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聖誕新年假期將至,又是與親友良朋聚會的好日子,火鍋及BBQ是大家喜愛的聚餐選擇。火鍋主角當然是肥牛、肉丸;BBQ少不了雞翼、香腸……似乎都是健康大敵!佳節當前,如何在健康考量、控制體重的同時,與享受美食取得平衡呢?以下貼士,讓大家輕鬆健康地大快朵頤。
火鍋 先菜後肉控熱量攝取
‧DIY蔬菜湯底
市面上的火鍋湯包,如沙嗲湯、鹹菜胡椒豬骨湯、麻辣湯等,鈉含量通常偏高。高鈉飲食可導致水腫,增加患高血壓風險。因此,建議使用清湯、低鈉雞湯、昆布湯、無糖豆乳等;或自製蔬菜湯,用番茄、甘筍、粟米等DIY湯底。
‧嚴選低脂靚肉
選擇火鍋配料時,避免脂肪含量較高的肉類。以牛肉為例,較高脂部位包括肥牛、牛五花和牛胸腹等;而較低脂選擇有牛柳、牛肩肉及牛腱肉等。另外,建議選擇去皮雞肉、鮮魚片,或海鮮等取代高脂肉類。
‧避炸物 增蔬菜豆腐
經油炸的火鍋配料如生根、炸枝竹、響鈴和豆卜等都含有大量脂肪,營養價值相對較低。建議以新鮮蔬菜、豆腐等代替,從而減少脂肪攝取,同時提高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攝取量。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與控制體重有正面的關係,能夠達到「食住fit」的目標。
‧天然醬料
很多人吃火鍋都需要醬汁佐料,然而大部分預先調製的醬汁,如沙嗲醬、蒜蓉醬、沙茶醬、XO醬、芝麻醬等,通常脂肪、鈉質或糖含量偏高。因此建議使用新鮮蒜蓉、香葱、芫荽、檸檬汁等,加少許減鹽豉油或較低脂芝麻醬,自行調配較健康的醬汁。
‧避免食得快
進食次序及速度也是重要考量,吃火鍋時應避免食得過快,身體未能及時獲得飽腹感而導致吃過量。另外,建議先進食較低熱量的食物,如蔬菜、菇菌、海鮮、芋絲或豆腐等,然後才到肉類。由於肉類經煮沸後會在湯內釋出脂肪,若一開始便進食肉類,其後加入的食材便會吸收湯內脂肪。先菜後肉的進食次序能提高膳食纖維的攝取,保持腸道健康之餘同時增加飽腹感,並能避免之後過量進食肉類,從而控制熱量攝取。
BBQ 親醃食材避「三高」
‧精挑瘦肉
燒烤的時候,首要嚴選食材。不論牛肉或豬肉,都有高脂和低脂的部位。以豬肉為例,較高脂部位如豬頸肉、豬五花腩及豬肋骨等,建議減低食用分量,甚至是避免食用。而豬里肌肉、豬肩肉和去骨豬扒等則屬較低脂選擇。此外,三文魚、鱈魚、蝦、蜆等海鮮及去皮雞扒都是較為低脂的健康之選。
‧烤焗菇菜
多烤蔬菜,如金菇、本菇、茄子、翠玉瓜、粟米等。這些食物不僅熱量較低,還能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用以增加飽腹感。
‧自製天然醃料
商店出售醃料及已醃製食材,如沙嗲豬扒、海鮮醬豬扒、麻辣雞翼等,含有較多鈉及添加劑。可考慮親自醃製食材,使用天然調味料,如香草、洋葱、蒜頭、薑片、黑胡椒及蜜糖等增添食物風味,減少使用高糖、高脂和高鈉的醃料。
‧避免燒焦
合適烹調方式可進一步為食物保留更多營養價值。燒烤時,食物與炭火之間應保持一定距離,並不時翻動食物,以避免食物過度燒焦而產生致癌物質;亦可使用錫紙包裹食材,令食物保留更多水分及減少燒焦。
‧無糖飲品
飲品方面,由於高鈉食物容易導致口渴,進食時便不自覺地多喝清涼飲料,如汽水、檸檬茶、菊花茶等,但糖分和熱量偏高;建議選擇無糖茶或低糖飲料代替高糖分飲品,避免額外攝取糖分,可進一步控制熱量。
文:溫麗容
(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營養學家)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