術家「造山」談退休

明報

更新於 17小時前 • 發布於 13小時前 •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藝術家Jay Tan高逾兩米的紙皮山作品,創作過程帶出她對父母退休計劃的複雜情感。(小東攝)
藝術家Jay Tan高逾兩米的紙皮山作品,創作過程帶出她對父母退休計劃的複雜情感。(小東攝)
位於鹿特丹1922年落成的公共房屋建築群Justus Van Effen Complex(網上圖片)
位於鹿特丹1922年落成的公共房屋建築群Justus Van Effen Complex(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藝術家都要食飯,藝術家父母都會退休。「父母退休」四個大字落在退休制度薄弱的香港語境,總令人一額冷汗,甚至難以公開啟齒。最近在荷蘭鹿特丹藝術空間A Tale of A Tub,看了名為Pension Planning的個展,意指「退休計劃」。藝術家Jay Tan造了一座高逾兩米的紙皮山,邀請你一起登山取經。

A Tale of a Tub位於1922年落成的公共房屋建築群Justus Van Effen Complex,現時距離地鐵站不遠。由Michiel Brinkman設計,這建築群的概念非常前衛。一戰後荷蘭工業發展迅速,鹿特丹作為歐洲大轉口港,船運物流事業蓬勃,但出現嚴重住屋危機,建築群正正回應當時需求。建築群發揮了現代主義的實用思潮,更以大膽創新的二樓懸臂式走廊連接各家各戶,平衡私人與集體空間。多年來經歷過翻新,細房子合併成大住宅,這裏慢慢由船業勞工變成中產人士為主的社區。A Tale of a Tub則進駐了昔日的社區核心——澡堂和洗衣間。在這「屋邨」歷史建築談論退休,展覽層次顯得更為豐富。

甫推門內進,一座巨山現於眼前。走近細看,你會見到上面散佈着古靈精怪的東西,例如背着背包的曲奇餅人、真洋葱皮拼成的花,甚至把「時興隆」紙皮剪成樓閣雕飾。Jay Tan在英國長大,父母是馬來西亞移民,其創作不時圍繞英國殖民對其文化的影響。正如展覽介紹提到,她透過作品探索各文化影像,甚至標籤定型的符號,她從小需要自己遴迍地學習建立其身分(clumsily teaching oneself your culture)。別人期望她是一個「亞洲人」、「馬來西亞人」,同時,她亦在找尋。透過用一種童稚、詭異的手法重現文化符號,呈現出離散後代的無奈和掙扎。

「造山」的過程帶出她對父母退休計劃的複雜情感。她指作品牽連到對「孝」和儀式的解構,至於如何說,就要靠觀者自行詮釋。大山是多邊形網格(polygon mesh)的紙塑,流露DIY感覺。紙皮本有保護貨品的臨時用途,亦較廉價。然而,藝術家精密地使用紙皮,作品之大亦見其勞動及意志,彷彿告訴你她盡力地給予她能愛的、能做的。

當你的視線跟着山上的小物遊歷,心神也走了一趟高高低低。遊到大山後面,你才發現一紙皮之隔內藏兩個「山洞」,不禁讚歎雕塑結構厲害。走入山洞,我感到有如小孩躲入被鋪,終於找到棲身的安全空間。洞內置有一些「神台蓮花燈」和宗教感裝潢,因近年不時見到這類懷舊、塑膠的美感呈現,當時感到疲勞而不太投入。然而,靜思後再觀賞作品讓我感到舒坦。儘管文化給予的甜夢或糾結,加上生活的實際困難,走了遠路,攀過高山,其實不過為了休息,不過為了安身。

作者簡介:藝文賞析及評論工作者、Shychat Art發起人、策展人。IG@siutungcreates

文:小東

設計:賴雋旼

編輯:鄒靈璞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