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星期日文學‧小說作為一種容器,記下那些酷兒和離散的故事——香港作家盧妤專訪

明報

更新於 06月22日17:36 • 發布於 06月22日20:30 • 星期日文學
盧妤(受訪者提供)
盧妤(受訪者提供)
《蓉蓉》(受訪者提供)
《蓉蓉》(受訪者提供)
《接木法》(受訪者提供)
《接木法》(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從小愛寫日記的盧妤,在2019年出版了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蓉蓉》。而這本書在今年榮獲台灣彩虹平權大平台主辦的第二屆Q POWER Awards中首次設立的「Q Literature文字創作獎」。主辦單位對《蓉蓉》的評語是這樣的:「一部誠實而動人的小說,以成熟的語言打開女同志文學新局面,陳述的故事真實動人,也直視身體以及慾望,作品兼顧個人情感與議題性,令讀者在各種認同、身分、國際文化的邊界流動,呼應了酷兒的精神。」與此同時,她的第二本書《接木法》,亦在5月以長篇小說的姿態,印刷面世。盧妤在訪問時坦言,女同、離散的故事將會是她一直書寫的母題。

第一本書,

只想把故事好好寫下

除了恆常愛寫日記,盧妤中學時改編話劇劇本,大學開始寫短篇小說,同時也會在「映畫手民」寫影評。她說自己曾經花了很多時間,去找一個適合自己表達的形式,直至她發現「小說就是我最理想去表達的形式」。摸索到自己理想的文體後,她便在2016年開始着手寫下自己的第一本書。

回溯第一本書的創作過程,盧妤直言:「一開始創作《蓉蓉》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用什麼形式。第一本書,沒有放很多心思在結構、人物,就是很想把故事寫下來。」憑着這股純粹的寫作欲望,盧妤寫下了9個短篇小說,以不同形式講述一個女子從香港飄去倫敦,相遇另一個法國籍亞裔女子的故事。

特別是〈思前〉和〈想後〉這兩篇小說,放在小說集一前一後的位置,以列點的形式,講述「你」和「我」的愛慾日常,尤為有趣。盧妤分享道:「構思這兩篇的時候,都是一些很亂、很碎、很散的想法,很想有一個列表,可以『一、二、三、四』清清楚楚地羅列出來,這樣子,就不會不清楚了。」

亞裔女子,根的故事

作為小說集的壓軸之作,〈蓉蓉〉刻劃了一個在法國成長的亞裔女子,對感情和身分的迷茫和追尋。在小說中,蓉蓉的媽媽和外婆是越南裔,父親是老撾華僑;而蓉蓉在家裏用廣東話與長輩交談,在外說法語。即便如此,生活在歐洲的蓉蓉,對於自己的身分認同,一直是困惑的。因為每個人都會將她亞洲人的臉孔與她所陌生的土地聯繫起來,誤以為她很熟悉亞洲。為了了解亞洲是怎樣一個地方,長大後的蓉蓉甚至去了一趟台灣。直到她在歐洲遇到來自香港的女子源,她一語道破了「蓉蓉」這兩個中文字背後身分的缺失:「蓉蓉其實從不存在」、「她用的是法國名字法國姓氏」、「而她的所謂中文名字,其實是個跟她身分、文化、族裔均無甚關連的兩個同音字」。

盧妤談起「蓉蓉」這個複雜角色的原型人物時,表示一開初自己是理解不了的:「你亞洲人的樣子,懂說廣東話(說得好不好又是另一回事),但完全沒有華人的文化或者越南的文化,會不會覺得沒有『根』?」但後來,盧妤又想到:「或者對於蓉蓉來說,這樣子已是根。」而正正是像蓉蓉這樣一個亞裔女子的故事,讓盧妤開始思考什麼是「根」。

