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期本欄說到在香港讀「齋校」的中學回憶,刊出後就發生了台灣著名傳統男校建國中學(建中)校友會晚宴的厭女菜單事件。每道菜式被年近五旬、自以為幽默的大叔取了意淫女性的菜名,像「香鮑佐蘿莉」、「花臂鹹豬手」、「韓國妹子軟綿綿」等。風波鬧大了,社會輿論還在熱烈批評之際,一群建中學生故意在網上發照片「支持」捲入冷處理性侵醜聞的連鎖快餐店,寫道:「考完段考就要來點麥當勞,沒有女權的世界真好。」好些舊生仍在辯稱菜單是男生間私下的玩笑,隔了30多屆的年輕學弟們一下子就躍至被女權「逼害」的對立面,肆意宣泄仇女情緒。
意淫菜單響性平警號
有台灣網民慨嘆建中的連串事件反映當前性別平等教育的不足,也有討論男女校和男/女校的「齋校」對性別觀念之影響,甚至認為因為部分男性對女性不尊重,「齋校」更能保障女學生,肯定了「齋校」存在的必要。就此,亦有人比較當地另一所著名傳統女校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北一女)的校友會晚宴菜單,平實的菜名沒有嘲弄任何人,也沒有像建中晚宴般立起女學生的人形立牌,並對立牌擺出不雅姿勢拍照。
極端發展深化刻板印象
平心而論,不應該一竹篙打一船人,很難就一兩起事件,評定男校制度是否加劇對性別不平等的想法。但可以推論的是,女性自出生以來,承受父權中不同程度的騷擾和壓迫,即使在相對進步的文化中,仍然相對男性弱勢,因此在女校環境中,女性較易練就出較平等的性別分工和觀念。反觀男校則較易發展成另一個極端,當一群男生在成長期間為了得到同儕認同,或會深化某些陽剛特質和刻板印象。這使人想起兩年前的電影《Barbie芭比》,戲中翻轉了一貫的性別權力關係,原被女性邊緣化的Ken,在接觸到父權主義後對女性的壓迫,其所作所為剛好能對照現今的厭女心態,為何沒有走向更平等多元的社會模式。當女性及性小眾主張平權之際,異性戀男性屬原先擁有較多權力的一方,因此較易着眼於自己失去的部分,很難同理女性及性小眾身處被剝削的處境,甚至不少女性及性小眾都不自覺地內化了父權的思想,施行性騷擾或歧視言論,像香港近日有餐廳女員工投訴被女上司取綽號「大波蓮」,感到受辱。
普世價值與現實落差
對建中第46屆校友鬧出這事件,我不覺得意外,因為當年大學班上有建中及北一女畢業的同學,而兩人待人接物的方式,或多或少反映了高中時期的成長環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這些年的感悟是,一些想得理所當然的普世價值,在現實生活中仍一定程度落差,特別看到近年不少韓國社會事件的仇女情緒。韓國作為亞洲地區中,較早修法保障女性權益的地區,即使表面教育和法例如何完善,實際行為沒有跟上也是徒勞,只是用理想主義描繪的烏托邦。理念上不斷宣揚性別平等,不代表閱聽人會接收到這些觀念,知識和行為當中的距離遠比想像中大,甚至惹來反效果,例如歐美等地需要記着各人自己定義的代名詞(pronoun),被指是矯枉過正。
日常用語隱含歧視
經年累月浸淫在父權意識下的語言也是一種慢性毒藥,像談及「兩性」就把性別塑造成二元對立,而現在性別光譜超出男/女的二分法,卻無法好好地用三言兩語在日常對話中釐清各種性別的本質,這是「知」卻「行」難的困局。在台灣有些涉歧視的名詞已被提倡正名,但習慣難以改變。像香港的唐生菜在台灣俗稱為「大陸妹」,台灣作家曹銘宗在《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一書指出,台語萵苣與「妹仔菜」發音類近,故把從中國大陸引入的品種稱為「大陸妹」。在2017年已有台灣大學生和學者倡議,除去蔬菜名稱隱含對大陸女性貶意的聯想,翌年也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官方回應,把「大陸妹」正名為福山萵苣或大陸A菜,但多年下來,坊間仍慣常使用舊稱。
語言深植思考模式
在陳玉箴所著的《台灣菜的文化史》一書中,提及戰後初期的台灣報章,以「台灣菜」一詞取代富日本殖民色彩的「台灣料理」,在1970年代起「台菜/台灣菜」以被媒體及官方介紹中廣泛使用。大眾媒介複誦語言成咒,深植人的思考模式——過往作為新聞編輯,前輩教起標題時,往往強調一些刻板的性別形象,近年這風氣漸緩,會採用較中性的字眼;又如各地的影視節目多了不少多元性別的題材,部分選美節目開放予各式身形的人參加。不少台灣綜藝節目追求「做效果」,這是一種承襲了日式講「段子」的模式,在話題的拋接之間製造某種幽默感,現時不少年輕一輩認為這套路很老派。在這回台灣性平風波下,一名北一女的學生在網上控訴,指台灣知名節目主持人曾國城於綜藝節目上調侃其身形肥胖,事件除了反映主持人個人修養問題,也應反思為何羞辱身形會是一個搞笑題材。想當年香港人取笑過欣宜,如今是姜濤,笑人肥表面看似殺傷力不大,直觀上又易獲共鳴,但其實肥妹肥婆肥仔肥佬排骨仔,這些主流審美標準以外的稱呼,是透過標籤身材貶低或否定一個人的價值。
