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夏天除了為大地帶來雨水,還有青蛙!青蛙屬兩棲類動物,春夏季是牠們的繁殖季節,大家在夜裏不難聽到青蛙呱呱叫,甚或會巧遇「癩蛤蟆」(黑眶蟾蜍)隨街跳的景象。6個年輕人組成Wildlife Avengers,用了大半年時間,收集全港24種本地兩棲類動物相片,製作首張香港兩棲類動物圖鑑海報。究竟如何分辨不同的兩棲類動物?哪種是最難捕捉?
什麼是兩棲類動物?
兩棲類動物(Amphibians)是指於生長周期不同階段,分別在水中及陸地生活的動物。兩棲類動物分為有尾目、無尾目和無足目3類。香港現時共有24種兩棲類動物,包括1種有尾目(香港瘰螈(音:螺元,舊稱蠑螈)和23種無尾目,包括蛙和蟾蜍。盧氏小樹蛙、香港湍蛙及短腳角蟾均是瀕危物種,其中盧氏小樹蛙是香港特有品種。
在大帽山遇見6種兩棲動物
晚上7時從荃灣出發,駕車到大帽山看蛙。由於當天早上剛下了一場久違的大雨,濕潤的泥土與滿地蚯蚓正合青蛙胃口。在夕陽西下之後下車,Wildlife Avengers五男一女打開頭燈、電筒在溪流、坑渠間瓹窿瓹罅尋覓蛙蹤。
◆癩蛤蟆(黑眶蟾蜍)
趣致但有毒
很快,成員梁家驊(Franco)就在雜草坑渠間找到一隻黑眶蟾蜍幼體,身長不足2厘米,相信是今年才剛由蝌蚪變成蛙。記者讚歎竟能發現體積如此細小的蟾蜍,Franco說剛巧見牠彈跳。他解說黑眶蟾蜍雙眼後方有兩個凸起的毒囊,只要受到驚嚇就會分泌出白色毒液,令捕獵者中毒。
由於,蟾蜍一般皮膚乾而粗糙,長滿疣凸,有別於表面濕潤的蛙,所以黑眶蟾蜍因為「其貌不揚」而被稱作「癩蛤蟆」。不過,成員葉尚庭 (Dennis)自言,在兩棲動物中最愛黑眶蟾蜍,「黑眶好cute,有時整條路都是牠們,例如在城門水塘。牠們行路彈吓彈吓,不是跳到好遠那種」。的確,當晚短短1小時遇見至少5隻黑眶蟾蜍,牠們坐在青苔上,喉部鳴囊快速吹脹縮起,確是幾趣致。
◆香港瘰螈
唯一有尾目
全晚見得最多的,竟然是香港唯一一種有尾目兩棲動物──香港瘰螈,見到超過10條!雖然牠們與其他兩棲動物不同,主要是在9月至3月繁殖,但因為早上的一場大雨,雨水會將蚯蚓冲出公路,所以吸引香港瘰螈在路上覓食。有尾目的特徵是身體修長、擁有長尾巴和明顯的頸部,如何分辨牠們不是爬蟲類?「爬蟲類有硬的鱗片,而瘰螈沒有鱗片,表面是皮膚來的。」Franco解答。
每條香港瘰螈的顏色差異可以很大,顏色由深紅色至深啡色都有,原來兩棲類動物即使是相同物種,每隻動物身體的顏色都會隨環境的溫度和濕度有所不同。最驚艷的是香港瘰螈身體底部有着極鮮艷的黑橙色斑紋,而牠們的身體亦會釋放毒素。
◆劉氏掌突蟾
憂鬱的雙眼
「你好彩啦,竟然見到劉氏掌突蟾!」成員們驚呼。因為劉氏掌突蟾主要在晚冬和初春繁殖,在夏天並不常見。成員李穎謙(Henry)笑說:「牠有一雙憂鬱的眼睛。」原來,細看牠的瞳孔是打直,像貓咪,而大多數青蛙的瞳孔則是打橫。
◆大綠蛙
乸大過公
我們在樹幹上偶遇雌性大綠蛙,為何知道是雌性?Franco解釋,在本地兩棲動物中,除了大頭蛙外,雌性體型普遍較雄性大,而雌性大綠蛙體形更明顯較雄性大許多。此外,不少兩棲類的兩性間存在明顯的外形差別,即性異形(sexual dimorphism)。例如在繁殖期,香港瘰螈雄性的尾部會出現藍色條紋;雄性棘胸蛙胸口在繁殖期更會長出棘。