2017年,在《蓉蓉》初稿完成後,盧妤去了一趟尼泊爾旅行。其後,在2019年,《蓉蓉》初版在香港的dirty press出版。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盧妤認識了台灣松鼠文化出版社的編輯賴凱俐,兩人合作至今,而新書《接木法》的油畫紙質封面,更是編輯精心挑選的。

《接木法》,長篇的考驗

2018年,盧妤還在修改《蓉蓉》的時候,已開始同步創作《接木法》。「寫完第一本書,我想仍繼續寫作。我想始終長篇小說是一個木人巷。過了這個木人巷,別人會覺得,這個作家可以寫一些實驗性的作品,例如《蓉蓉》,也可以寫到一些傳統長篇小說形式的作品。」

同時,盧妤亦指《接木法》想表達的東西較闊,包括主角復僑和兩座城市的關係、復僑的過去、她在倫敦上班和創作的現况,還有與英國人雲子的感情關係。這四條線無法像《蓉蓉》一樣,用跳躍式去書寫,否則這四條線都會很凌亂,一定要用線性的方式去寫。於是乎,盧妤開始了她對長篇小說的挑戰,從2018年的初稿,到2024年的完稿出版,前前後後6年的時間,共11萬字。

《接木法》講述移居倫敦的香港人周復僑如何在高級時裝銷售店的職場打滾、在倫敦東邊移民集散地生活,還有融入新環境時與當地人的感情故事。小說以復僑的經歷為主軸,同時刻劃了與她相關、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生長在倫敦唐人街家庭的前女友翡翠、加拿大出生但不追求地方歸屬感的朋友逸離、從事攝影藝術工作的曖昧對象雲子,還有曾有霧水情緣的英國男人謝勒等等。對於這些人物的發想和構思,盧妤在採訪時分享道,除了大量的資料蒐集、觀看紀錄片外,她與同事之間的聊天閒談,也給了她不少靈感和啟發。

全書採用第三人稱全知觀點,細膩地描寫人物內心世界。讀者可以跟隨着敘事者的聲音自由出入不同人物的想法(但篇幅上主要以復僑的視角為主),了解小說中不同角色對於城市、殖民歷史、身分認同和感情的看法,透過他們不同的觀點,進一步明白到角色之間的矛盾與張力,緊追着情節的走向。

香港人視角與英國人視角

主角復僑和她的曖昧對象雲子之間的感情關係是《接木法》的主線之一。起初她們在朋友逸離的工作室相遇,漸生情愫,時而相約喝咖啡,時而在倫敦街頭散步。如同已逝作家李維菁所說,只有在散步的時候,我們才真正的談話。兩個女子從攝影藝術,聊到殖民歷史、種族議題。也正正是這樣真正而深入的交談,讀者可以感受到兩人看法的截然不同,亦能隱約預測到這段關係最後的走向。

她們關係的裂縫先是由一個小小的笑話開始。復僑如往常一樣,收看電視節目Little Britain,而站在旁邊的雲子卻認為這個節目非常種族主義,最後她們因為「他們(英國人)說自己最喜歡的中餐菜式是14、29和53(號)」這一幕而爭吵起來。復僑覺得好好笑,雲子卻笑不出。問及這一小說細節時,盧妤說這是來自於她在倫敦的觀察。她發現,平日與在倫敦上班的同事聊天時,他們對於種族議題的話題和笑話,都很小心。「雖然也有一批不理三七二十一都會笑的白人同事,但我覺得從事藝術創作的雲子應該會很小心,笑不出。」

一則笑話只是開端。隨着認識時間的增長,話題層層深入,互生情愫的復僑和雲子發現彼此對英國的殖民歷史有着迥然不同的看法。盧妤解釋道:「我看東西的時候,是從香港人的視角;但英國人看殖民的時候,放的視角和觀點很不一樣。他們是從一個更大的畫面、整個大英帝國的殖民歷史去看,香港只是其中一個殖民地,而且他們可能對於香港的認識不是那麼多。」所以雲子生活在英國社會,她從報紙或教育裏認識到英國過去的殖民是暴力和血淋淋的;而曾經在香港的生活經驗讓復僑認為過去的殖民有好有壞,同時也是構成香港的重要部分。

