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山有文西】南涌石板潭試行石澗 欣賞全港最大壺穴群

LINE TODAY

發布於 2019年08月29日00:00 • 文西

夏日炎炎,不少具一定行山經驗及訓練的山行者都喜歡足行林蔭大道或石澗尋幽,「乘涼」之美。其中位於沙頭角南涌的石板潭為淺嘗涉澗的好地方,不但路線短、下潭時間快,同時景色優美,碧綠水潭中更存有香港最大的壺穴奇觀。然而,入澗活動須非常小心,事前需了解所行路段的長度、坡度及所需時間等,做足資料搜集;裝備上須配備一對防滑、抓石的鞋履,另可因應個人狀況準備防滑手套;行澗當天亦要留意天氣狀況,下雨、雷暴或雨後都不宜涉澗。

石板潭又稱嘉龍潭,位於沙頭角南涌,鄰近鹿頸,屬屏嘉石澗下游,亦是新界東北5大名潭之一*。建議從粉嶺站乘搭56K小巴至南涌路口落車,再沿南涌路的大馬路步行2.5公里(約35分鐘)至漁護署郊野公園管理站旁的入澗起點,或乘搭的士直接於管理站旁洗手間下車即可。

*其餘4大名潭為新娘潭、照鏡潭、老龍潭及龍珠潭。

洗手間對出的樹上掛有指示牌寫著「石板潭、嘉龍潭」,為山行者指引該處有一小路可下行至石澗起點。惟小路稍斜,宜慢慢下行,安全為上,切忌心急。約莫10分鐘便會到達石板潭,驟見一大片的石坡及石礫,形狀真有幾分酷似昔日人們在澗邊用以洗衣服的「洗衫板」。

小心翼翼沿澗邊下行不久,便可以欣賞到全港最大的壺穴群。天然壺穴的形成乃由湍急水流沖刷及侵蝕巨石而成,並在凹陷處形成大小不一的奇趣洞穴,有些洞穴更可相通,令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休息過後,山行者可選擇沿路折返,或繼續下行至鹿頸林屋及南涌河離開。(注意入村或會遇上村民所飼養的狗隻,建議盡快離開,避免打擾村民。)

沿途亦遇見不少有趣的生物在歇息乘涼,例如溪澗常見的赤褐灰蜻(圖左),灰藍色的合胸,配有耀眼的紅色尾巴,顏色對比鮮明有趣。另有俗稱人面蜘蛛的斑絡新婦(圖右),由於雌蜘的頭胸背花紋恰似一張人臉,因而得名。

路線教學:粉嶺站>南涌路>漁護署郊野公園管理站旁>石板潭>南涌路>鹿頸

需時:約3小時

難易度(五星為最難):***(入澗小路稍斜,下行山澗需注意坡面狀況,必要時宜手腳並用。)

起點:粉嶺站C出口,乘小巴56K至南涌路起行,或搭的士至管理站起行(可省卻南涌路路段)。

撰文及攝影:文西 @simpleshot.simplelife

世上無聊事,只靠有心人;無聊的日子,都總有意思。最喜歡無聊事認真做。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