三杯料理起源
台灣菜是個複雜的構成,BBC曾有專題探討台菜背後隱含的身分認同。隨國民黨遷台帶來大陸各地的外省菜式,現廣受旅客喜愛的夜市小吃,均難以客觀定義為台菜。像三杯雞這道在台灣以外地區常見的台菜菜式,身世也眾說紛紜。台灣學者郭忠豪在2020年發表的論文〈傳說與滋味:追尋臺灣「三杯雞」菜餚之演變〉指出,考據史料後,三杯雞出自江西、山東或北方菜系的說法有待商榷,認為南宋末年文天祥在獄中吃到的版本是穿鑿附會的可能較高。研究指,三杯雞最初在台灣南部鄉下口耳相傳,沒有具體撰述,在訪談多名當地資深廚師及餐飲業界人士後,郭忠豪認為三杯雞是源自乾式麻油雞做法,以及為了節儉,延長雞肉的食用保存期限而衍生的菜式,這兩種說法較可信。
靈魂味道金不換
文章梳理「三杯」不限於烹調雞肉,嘉義、屏東的餐館有三杯田鼠,桃園有三杯「龍尾」(豬尾),埔里有三杯鰻魚等,三杯茄子、菇類也是家常菜。「三杯」指三份等比例的調味料,包括一杯豉油、一杯米酒、一杯麻油,而1980年代起的食譜,記載會加入九層塔(金不換)。現時三杯菜式調整了口味,不再固守等量原則,但依然以豉油、米酒、麻油和九層塔為核心,而金不換味道的強烈色彩,更比豉油、麻油更令人深刻。此外,一般做法會用麻油煸香薑蒜,以砂糖增添焦糖色和香氣。 除了三杯雞,台灣小吃鹽酥雞也有金不換的身影,有陣子金不換失收,鹽酥雞店考量成本不再附金不換,不少人嘆鹽酥雞少了一味。台南有一家早餐店的招牌菜是九層塔蛋餅,這是不常見的組合,配上偏甜的醬油膏,卻美味得令人難忘。
青醬實驗
金不換在台灣稱作九層塔(Thai basil,泰文轉寫horapha),是其中一個羅勒品種,而西餐中常用的是甜羅勒(Sweet basil)。香港的泰菜常用到金不換,但其實正宗泰菜較常用的是的另一種羅勒——「打拋葉」,屬聖羅勒(Holy basil,泰文轉寫kaphrao),在越南菜中才較常用到金不換。3種羅勒味道與外觀都有明顯分別,當中以金不換味道最為強烈。按着台灣名廚詹姆士的做法,雞髀菇(杏鮑菇)切成帶子狀,畫上十字紋。買了一罐羅勒青醬,加些白酒想做一個意式版本,改用牛油煎香,帶出菇的鮮味。這食譜可以沒了青醬和甜羅勒,但沒了金不換真的失彩,所以又加了些金不換。港式料理鮮有用到金不換入饌,因此在香港要購買金不換也不易,一般可到泰國舖、印尼舖等販售東南亞商品的店舖,大多是一紮10元。特地跑到灣仔的泰國舖買了些金不換,剩下的不易保存,用了白芝麻,加上隨意的麻油和橄欖油比例,打成帶點三杯特式的青醬,草腥味較甜羅勒濃烈,又是一個有趣的實驗。
三杯這概念也很有趣,聯想到「公平正義」中絕對平等與相對平等的爭論,這也是性別平權中常會討論的議題,或許現實也在等一種像金不換的佐料,緩釋這些看似對立的紛爭,成為更被廣為接納的家常味。
意式三杯雞髀菇。食譜
【材料】
‧雞髀菇……3個
‧牛油……10克
‧蒜蓉……1茶匙
‧糖……1茶匙
‧豉油……半湯匙
‧白酒……2湯匙
‧麻油……半湯匙
‧黑胡椒……少許
‧意式羅勒青醬……半湯匙
‧金不換……適量
‧白芝麻……少許(可略)
‧意式羊奶芝士(Pecorino romano)……少許(可略)
【做法】
1.雞髀菇用濕的廚房紙拭淨後切片,兩面𠝹十字花紋
2.用牛油煎至金黃,依次序下蒜蓉、糖
3.下豉油和白酒,收乾後,加入黑胡椒、羅勒青醬拌炒
4.轉細火加入金不換和麻油拌炒,上碟後可加少許羊奶芝士碎和白芝麻
金不換青醬。食譜
【材料】
‧金不換葉……50克
‧白芝麻……4湯匙
‧蒜蓉……2茶匙
‧橄欖油/麻油……60毫升
‧鹽……半茶匙
‧糖……半茶匙
‧檸檬汁……2湯匙
‧意式羊奶芝士碎……20克(可略)
【做法】
1.金不換葉洗淨,晾乾水分。把白芝麻用細火炒香磨碎
2.將全部材料放攪拌機攪成醬,存放在已消毒的玻璃樽內,再額外倒入一層橄欖油
文、圖˙ 呂晞頌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王翠麗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