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奧斯陸】名利無常,對男團的愛卻永在心?

明報

更新於 17小時前 • 發布於 15小時前 •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英國男子樂團Take That(網上圖片)
英國男子樂團Take That(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下年是挪威大選,所以現在年尾已有很多大選的新聞報道。看暫時的形勢,右翼保守黨及進步黨(FrP)應會贏得最多票,令不少文化人擔心政府會再收窄對文化藝術的資助。擔心是理所當然,因為挪威本土經濟受外圍因素影響持續疲弱,挪威克朗持續在低位。本地大公司去年已開始陸續裁員,尤其建築界,新建築工程愈來愈少,裁員情况更為嚴重。

記得年多前由日本移居到德國柏林的朋友看着日圓幣值插水,身家變成只剩一半,打擊很大。現在賺挪威克朗的我也感同身受,每每出國外遊或網上購物時,便感到風光不再。挪威因石油資源而成為富裕國家,收入一直普遍比歐洲高;現在挪威人消費力不再,中產人士尤其受到影響,要小心管理財政。輪流轉,一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恆,經濟如是,名利得失更甚。看BBC的紀錄片Boybands Forever便可印證。

Boybands Forever從頭細數在1990年代英國偶像男團的崛起。1980年代尾美國男團New Kids on the Block走紅,掀起全球偶像男團現象,令英國的經理人爭相模仿,望能造出本土流行男團。先行者是曼徹斯特出身的經理人Nigel Martin-Smith,他想他的新男團能夠討好年輕人及不同階層。他先找到年輕唱作人Gary Barlow成為主音兼作曲人,但由於Gary比較拘謹悶蛋,所以他找來其他不同個性、較外向的年輕男生加入團隊,包括最後加入團隊、其時僅15歲的Robbie Williams,組成Take That。

在1989年成團,Take That在1993年推出第二張大碟並大賣,取得英國大碟榜第一位,正式進入大紅年代。往後的是歷史,Take That紅遍全球,緊密在全球巡迴演出,僅僅在數年間推出了3張大碟。紅得快,解散亦快,1995年Robbie Williams脫離樂團,5人樂團變成4人樂團,1996年Take That正式解散。

驟眼看幾年時間好像很短,但如果你是經歷其中的話,感覺其實是數十年。我親身在媒體目睹Take That如何由走紅到解散,耳邊聽着一首又一首的大熱作,屋企人與媒體日夜播他們的歌,他們佔據的不止是兩三年,而是大眾的成長回憶。

現在於紀錄片中聽到Robbie Williams親自講述心路歷程,心智未成熟的他走入大染缸成為巨星,他自然不懂得如何應付因名利而帶來的壓力。現在50歲的他冷靜地分享他迷失的日子,如何借酒與藥物逃避現實。他不忌諱地說Gary Barlow扮嘢難相處,因競爭而處處針對。最有意思的是他與經理人Nigel不和,各自分享不同版本的故事:Robbie怪責Nigel沒照顧年輕的他,令他沒有感到愛與認同;Nigel則指Robbie愛作古仔扮可憐。Robbie明白Nigel不會承認他對自己不好,他的總結頗有智慧:「每個人的故事中自己都會是主角,不會是壞人,所以壞人往往不會明白自己為何是別人故事中的壞人。」

曾與Take That打對台的男團East 17有着相似命運:他們一樣紅得快,跌得快。主音Brian Harvey因在一個訪問中稱迷幻藥物「E仔」可安全服用而被迫離團,樂團亦急速解散。他名利頓失,從此走入跌跌碰碰的人生。或者,名利無常,但大家曾對男團的愛,卻永遠在心,真的forever?

文:陳Damon

(長居奧斯陸,心卻在四海。借消費世界各國文化,提醒自己活在當下)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