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典型亞洲父母的掙扎:「奧運的榮耀比不上一份穩定的工作」

Yellow Bus黃巴士

更新於 08月14日01:17 • 發布於 08月19日02:00

上一代的父母最希望子女有份朝九晚五的穩定工作,即使不是高薪厚職的專業人士或者公務員,普普通通的工作都比「搵朝唔得晚」的「夢想」好。就連運動員的榮耀,也敵不過亞洲父母這個根深蒂固的想法。

已獲6次國家冠軍、參加過4屆奧運會、今年28歲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張安Lily Zhang,正積極期待在自己home town舉辦的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之際,她的母親至今仍希望她放下運動員身份,做個普通人。

張安的母親劉琳達Linda Liu在接受美國Wall Street Journal訪問時表示:「我們一直試圖說服她停止打球,我們只是希望她能有一份正常的工作。」但乒乓球這項運動,卻是由劉琳達和張博這對父母,親手帶進張安的生命中。

張家三口移居到美國後,他們希望將乒乓球這項國技傳給女兒,於是開始在家中的餐桌上教張安打乒乓球。張安很有天份,10歲時回中國度暑假時,曾跟國家的省隊一起訓練;她在美國亦有接受正規的乒乓球訓練,唯中國運動員的訓練時間比她長四倍。

圖片來源:Reuters
圖片來源:Reuters

直至張安16歲那年,她終於儲夠分數躋身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可惜首戰已落敗,未能晉級。母親劉琳達當時跟女兒說白了,乒乓球只是一個入讀好學校的踏腳石,連奧運資格都賺到了,「現在你可以專注於學習了。」

乒乓球只是母親心目中入大名牌學的橋板,在女兒成功入讀柏克萊加州大學後,她認為她已不用再繼續打乒乓球。可是在女兒心目中,乒乓球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重要到她無法無視自己想要打球的熱情。終於她決定休學一年,為下一屆夏季奧運會訓練。

劉琳達和張博都是矽谷的科技工作者,他們從新移民的身分、從艱難的生活開始,一步步實現他們的美國夢。女兒雖然有打乒乓球的天賦,但在這對亞洲父母的心目中,不是每位運動員都能像美國體操女王拜爾斯和飛魚菲比斯那樣,能將運動化成巨大的財富,更多運動員在奧運的榮耀下只領着微薄的獎金和商業贊助勉強度日,獨自乘坐經濟艙飛往遙遠的國度參賽。

或許很多人在奧運的熱情影響下,會認為張安父母是古老石山,以典型亞洲父母的傳統思想窒礙女兒追夢。事實上張安心裏明白父母的掙扎,大學心理學專業畢業後,她在2021年再次回歸奧運會,晉級到第三輪出局。之後她加入職業巡迴賽,獨自飛往各地參加獎金不等的比賽,沒有教練或隊友陪同。今年,她在沙特阿拉伯吉達和中國重慶的大型賽事中早早出局,每次賺得11,000美元,但在英國曼徹斯特贏得一場比賽卻只獲得650美元。運動員為奧運奮鬥的背後,除了滿身傷患,還要面對無情的生活。

劉琳達、張博與女兒合照。圖片來源:WSJ
劉琳達、張博與女兒合照。圖片來源:WSJ

張安父母雖說不希望女兒繼續當運動員,但張安休學那年的生活費、2016年飛往里約參加奧運的機票和旅費,全都由父母資助,兩老更親自飛往里約支持女兒,他們明白繼續打乒乓球是女兒的決定。

張安對她的乒乓球夢想很堅定:「我打球是因為它確實讓我快樂,因為它是我生命中最大的熱情之一,我不想3、40年後回首時,後悔沒有抓住這個機會。」雖然至今張安仍無法改變父母對全職運動員的看法,但張安比賽時,看台上總有父母的身影。

的確有很多亞洲父母仍然堅信一份好工才是成功人生的不二法門,但更多亞洲父母像劉琳達和張博 ── 情感內歛,默默支持,嘴裏說不,身體最誠實。

主圖來源:Team USA

*Follow us on:
‧ Facebook: 黃巴士親子天地
‧ Instagram: Yellowbus.com.hk
‧ Website: www.yellowbus.com.hk/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Wing
    打業餘比賽就好打職業賽總是輸開心不到多少🤖
    08月19日07:33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