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年輕人經常被批評眈天望地、心不在焉,現今一代的雙眼卻只停留在手提電話上。仍然堅持「眈天望地」的,有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他一直熱愛觀星、觀鳥,退休後被路邊花草吸引,在社交平台分享一日一花。林超英於「眈天」和「望地」之間,都悟出哲理:在無垠宇宙中看見自己的渺小,在柔弱花草中感受到生命的堅韌,「愈細及看似柔弱的,原來最能頂得住大風大雨!」
時光倒流到 1960 年代,出身於基層家庭的少年林超英,由中文小學升讀傳統名校英皇書院,未料所有科目均以英語授課,他坦言當時的英文程度有限,成績因此不理想。但為何後來竟能在兩次公開考試中取得佳績,順利入讀香港大學呢?這要從林超英的好勝心說起。
愛看黑色天空:看到無限遠
林超英在中二時加入童軍,他形容自己「貪慕虛榮」,想考取一個別人沒有的徽章——天象章,於是不斷看書研究觀星。最初,他買一些簡單的參考書,後來又去圖書館借書,如此勤力自然成功考取了徽章,並從此愛上天文星象。
「我對天文開始沉迷,很快就看完學校附近圖書館的書,然後就跑去香港大會堂的圖書館借英文書,哈哈!那些英文書愈借愈大本,因為喜歡,所以不停地啃書,啃著啃著英文就進步了。」他笑著續說:「所以我是好偶然地愛上天文,『被逼』看了很多英文書,適應了港英時代的教育制度,(在公開試)考出好成績。」
他表示,和許多觀星的人一樣,當他仰望星空時,會突然發覺天空是如此浩瀚,而自己卻如此渺小,知道自己渺小是一種很開心的感覺。他尤其喜歡漆黑的天空:「我覺得黑色的天空很好看,當然大家都看到星星,但我特別喜歡當中的黑暗,因為我邊看邊發現,原來我望到的是無限遠。」出於對天文的熱愛,他在香港大學主修地理,再赴英國深造氣象學,然後順理成章地加入天文台。本以為能夠將興趣融入工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但林超英卻竟然說「這是災難!」
當年,林超英是天文台唯一一位氣象學碩士,但這學歷並沒有為他帶來光環,他苦笑著說:「人人都覺得你叻,但你老細未必覺得你叻。」老闆對你的期望過高,真的會變成一種「災難」。不僅如此,更要命的是天文台幾乎是「獨市生意」,「你喜歡天文台的工作,但沒有其他機構可供選擇,所以即使受了氣,也要『咕』聲吞下去,否則這份工作就沒了,連興趣也隨之消失,這還不算災難嗎?哈哈哈哈!」伴隨而來的是他被網民形容為魔性的爽朗笑聲。
為了以備「不時之需」,林超英在那時開始發展另一個興趣——觀鳥,他表示,將目光從宇宙的星辰轉向天空中的飛鳥,是一種截然不同的體驗。「觀鳥讓我看到了另一個世界,以前我所看的是前後左右上下,這是一個物理世界,但物理世界是無生氣的。我開始觀鳥之後,突然接觸到生物世界,才明白生物世界原來是這麼古靈精怪。原來小鳥會追女仔,若你去碰牠的雛鳥時,更會毫不猶豫地與你搏命。」他補充道:「接觸到生物世界,如果用科學的說法,就是我多了一個維度。」
退休後,他和太太少外遊,多留港,閒暇時便去公園觀鳥,聽聽雀仔的叫聲,感覺寫意。過去幾年,他經常出沒之處因興建鐵路,圍封了許多地方,從此再無花王打理園藝,導致雜草叢生,沒料到這又讓他發現了一個新興趣。
尋花覓禪意:柔可克剛
原來,林超英在雜草堆中意外發現了一些花草,雖然細小但千姿百態,「花葉有無限配搭,四季各有展現」,他深明繁忙香港人容易忽略這些路邊風景,便細心為小植物打卡,又找出它們的學名及特徵,然後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一日一花」。他說,每日觀察花草時會有種忘我的感覺,心無旁騖,猶如禪修,甚至悟出人生哲理。
「地上小棵的花花草草,原來有很多品種。路邊有時環境很惡劣,花草仍能生長,了不起。有時颱風過後樹倒塌了,但那些花草卻沒有事,哈哈。原來愈小和看起來很柔弱的,係最頂得住大風大雨!這些不就是《道德經》的哲理!」
有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亦有說法指科學的終點是信仰的開始。林超英自謙只是科學人(他也曾自稱為「氣像佬」),不是科學家,加上他並沒有宗教信仰,他的「神」就是大自然。觀星、觀鳥及賞花這三個興趣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回到根本,就是大自然。
這位科學達人啃過很多天文書籍,也喜歡哲學更愛看歷史,但他看歷史的方法卻很科學,曾經一次閱讀《長春真人西遊記》,書中講述成吉思汗邀請長春真人丘處機為他講學。他不僅查閱史書,還利用衛星技術追蹤丘處機由山東出發,經中亞去到烏茲別克見成吉思汗的路線,並撰寫了一系列考究的文章。
自從在社交媒體上載「一日一花」後,林超英的追蹤者人數由兩萬多躍升至八萬多。當然,來追蹤的未必因為愛花,更多是「關注」他有沒有開冷氣。對於熱心網民的追問,他並不覺得厭煩,反而認為大家是在開玩笑,他更樂於利用這個機會提醒大眾關注氣候變化,呼籲大家減少碳排放。林超英本人更是以身作則,即使在炎夏氣溫超過 30 度的情況下,也極少開冷氣。最近,他還和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比拼誰用電較少,賬面上林超英略勝一籌。
他說:「人有權向大自然索取,問題在於程度。只要索取的程度不過份,大自然是可以平衡的。但過去50年,因為鼓吹消費主義,人類似乎發了狂般在大自然中索取,然後製造出大量垃圾,令到全球暖化加劇。」他特別批評目前流行的快時尚(fast fashion):「過去十多二十年,地球人口沒有增加一倍,但服裝的生產卻增加了一倍,造成大量垃圾。如果我叫人不要購買,會被人鬧,說我影響經濟。所以我提出『buy less, buy better』,就是不要買十件平價衫,而是用十件衫同等的價錢,買一件品質和款式更好的衫。」
林超英表示希望提倡簡樸,但年輕人一聽到「簡樸」兩個字,便覺得很out,很老土,因此他改口稱之為「minimalism」(簡約主義),他笑著說:「用『鬼佬嘢』包裝,才能令年輕人受落。」極具巿場觸角的林超英早前就大膽嘗試「七十幾歲學人rap」。這位「真 · 七十後」非常隨和,當記者邀約他訪問時,尊稱他為「林教授」,但他回覆表示自己「冇教書好耐」,不介意的話可以叫他一聲「超英哥」,記者當然樂意,特別是跟超英哥談談他的《超英歌》。
「唔好問我有冇開冷氣,開咗我會話你知」、「buy less、buy better、buy less、buy better」,超英哥說他rap這幾句最難的就是掌握節奏,他苦練了一段長時間才勉強做到。他希望透過《超英歌》把關注氣候變化的訊息傳揚開去,但仍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多。
他經常跟年輕人說:「I am your vehicle, you drive。」意思就是,他是一個載體,如果年輕人覺得可以利用他來傳遞一些訊息,隨時可以找他。他說,若自己連載體的功能都沒有,那就「收工」了。他有自己想要傳送的訊息,但如果別人的想法是他認同的,他非常樂意一起去做,因為他覺得,這個世界真的需要轉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