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知多啲:照護食分級 數字愈小愈軟滑

明報

更新於 15小時前 • 發布於 12小時前 • 健康
餐叉測試–學懂餐叉壓力測試(圖)、湯匙壓力測試等,照顧者可在餵食前測試不同等級食物的軟硬度。(黃志東攝)
餐叉測試–學懂餐叉壓力測試(圖)、湯匙壓力測試等,照顧者可在餵食前測試不同等級食物的軟硬度。(黃志東攝)
陳文琪(受訪者提供)
陳文琪(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吞嚥困難者進食時容易鯁到、落錯格;言語治療師透過改變食物質地、軟硬度和體積,保障他們安全吞嚥,因而衍生吞嚥障礙飲食標準。」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所長、言語治療師陳文琪指,以往院舍用「碎餐」、「糊餐」等稱呼照護食,但食物需剪到有多碎、攪到有多軟才合適?近年社聯、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學食品研究中心,參照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制訂本地照護食標準指引,可助照護食更為普及。根據指引,分級數字愈小,食物質地就愈軟愈滑。上述種子餐廳主要提供4至6級照護食,陳文琪解釋不同等級的要求:

4級「糊狀及高度杰」:即是糊餐,食物質地完全軟滑,沒有任何顆粒,毋須咬合或咀嚼能力。

5級「細碎及濕軟」:食物尺寸大約4毫米闊,患者可輕易用舌頭壓碎。

6級「軟質及一口量」:食物軟身,尺寸不大於1.5厘米。「文獻發現成人不論男女,氣管平均闊度大於1.5厘米,因此希望這個大小的食物即使不幸落入氣管,都不會馬上封閉氣管,還有時間急救。」

餐叉壓力測試軟硬度

預約照護食餐廳前,陳文琪建議照顧者先諮詢言語治療師,了解有吞嚥困難家人適合的照護食等級,並學習做食物測試,「雖然社聯照護食種子餐廳為每道菜列出所屬等級,但每天出餐質素可能有不同,安全起見可在進食前先做測試」。例如測試第6級食物,可將餐叉底部按壓食物直至拇指指甲變白,食物應會壓扁及變形,「學會測試方法,無論去哪間餐廳都可找到適合食物」。

[健康]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