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華郵》精選2018年十大好書 聚焦社會議題:女性主義、黑人投票權、美墨邊境移民爭議皆上榜

風傳媒

更新於 2018年11月21日03:03 • 發布於 2018年11月21日01:00 • 廖綉玉
《華盛頓郵報》評選的2018年年度10大好書(照片:取自www.amazon/製圖:風傳媒)
《華盛頓郵報》評選的2018年年度10大好書(照片:取自www.amazon/製圖:風傳媒)

2018年即將過去,今年書市推出了許多優秀作品,《華盛頓郵報》整理今年10大好書的書單,提供熱愛閱讀的民眾參考,希望讓書迷能在歲末年終讀到更多好書,為心靈充電。

1.《善良與瘋狂》(Good and Mad,暫譯)

《善良與瘋狂》(取自www.amazon)
《善良與瘋狂》(取自www.amazon)

本書作者崔絲特(Rebecca Traister)探究歷史上那些公開表達怒氣、藉此推動政治改革的女性,包括19世紀末20世紀初爭取婦女投票權的社運人士(suffragettes)。崔絲特也在本書深入研究社會與「女性怒氣」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尤其是社會集體接受男性侵略的雙重標準。

2.《圖書館之書》(The Library Book,暫譯)

《圖書館之書》(取自www.amazon)
《圖書館之書》(取自www.amazon)

《蘭花賊》(The Orchid Thief)作者、美國記者歐琳(Susan Orlean)在新作《圖書館之書》探究1986年4月美國加州洛杉磯公共圖書館(Los Angeles Public Library)的那場大火,那次火災燒掉100萬冊藏書,造成美國圖書館史上最慘重的損失

歐琳紀錄那場大火與後續,重新檢視嫌疑犯、美國演員匹克(Harry Peak)的案子,紀錄洛杉磯公共圖書館的今昔。此外,她更進一步探究洛杉磯的圖書館體系與圖書館在日常生活扮演的重要角色。

歐琳也深入研究美國與世界各地圖書館的發展,反思自身在圖書館的經驗,本書紀錄了圖書館的歷史,《華郵》讚譽本書是「每位愛閱讀的人之夢想讀物」。

3.《國界之河》(The Line Becomes a River,暫譯)

《國界之河》(取自www.amazon)
《國界之河》(取自www.amazon)

2008年至2012年,亞利桑那州23歲的侃圖(Francisco Cantú)加入美國邊境巡防隊(Border Patrol),在美國與墨西哥邊界投入邊境巡邏的工作。他辭掉邊境巡防隊的工作後,攻讀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的創意寫作碩士學位,並將邊境巡邏工作的經歷寫成回憶錄《國界之河》。

侃圖在書中透露邊境巡邏的工作帶來了精神傷害,他也不斷做惡夢;儘管他已在2012年辭職,但那幾年的經歷帶來的影響始終如影隨形。

4.《溫德米爾的迷宮》(The Maze at Windermere,暫譯)

《溫德米爾的迷宮》(取自www.amazon)
《溫德米爾的迷宮》(取自www.amazon)

美國小說家史密斯(Gregory Blake Smith)以美國羅德島州(Rhode Island)充滿歷史的紐波特市(Newport)為故事背景,小說從前職業網球選手艾利森(Sandy Allison)與紐波特市宅第女繼承人杜邦(Alice DuPont)之間的愛情故事拉開序幕,串起400年的5個不同故事,包括曾在紐波特居住的美國知名小說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決定投身文學創作的故事;鍍金時代(Gilded Age,約莫是1870年代至1900年),一名單身漢追求擁有溫德米爾宅第的有錢寡婦,希望藉此致富的故事;17世紀初期,一名貴格會(Quaker)孤女塞爾溫(Prudy Selwyn)與她繼承的黑奴「艾煦絲」(Ashes)之間的故事等。

在不停流轉的時光中,這些性格各異的角色相互影響彼此的人生,史密斯寫出這些人物在面對人生抉擇,愛情、金錢時展現的愛、野心、欺騙等。

5.《絕望戰場》(On Desperate Ground,暫譯)

《絕望戰場》(取自www.amazon)
《絕望戰場》(取自www.amazon)

《絕望戰場》重現1950年10月,美國麥克阿瑟將軍(Douglas MacArthur)帶領美國第1陸戰師(First Marine Division)2萬士兵投入韓戰,在長津湖周圍的山脈遭到中國30萬士兵圍攻的戰役。

美國歷史學家賽茲(Hampton Sides)透過多年文獻研究、未出版的書信、解密的檔案,並訪談多位倖存的美國第1陸戰師老兵與韓國人,精心研究當時的圍攻情景與可怕的屠殺,也重現當時麥克阿瑟因為自我中心的傲慢心態,導致美軍在酷寒的天氣中面臨中國士兵的圍攻,導致了慘重的損失。此外,《絕望戰場》也以迷人的筆調與敘事節奏,刻劃普通人在極端嚴苛的情況奮力生存的故事。

