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大概是2020年最多人選擇的用餐方式,在疫情下,還有多少人未曾外帶食物,或者使用外送APP服務呢?
今天的我們認為外賣的概念是現代人的產物,為了爭取時間和獲得利潤的結果。然而人類當然沒有簡單,外賣已經是一種基本形式存在數千年了。
▪ 外賣的形式起源於古羅馬,羅馬人像我們今天一樣喜歡吃快餐的。
古羅馬人的快餐店稱為Thermopolium,按字面意思是「出售熱餐和飲品的地方」,有大檯面和餐桌提供堂食,不過主要還是外賣。
要知道古羅馬人生活沒有比現代人休閒多些,經常依靠麵包等食物充飢,尤其貧窮的人未必擁有煮食的工具,無法在家中做飯。Thermopolium是一個讓他們隨時隨地吃一頓熱飯的地方,更可以把熱食帶到家裡享用。
菜單包括魚、肉、奶酪、小扁豆、蜂蜜、堅果和甜酒,他們會使用大型陶罐儲存食物,使其保持溫度。
在龐貝城遺址中,考古學家分別發現多個Thermopolium的建設,大陶罐插入前台的櫃檯裡,還有檯上的大孔用於盛裝食物和葡萄酒壺。
▪ 連嘗盡山珍海味的皇帝也沉迷上叫外送!
地球另一邊的東方,唐朝已出現餐點外帶服務。
唐代文人李肇所著「國史補記」敘述:「德宗(779-805年在位)非時召吳湊(730-800年)為京兆尹,便令赴上。湊疾驅諸客至府,已列筵畢。或問曰:『何速?』吏對曰:『兩市日有禮席,舉鐺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饌,常可立辦也』。」
吳湊預先向酒樓訂好酒席的飯菜,然後帶著鍋碗瓢盆把飯菜外帶回家招呼客人。
除了外帶飯菜,唐朝還會點外送水果,最著名的水果速遞莫過於荔枝。盛產荔枝的廣東嶺南距首都長安千里之遙,為了讓新鮮的荔枝盡快送抵皇宮,特意下令開闢道路,專門運送荔枝。皇帝和貴妃們可以靜待宮裡,飽嘗一口鮮甜荔枝。
▪ 後來的宋朝還流行起外送的文化,街上滿是忙著送飯的店小二。
宋朝的社區屬於坊市合一的格局,混合住宅區與商業區,新興的城市規劃減少時間與場地的限制,成就了多樣的飲食文化。
描寫北宋宣和年間的汴京生活閒事的《東京夢華錄》,便收錄過百家的餐廳,並分為三種「正店」、「腳店」與「分榮」。
「正店」即是大酒樓,光顧的多數是有財勢的人,不接受外送訂單。「腳店」是普通的餐廳,要消費到指定的金額才有外送服務,「分榮」則是小吃店,不論價錢都可以外帶外送。
▪ 那麼沒有電話的古人又怎樣叫外送呢?
一是預先購買,前往餐廳點菜,店員在指定時間送至再付款。二是約定送餐,通常是長期形式,要求餐廳定期把餐點送達。三是上門兜售,店員把準備好的食物帶走,在娛樂場所等民眾聚集的地方叫賣銷售。
餐廳會使用一種保溫的容器稱為溫盤,上下分層,中間的夾層可以倒點熱水,保持食物的溫度,宋朝的「步兵」外送員便是手提盒子出門送餐。
據宋代文人周密於《癸辛雜識》記載,皇帝宋孝宗在一次燈節中,也點了外賣「李婆婆魚羹」、「南瓦張家圓子」,還賞了很多小費。明明皇宮有御廚,卻饞着吃宮外的食物。吃過滿意後,宋孝宗還會大肆宣傳,向人說某店的美味,連皇上都愛吃餐點,百姓又怎會錯過呢?
《東京夢華錄》載「市井經紀之家,往往只於市店旋買飲食,不置家蔬菜」,意味住在汴京的小康家庭更習慣外食,很少親自下廚了。
-
AUTHOR: SAM N
COVER PHOTO DESIGN: RICKY L
FOLLOW ON FACEBOOK & INSTAGRAM & WEBSITE
留言 2
Gino Fung
同朕Check下有無豆腐火腩飯賣?
2020年09月03日02:22
銀色Rex
增長知識,謝謝
2020年09月03日09:4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