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40年捐700袋血救人一命,卻罹患血癌!醫:「這些症狀」不可忽視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7小時前 • 發布於 4小時前 • 邱玉珍

今年61歲的陳先生,自1981年起捐了第一袋血後,40年來堅持捐血,每兩週捐一次血小板,至今累積捐出超過700袋血液。儘管11年前到大陸深圳發展,他仍維持捐血習慣,在當地創建「熱血跑團」,號召在地人響應捐血,身體相當健康。

去年陳先生首次因血紅素不足被拒絕捐血。起初,他以為自己太過疲勞,但調整作息幾天後,血紅素依舊無法回升,進一步檢查後,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到醫院接受治療。

收治該案的台北慈濟醫院血液科主任高偉堯表示,患者經過7個月的化療,疾病一度穩定,但返回大陸8個月後復發,2024年再度回到台北慈濟醫院治療。為了根除癌細胞,醫療團隊替他在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申請配對,很幸運配對成功,於日前接受骨髓移殖,順利出院。

為什麼成人易發生急性白血病?

高偉堯說明指出,血癌又稱為「白血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血癌又可分為骨髓性、淋巴性兩種,前者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約3-5人,且是發生率最高的成人血癌;後者則是發生在小孩居多。

骨髓是人體的造血器官,當骨髓癌變,不成熟的白血球過度增生,影響人體血液功能,侵犯其他器官,就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高偉堯強調,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表現通常以感染、發燒、出血、貧血為主,研究發現可能與基因異常有關。

捐髓已不同於早期需住院麻醉

治療上,會在前期檢查時藉由白血球的數量、基因變化狀態等判斷預後狀況,決定病人是否要第一時間進行骨髓移植。他說,現在「捐髓」不同於早期需住院麻醉,抽取骨髓細胞的方式,將周邊血液經過體外特殊的過濾方式,分離出幹細胞後,將剩餘的血液成分流回捐贈者的身體裡,不會影響健康。

至於受贈的病人,在接受骨髓移植前必須先進行全身化療療程,再經由高劑量的化療把身體內的癌細胞及正常細胞清除,最後才能將周邊幹細胞輸至體內。高偉堯解釋,植入後兩個禮拜是關鍵期,必須觀察白血球在病人體內能否穩定成長,之後才能從隔離房轉入普通病房。

因為定期捐血,讓陳先生可以早期發現血液異常,陳先生感慨地說:「60歲前,我投入健康公益,捐出超過700袋血;60歲後,罹癌的一年內就用了超過100袋血液。」他深信捐血不僅拯救他人,也幫助自已。他希望用自身經歷,宣導捐血的重要性,同時鼓勵罹癌患者勇敢面對病魔,堅強抗癌。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台北慈濟醫院血液科主任高偉堯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