6.《一人,零票》(One Person, No Vote,暫譯)

《一人,零票》(取自www.amazon)
《一人,零票》(取自www.amazon)

美國喬治亞州艾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教授、作家安德森(Carol Anderson)檢視美國史上阻止非裔美國人參政的政策,包括1965年《投票權法》(Voting Rights Act)通過以來,當局利用關閉投票站與投票條件複雜化等手段阻止非裔美國人行使投票權,2016年總統大選正是一個例子,非裔美國人在這場大選的投票人數就因為種種因素而顯著減少。本書作者安德森指出,這些手段有系統地打壓非裔美國人投票,也「劫持」了美國民主:「簡而言之,我們有麻煩了。」

7.《樹冠》(The Overstory,暫譯)

《樹冠》(取自www.amazon)
《樹冠》(取自www.amazon)

美國知名小說家鮑沃絲(Richard Powers)以樹木與氣候為主題,創作了第12部《樹冠》,故事圍繞在幾個角色身上,包括藝術家尼可拉斯(Nicholas Hoel),他繼承了家族在愛荷華州(Iowa)一顆栗子樹與家族的百年藝術計畫:這100年之間,每個月以相片紀錄這顆栗子樹的成長。

1980年代大學生奧莉維亞(Olivia Vandergriff)嗑藥後不慎觸電,短暫死亡又起死回生後,堅信樹木會與她對話。植物學家派翠西亞(Patricia Westerford)有著聽力障礙與口語障礙,一生都圍繞著樹木,她發現了樹木會互相「溝通」的證據,這個研究結果讓她丟掉學術工作,直到後來學術潮流改變,她因為那個研究結果而出名。印度移民後代尼雷(Neelay Mehta)因為從樹上摔下來而半身不遂,他擅長組裝電腦與寫電腦程式,最後以樹木、森林砍伐、殖民為靈感,設計出一系列電玩。

《樹冠》是對樹木的辛酸頌歌,美國期刊《大西洋》(The Atlantic)讚譽這部作品以暗黑的樂觀,揭示了人類的命運。

8.《屬於我們的地方》(A Place For Us,暫譯)

《屬於我們的地方》(取自www.amazon)
《屬於我們的地方》(取自www.amazon)

本書是美國作家莫扎(Fatima Farheen Mirza)的處女座,故事圍繞著加州的一個印度裔穆斯林家庭,故事從一場印度婚禮開始,離家3年的阿瑪(Amar)回家參與二姐胡妲(Huda)的婚禮。這個穆斯林家庭原本感情緊密,後來卻因為差異而分崩離析,隨著情節的發展,《屬於我們的地方》逐漸揭開這個家庭的祕密與背叛。

9.《沒事了》(There There,暫譯)

《沒事了》(取自www.amazon)
《沒事了》(取自www.amazon)

《沒事了》是美國原住民作家奧蘭奇(Tommy Orange)處女作,這個故事共有12個角色,每個角色都有參與加州奧克蘭原住民盛大祭典的個人理由。《沒事了》講述橫跨世代的故事,探討暴力、記憶、身分認同等議題,美麗與絕望與這個國家的歷史及人們交織在一起。

奧蘭奇寫出外人鮮少聽完的聲音,這種聲音充滿詩意與憤怒。他寫出住在都市的美國原住民面臨的困境,包括普遍的酗酒與高自殺率等問題,並掌握了一段複雜又痛苦的歷史。

10. 《華盛頓.布萊克》(Washington Black,暫譯)

《華盛頓.布萊克》(取自www.amazon)
《華盛頓.布萊克》(取自www.amazon)

喬治.華盛頓.布萊克是加勒比海島國巴貝多(Barbados)甘蔗園的黑奴,主人的弟弟克里斯多福(Christopher Wilde)挑中11歲的布萊克為男僕,克里斯多福是廢奴主義者,也是發明家。(推薦閱讀:諾貝爾文學獎停頒沒關係,2018年曼布克獎得主揭曉!北愛爾蘭小說家安娜.伯恩斯戴上桂冠

一件命案發生後,有人出錢懸賞布萊克的項上人頭,克里斯多福做出的熱氣球帶著兩人逃離了巴貝多,兩人沿著美國東岸逃亡,最後來到北極的哨站,後來又陸續去了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英國倫敦(London)、摩洛哥的沙漠等,並發現人們永遠無法真正逃開不公不義。作者艾杜吉安(Esi Edugyan)透過《華盛頓.布萊克》,描寫一個自我發明、背叛、愛與救贖的故事,並探討何為「真正的自由」。

延伸閱讀
「我推薦的書一定不會讓你失望!」比爾蓋茲精選2017最鍾愛的5本好書,你都看過了嗎?
亞馬遜2016年度10大好書出爐!其中這本是歐巴馬夏季書單

《 更多優質新聞,請前往風傳媒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