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的傳統分類只有缺油型、缺水型、及混合型3類,不過亞洲乾眼症協會在2020年新增一型分類「濕潤度下降型」,而且愛用3C的族群更是濕潤度下降型乾眼症大宗!這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在症狀輕微時,透過保養來改善?
乾眼症的症狀,除了如字面上可知的眼睛乾澀之外,還包括灼熱刺痛、異物感、分泌物黏稠、怕風、畏光、刺激性流淚等。症狀嚴重的話,還可能導致角膜破皮潰瘍,很可能影響視力及生活品質。
為什麼會有乾眼症呢?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級醫師李淑慧表示,必須要先了解淚水的成份構造,由外而內分別是:脂質層、淚水層、和黏液層。
• 脂質層:最外層,是由瞼板腺所分泌的油脂而來,可減少水份的蒸發。
• 淚水層:中間層,含水份及養份,具殺菌機制,可提供眼表的保濕。
• 黏液層:最內層,功能是讓角膜具親水性,使淚水附著於角膜上。
依淚水成分構造 乾眼症傳統分為3大類
了解淚水成份構造後可知,任一構造出現缺乏都屬於乾眼症,而乾眼症也是依此進行分類。
• 缺油型(或蒸發型):瞼板腺功能異常或萎縮導致油脂減少或變得濃稠,油管堵塞,或眼瞼周圍發炎。當眨眼頻率下降或眨眼不完全,會使瞼板腺排出油脂的功能下降。
• 缺水型:年長者淚腺功能退化,長期戴隱形眼鏡或接受近視手術後,都會造成淚水減少。乾燥症及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免疫疾病患者,其淚腺功能易提早衰退,造成淚水層缺水。
• 混合型:淚水的質量不佳,缺水又缺油,導致淚水層不穩定,就易有高濃度的發炎物質,造成惡性循環。
台北榮總眼科部眼膜科主治醫師郭懿萱表示,乾眼症的危險因子包括老化、女性停經、眼睛雷射手術、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或是長期配戴隱形眼鏡等。國人以缺油型乾眼症居多、占八成以上,其次為混合型、約佔3分之1,再來才是缺水型。
恩主公醫院眼科主任江怡慧表示,亞洲乾眼症學會(ADES)2020年導入最新以淚膜為導向的乾眼症治療方案,並新增一型乾眼症分類:「濕潤度下降型」,是黏液層缺乏相關黏液蛋白,進而導致眼睛乾澀不濕潤。
《康健》在2022年初透過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乾眼症的就醫人數在過去20年來增加5.5倍。當時採訪的眼科醫師認為,乾眼症是老年常見眼科疾病,就醫人數增加除了跟高齡人口增加有關,再來就是和使用3C產品的人變多有關。
江怡慧指出,濕潤度下降型就常發生在現今3C時代大增的「螢幕症候群」病患,正式名稱叫做VDT症候群(Visual Display Terminals)。
李淑慧也透露:「我在門診曾經遇到國中生和國小生主訴眼睛很乾!」雖然兒童或青少年比例不多,仍然可見乾眼症早已不再是熟齡族群的專利。
乾眼症年輕化 做好4習慣可改善輕微症狀
受到乾眼症困擾,該怎麼辦呢?李淑慧表示,治療方式要視症狀的輕重而定,當症狀非常輕微,病人其實只要做到以下4點生活好習慣,不需要藥物,乾眼的症狀大部份即可獲得改善。
1. 合適濕度:應待在合適濕度的環境,避免直吹電風扇和冷氣。若整天待在冷氣房,可在桌面放一杯熱開水,增加環境濕度、減少乾燥。
2. 減少用眼:專心工作或讀書時容易降低眨眼頻率,應適度讓眼睛休息,並有充足睡眠。
3. 好好眨眼:眨眼應上下眼瞼完全閉合,1分鐘眨眼至少10次,可替眼睛輸送水份和油脂。假如眨眼不完全,會使症狀更惡化。
4. 補充維生素:可補充含維生素A、C、E的天然食物或營養品,替眼睛補水。
假如以上4點都做到了,但乾眼症狀依舊,就需要透過藥物或治療手術,幫助症狀獲得緩解。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