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專欄】經期「拖尾」要分虛實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發布於 06月24日03:11

在正常情況下,每次經期維時三至七天,如果行經期持續超過七天,甚至十天、半月仍然拖尾未乾淨的,便屬於經期延長。經期延長不僅會對患者造成不便,更反映身體機能失調。如果經期延長伴隨出血量多者,更可能因失血過多而導致貧血。(撰文:註冊中醫師邱宇鋒)

經期延長的中醫辨證需要根據月經的期、量、色、質,以及患者的症狀體徵綜合判斷,在病性上分實證和虛證。實證的經期延長,主要由於體內氣滯血瘀,經行不暢,以致舊血持續未能排清,新血不得歸經,於是行經時間延長。虛證的經期延長,有因為陰虛內熱,虛火持續擾及沖任二脈,以致血海不寧而持續「流啡」。也有因為氣虛中氣不足,氣不攝血,無法遏制出血,以致月經持續量多不止。在臨床上,經期延長以肝腎陰虛、陰虛火旺證者多見。過勞、休息不足皆容易造成肝腎陰虛。

中醫強調治療經期延長並非單純依靠使用收斂藥物止血,而是要審證查因,對證下藥,務求修正失調狀態,恢復正常的月經生理。患者如果每次經期都出現拖尾問題,以為靠服食止血藥終止經期便可,屬大錯特錯。由於患者並未有解決經期延長的成因,容易造成問題反覆發生。特別是對氣滯血瘀的實證患者而言,光靠止血會加重瘀滯,耽誤治療有機會使病情惡化,甚至形成「癥瘕」等婦科腫瘤問題。

氣滯血瘀證

屬於氣滯血瘀證的經期延長,常見症狀包括月經淋瀝不止,血量不多,但顏色偏暗,或可見血凝塊,小腹疼痛拒按。平時行經可見血塊偏多、血出不暢,伴隨下腹劇烈疼痛,診舌時可見舌色偏暗,有瘀斑瘀點,提示氣血瘀滯。在治療方面,這類患者需要使用活血化瘀的治法促進瘀血排清,隨著去舊生新逐漸止血,常用方藥如桃紅四物湯合失笑散,以驅逐瘀血為先,扶正收澀善後。

平時行經可見血塊偏多、血出不暢,伴隨下腹劇烈疼痛,提示氣血瘀滯。(@cottonbro studio_pexels)
平時行經可見血塊偏多、血出不暢,伴隨下腹劇烈疼痛,提示氣血瘀滯。(@cottonbro studio_pexels)

陰虛內熱

屬於陰虛內熱的經期延長,常見表現為月經淋瀝不止,但往往是「流啡」,即出血量甚少,唯持續不斷尾,患者可伴隨神倦、腰痠、頭暈等腎虛之象,及口乾、潮熱、煩躁、多夢、出暗瘡等虛火內擾之象。在治療方面,這類患者需要滋陰降火,一方面補益精血扶正,另一方面清虛火以幫助止血,常用方藥如知柏地黃丸、兩地湯合二至丸等,既有補腎,也有清熱止血。

氣虛證

屬於氣虛證的經期延長,特點是月經拖尾而出血量多,血色鮮紅,為氣虛無法收斂,患者可出現乏力、面色蒼白、少氣懶言、胃口差等氣虛之象,診舌可見舌色淡、舌體腫脹胖大,提示氣虛。在治療方面這類患者可透過補氣扶正,使血液得以收攝,同時可輔以收斂止血,常用方藥包括補中益氣湯,輔以有收斂止血作用的益母草、棕櫚炭、墨旱蓮、海螵蛸等。

屬於氣虛證的患者可透過補氣扶正,使血液得以收攝,同時可輔以收斂止血。(@Sora Shimazaki_pexels)
屬於氣虛證的患者可透過補氣扶正,使血液得以收攝,同時可輔以收斂止血。(@Sora Shimazaki_pexels)

經期延長患者需要留意不能每次都光靠服食止血藥物捱過去,必須審證查因,否則病因不除會影響病情反覆不癒。此外患者平時要少吃辛辣、溫熱、煎炸等容易上火的刺激性食物,也不要胡亂進補,以免身體積熱,熱入血分而迫血妄行,從而加重出血。日常生活方面要注意保持充足休息,勿過度操勞,以免造成虛損。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
記得同時留意我們的FacebookInstagram & Youtube 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