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巴黎】賈克.普維:影像的夢想家

明報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賈克.普維的拼貼畫作L'Echappée belle(網上圖片)
賈克.普維的拼貼畫作L'Echappée belle(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比起賈克.普維(Jacques Prévert),香港人可能更熟悉雨果;但普維在法國的地位就是20世紀的象徵,法國人從小就要學習這位國民詩人及劇作家的創作,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引用到他的文字。「除了法國大革命,沒有比Jacques Prévert更法國的『形容詞』了」,友人如是說。在法文裏頭,就有一句話叫「inventaire à la Prévert」(普維的庫存),意思有點像「風馬牛不相及,卻又非完全無關」,而這句諺語不但無貶義,還標誌着普維這種獨特風格。

巴黎蒙馬特博物館今次乘着兩個周年紀念日,分別是超現實主義的百年紀念,以及普維在Cité Véron這條小巷設立工作室的70周年,特意為普維這位藝術家設展。普維不但寫詩、寫詞、寫劇作,還有攝影,絕對是個多才的藝術家。展覽今次重點放在他對影像,尤其是拼貼圖畫方面的處理,以及用各種他曾提及過的事物,營造出與詩人生命交疊的氛圍。展覽由詩人的童年娓娓道來:出身於貧苦家庭的普維經常要四處搬家,但其精神層面卻非常富裕,母親經常給他讀寓言故事,教他認字;全家更會一起到電影院和盧森堡博物館。普維長大後總是在一堆名畫家裏頭打轉,包括米羅(Joan Miró)、柯爾達(Alexander Calder)、恩斯特(Max Ernst)等。他和畢加索(Pablo Picasso)更是摯友,展館內有多幀二人合照和以對方為主題的畫作,據攝影師兼他們的共同好友André Villers所言,畢加索認為「只有在普維的寫作裏才找到自己的影子」。這位大詩人不但用詩句詮釋了這些大畫家的內心,亦以他的視角拼貼出巴黎之美。

觀賞者在展館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找到普維的字句:他的童年、他的友誼;他總是在生活中找到詩句,在畫家的生命中找到文字的靈感。他的行文沒有華麗辭藻,也不是綿綿細語,更像是行雲流水,就構成了一幅影像。這些文字是活的、動態的。然而,他的壞脾氣也相當有名:例如他討厭超現實主義的創始人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便登了一篇名為〈一個男士的死亡〉(Mort d'un monsieur)的文章諷刺布勒東,兩人關係亦從此決裂。

第二層展館復刻了普維在6 bis Cité Véron的工作室,並以此為展覽作結。與其說是工作室,那更像是他的家,而牆上就印着他寫的一首歌《在我家》的歌詞:「你來到我的家/何况,那不是我的/我不知道這是誰的家/有一天我就這樣進來/沒有一個人/只有紅辣椒掛在白牆上/我在那房子裏待了很久/沒有人/但每一天每一天/我都在等你」。

作者簡介:一群現居巴黎,愛好法國文史哲、電影和奇聞趣事的怪人

文:塞納河專業投訴員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