◆小棘蛙
一點也不小
先在平靜溪流見到兩大顆的小棘蛙蝌蚪,後來不遠處就見到小棘蛙成蛙,原來體積都頗大。抬頭細聽,又聽到牠的同類發出「擊擊擊」叫聲,很大聲。
原來青蛙肚子這麼大,不止藏着內臟,還可以用來發聲。不同蛙的發聲部位都不同,大多會利用喉部鳴囊發聲,有些蛙更會吹脹整個身體來發聲,例如俗稱「牛蛙」的花狹口蛙,「牠更會浮在水面,利用水的震動作最大程度的傳遞聲音,而且喜歡躲在坑渠,因此回音很大」。
◆香港湍蛙
吸力強
在流水湍急的瀑布見到細小的香港湍蛙,牠反地心吸力地垂直吸吮在牆邊。牠們喜歡在急速湍流中生長,其卵可依附在急流的石頭上孵化。值得注意的是,香港3種兩棲動物,包括香港瘰螈、香港湍蛙和盧氏小樹蛙均受香港法例第170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狩獵或滋擾這些品種或牠們的卵均屬違法。另外,由於農業式微,原棲息於稻田的尖舌浮蛙已於多年前絕迹香港。
難見的蛙
◆短腳角蟾
會「扮死」
Franco說了3次短腳角蟾真的很美,聲稱牠的身形輪廓與其他蛙不同,包括牠眼睛上方有兩個角,而胸口更有兩個突出的「乳頭」。他又稱讚短腳角蟾個性很特別,除了天性冷靜,更會「扮死」,「例如用電筒照牠時,其他蛙可能會跳走,牠卻會扮死,靜止不動,甚或無端端向側面倒下」。
◆虎紋蛙
很少野生田雞
田雞真名是虎紋蛙,原以為當晚會見到田雞隨街跳,但其實一隻都見不到,原來香港現時已經很少野生虎紋蛙,而且亦好難分辨哪隻是本地原生,哪隻是外來,因為不少人胡亂放生外來虎紋蛙。
◆台北蛙
背部兩道直線
有留意本地生態的人,必定聽過香港獨有的盧氏小樹蛙,體長只有約1.5厘米,是香港體型最小的蛙。由於得到保育,盧氏小樹蛙的種群情况暫時穩定。今次製作海報最難拍攝的,其實是台北蛙,團隊曾出動五六次只為尋找台北蛙。「因為今年香港太乾(旱),本身香港台北蛙的數量好少,而且分佈得好零散。」Franco相信台北蛙在香港的生存環境相當嚴峻,因為牠們需要在淡水的濕地成長。
不說不知,台北蛙的英文名是Two-striped Grass Frog,因為背部有兩道直線。而長趾蛙則叫Three-striped Grass Frog,因為背部有3條線。Henry說自己最喜歡長趾蛙,因為牠的模樣最像大家印象中的青蛙,顏色是綠色的流線形青蛙。
青蛙也有可愛一面
Wildlife Avengers的6個年輕人,說起話來很成熟,但原來每個都只是約23歲,其中4人讀浸大環境科學出身,他們希望製作這幅海報讓大家多點認識兩棲動物,嘗試欣賞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就像你說,人們總覺得青蛙好核突,但我們希望透過鏡頭將牠們最好的一面給大家看。未必個個都敢親身觀賞牠們,但看海報是大家可以用比較自在的方法去認識香港,保護和欣賞自己的土地」。
《香港兩棲類動物海報》
文 // 彭麗芳
圖 // 受訪者提供
編輯 // 蔡曉彤
留言 1
Anthony
Hello
2022年10月29日13:0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