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有很多值得關注的事情正在發生。如果要我選,我會對電影史感興趣。」日前,法國文化外交大使阮賓伊娃(Eva Nguyen Binh)接受本報專訪(見另稿),從文化政策聊起,細剖法國如何將文化藝術轉化成國家軟實力。她對香港電影史尤為好奇,並坦言「如果我要在香港舉辦展覽,我會選擇通過香港電影史討論香港的歷史和身分認同」,因為「我們都知道香港電影非常豐富,亦會好奇電影中反映了香港哪些社會演變?」
今期「美藝客廳」邀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鄭政恆擔任「客席策展人」,溯洄影海,尋迹香港電影史。「電影史的開始,可以分兩個部分。香港開始有電影相關的活動,可以追溯到1897年第一次電影放映;香港開始拍電影,大多數人都認為是1913年黎民偉、黎北海的《莊子試妻》。」鄭政恆解說。
無論以幾時為起點,香港電影史至今都已有逾百年。百年間的電影浩如煙海,鄭政恆從其中精選出10部電影——或可說是11部,分別是《危樓春曉》(1953)、《中秋月》(1953)、《精武門》(1972)、《武館》(1981)、《似水流年》(1984)、《英雄本色》(龍剛1967,吳宇森1986)、《胭脂扣》(1988)、《阿飛正傳》(1990)、《無間道》(2002)、《黑社會》(2005)。在他看來,香港電影的發展,與香港社會和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上述電影不僅在藝術層面十分突出,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面貌。如《危樓春曉》是香港粵語長片的代表作,同時期的《中秋月》則是左派國語片的代表作,兩者都反映了上世紀50年代香港的社會環境,「雖然貧窮,但大家安貧樂道,互相幫助,在貧窮中仍然保持自己的道德理想」。1950年代重寫實,1960年代則開始有男性自我形象的抬頭,如龍剛的電影《英雄本色》中李卓雄(謝賢飾)的形象,這也為1980年代吳宇森的同名電影帶來啟迪。男性自我形象的抬頭,在1970年代功夫片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如李小龍的《精武門》,「塑造了好經典的華人形象,亦是香港人形象」。
鄭政恆並未選擇近年的電影,他認為「討論電影歷史時,用一種帶有距離的、長遠的目光會比較好,經過時間才看得清,哪些作品可以視之為經典、視之為重要、視之為文化遺產」。能否經受時間的考驗,是鄭政恆眼中篩選電影史代表作的重要標準,「時間會淘汰好多嘢,我哋每年拍無數嘅電影,時間會冲洗好多作品,有藝術成就、文化意義嘅作品會被保留」。
歸根結柢,電影史為何重要?鄭政恆回答,在眾多文化作品中,電影的受眾廣、產量高,與民生息息相關,「通過電影史,看到藝術之餘,亦可以看見社會變化與時代變遷」。他續說,其實不止電影史,「香港好多歷史都很重要,文學史、音樂史、宗教史、話劇史……想要了解一座城市、一個地方,往往都要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歷史會讓我們了解我們的文化如何產生、我們與其他人有何不同、我們的身分有何獨特、我們的社會有何轉變」。
(美藝客廳‧三十五)
「客席策展人」簡介
鄭政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著有《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散文集《記憶散步》、
文:明報藝文部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IG:@fridaymingpao
[開眼 文化特別版]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