至於問及作者對於殖民的思考較偏向哪一個人物觀點時,盧妤笑言:「我的看法,全部寫在書裏了。她們兩人的觀點,都是我的看法。」

移民與接木

除了感情線,復僑的油畫動畫創作也是小說中的另一條主線。然而,盧妤坦言「角色(復僑)畫什麼」這一意念修改了很多次。一開始是畫小說中前女友翡翠的人像,後來她做雕塑的朋友出謀劃策說:「不如做動畫啦。」於是便從人像變成了樹像,是龍眼樹枝嫁接到一棵馬栗樹上的畫像,而龍眼樹背後承載着的是翡翠告訴過復僑、自己父親的往事。

不過,為何是一根來自香港新田的龍眼樹?

這又與盧妤跟同事之間的交談息息相關。「有一個同事,有四分之一的華人血統,姓文。然後有一天她告訴我,她的爺爺常常會提起新田這個地方。」她的同事明明不識中文,鬼妹一個,但她的爺爺移民後反覆提起,提到連他的孫子都可以說出來新田這個地方。盧妤當下靈光乍現,後來翻閱眾多資料,發現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港英政府要發展新界,買了很多新界原居民的土地。買了他們的地,原居民沒有田耕,於是他們要搵其他方式賺錢,例如到市中心工作,但其實這樣也難以為生。恰恰那時候若是香港出世、拿英國護照的人,可以移民到英國,於是在那個時候已經有很多人移民到英國開餐館。 盧妤繼續補充道:「以前一條村,有一兩個人移民,到之後,會叫埋表弟、表嫂一齊過去。一個拉一個咁過去。華人的移民方式就是這樣。」

而小說人物翡翠就是這樣一個華裔移民家庭的第二代。盧妤說像翡翠這樣家庭背景的人很多,她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加上,移民第二代的英文較好,通常會幫忙店面的工作,例如替客人下單、接外賣電話等等,而阿爸阿媽就負責在廚房炒菜。盧妤指這是移民紀錄片受訪者常常會提起的事,他們通常都有在餐館落手幫忙的經驗。

另一邊廂,盧妤表示移民就像接木的過程,有人曾跟她說:「你找一份工,找一個地方住,有份工,有地方住,就係咁㗎啦。」但事實上是否真的如此?物理上的適應,是否又等於心理上的適應呢?這是盧妤在《接木法》裏一直叩問自己和讀者的問題,畢竟正如書的封面所言:「接木終究是一場實驗,沒有必然的成功可言。」

問及久居倫敦的盧妤,現在對根和家的思考較接近哪一位人物角色時,她說:「謝勒吧。」(關於謝勒的故事,筆者在此賣個關子,請各位稍移玉步至《接木法》繼續觀看。)

繼續書寫酷兒故事

最後談及盧妤平日的閱讀書單,她說自己創作《蓉蓉》的時候,看得最多的是《微喜重行》。她喜歡黃碧雲那種用文字去做藝術的作家,其風格魅力讓人難以抗拒。此外,她欣賞D. H. 羅倫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那種描寫細緻的心理活動,把人物細微的掙扎寫得很到位,還有書寫自由、無懼世俗眼光的韋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血清素》的作者),最後還有歐威爾(George Orwell),他的散文裏包含了自身對社會的觀察和人文關懷。而至於下一步的寫作計劃,盧妤說自己已埋首於第三本書《人間兔洞》的創作之中,同樣是一個關於身分認同、同志友誼的酷兒故事。對於這個書寫母題,她說:「這些故事我們都知,但有多少人去記錄呢?同時,這也是我在現今華文寫作裏找到的書寫位置。無人寫,我就去寫。」

文•林英華

美術•黃煒

編輯•鄒靈璞

電郵•literature@mingpao.com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