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諾曼第往事

明報

更新於 06月15日17:14 • 發布於 06月15日20:30

【明報專訊】D-Day 80周年,老兵聚首話當年,哀悼戰友,唏噓年月,往事並不如煙。上周有潘拔的「祭文」,今周才來重頭戲:在香港一唐樓單位出土24名當年有份參加戰役的中國海軍的第一手資料故事。英國出席紀念儀式仍然在生的老兵都已近百歲,可以想見當時前赴後繼的軍人多麼的年輕,正如出土照片中的年輕中國海軍,一臉朝氣地迎向未來與未知。聽兩名年輕歷史愛好者談發掘過程,可感受到他們無比的熱情和滿滿的能量,成功感染周邊連結上更多人,每個相遇都是驚喜,引領他們走向更浩瀚的田野,然後又照見了自身。研究成果今年秋天將會以展覽形式公開展示,相關的籌備工作正在密鑼緊鼓中。

世界在聊諾曼第與和平,本地則有桃花源登上熱搜榜,凌頌榮文章以陶潛為繼屈原之後第二位「偶像作家」,而〈桃花源記〉乃在其諸作中別具特色,其實不時都有出現新奇見解,凌文藉機由古寫到今,有興趣可一讀。去過浪茄又或芝麻灣的,見風景之優美也會覺得位處該地的戒毒中心也是有如桃花源。曾經到正生書院做義工的潘宇軒老師傳來文章,首先從正生書院的官方定位切入,再以個人見聞記述至今不見於各執一詞的書院日常,叩問如果有教育桃花源,會否就是正生書院的樣子。剛從日本旅遊回來的林康琪,則寫「富士山之亂」。

電影圈去星期鬧得熱烘烘的是台北電影節邀請中國導演王小帥任評審的風波,年輕導演胡波輕生的事件因而再被重提,最新王小帥已作出回應。何阿嵐回到事件當時的中國電影創作氛圍去評析事件,分兩篇文章刊出,今期先出上篇。

(本網刊出的文章及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編者話˙黎佩芬

編輯•林曉慧

IG@sundaymingpao

sunday@mingpao.com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