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藍牙耳機有無害? 分清輻射 減少憂慮

明報

更新於 2019年04月18日18:20 • 發布於 2019年04月18日20:30
(楊柏賢攝)
(楊柏賢攝)
(明報製圖)
(明報製圖)
(明報製圖)
(明報製圖)
(楊柏賢攝)
(楊柏賢攝)

【明報專訊】無線藍牙耳機愈來愈普及,但傳聞入耳式藍牙耳機令頭部組織暴露於更多射頻輻射之中,威脅健康,我們是否要敬而遠之?

輻射無色無味,致癌傳聞多多,令人聞之色變;但其實輻射無處不在,不單止日常的電子產品或家庭電器有輻射,就連吃香蕉、喝啤酒也會吸收一定的輻射劑量。與其道聽塗說,不如多了解輻射,減少憂慮。

■今期專家

●鄭家偉

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

●梁慧康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學副教授

對於藍牙設備會產生「射頻輻射」,長遠會否危害健康,科學家尚未有定論。美國生物化學專家Jerry Phillips指出,AirPods等入耳式耳機使頭部組織暴露於更多射頻輻射之中,憂慮帶來健康風險。

藍牙無線耳機到底有多少輻射?《明報》委託理大電機工程學系測試3款藍牙耳機的輻射量,包括兩款「真無線」藍牙耳機。

實驗:部分型號輻射量「算高」

經測試後,藍牙耳機功率小,但在播放音樂時,輻射量達每米0.71至3.5伏特不等。理大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表示,「從電學測試角度而言,如果輻射超過每米1伏特便算高,與一輛電動車在無線充電時的輻射相近。由於入耳式設計接近腦部,憂慮的市民可改用有線耳機。」

長時間接觸低強度電磁輻射(電磁波)有何影響?鄭家偉說:「未有確實研究結果,小量電磁輻射對人體影響亦沒有國際標準上限。所以,如果想保護自己免受影響,便可盡量減少接觸。」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學副教授梁慧康認為,「不少科學家擔心電磁場可能影響腦部細胞,主要是從理論層面分析後的結論,原因是相關實驗無法從人體身上抽取腦細胞作長期研究。假如要等到有充分證據證明兩者的因果關係,需要待上多年時間。至於長時間佩戴藍牙耳機的風險問題,若聽歌或需要通話時才開啟藍牙耳機,問題不大。如不需要通電話或聽歌,就毋須要長期開啟藍牙耳機,承受不需要的風險。」

鄭家偉補充,耳機使用的藍牙模塊(發射器)、晶片以至揚聲器線圈,都會產生輻射,其內部設計、使用何種配件,也會影響輻射量,因此不同藍牙耳機的輻射量也不同。

2011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射頻輻射分類為第2B類致癌物,意即「或可能令人類患癌」,跟殺蟲劑DDT同級。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資料指出,一般而言,這分類表示在動物實驗方面未有足夠證據、在人類方面僅有限證據顯示可致癌。

輻射無處不在 食物、土壤都有

一直以來,手機、藍牙耳機、微波爐、Wi-Fi等都被指有輻射,致癌傳聞一大堆;新聞報道亦常提及射頻輻射、電磁波等專有名稱,聽得一頭霧水?先搞清楚它們的分別,才能客觀分析當中的風險。

輻射無處不在。鄭家偉指出,輻射有天然和人造之分,天然輻射包括宇宙射線、土壤、岩石、食物的放射性元素;人造輻射則來自X光放射、核子醫學造影術、放射治療、核電廠運作等。輻射對人體的影響程度,視乎其能量大小及暴露時間。其中,手機和手機發射站產生的輻射屬「非電離輻射」,與X光、核輻射等「電離輻射」並不相同。

非電離輻射:紫外線、可見光、微波

能量較低 不足以破壞細胞

能量低於10keV(千電子伏特),波長較長,包括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及無線電波,均屬於非電離輻射(Non-ionizing radiation)。人造的非電離輻射主要來自會釋放電磁波的儀器,如電視台發射站、雷達、高壓變電站、微波爐、電腦,以及手機與藍牙儀器等。由於能量較低,不足以破壞生物細胞分子或致癌。但長時間受高強度非電離輻射影響仍可傷害身體,據香港天文台資料指,「其能量使人體裏的水分子相互摩擦,令體溫增加,可能給器官帶來損害」。此外,長時間暴露於紫外線會令皮膚曬傷。

電離輻射:X光、電腦掃描、核能

易穿透人體 傷害DNA

電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能量高於10keV,波長較短,容易穿透人體,電離人體內的分子或原子,對DNA造成傷害,長時間暴露之中會增加患癌風險。電離輻射包括宇宙射線、X-射線,以及由放射性物質衰變釋出的輻射。應用例子包括醫學X光、電腦斷層掃描、核能等。

輻射無處不在,據衛生署放射衛生部資料指出,一個人接觸到的輻射量大約為每年3毫希(mSv)。人體若在短時間內受到超過1000毫希輻照,或會引致急性輻射傷害如作悶、嘔吐、疲倦和脫髮等徵狀;如全身所受輻射劑量達逾1萬毫希,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電器電磁場強度 遠小於安全準則上限

電磁場與電磁波亦經常與致癌之說扯上關係。鄭家偉表示,電磁場是振盪中的電場和磁場的合稱,電壓產生電場,電流產生磁場,兩者同時存在並互相影響。變化的電磁場以波動形式向四周傳播,形成電磁波(又稱為電磁輻射),與光和熱一樣,屬於一種傳遞能量。

各種用電的家庭電器,也會產生電磁場及電磁波,電磁場的強度會隨着與電器距離拉遠而驟減。在正常情况下,家用電器周圍的電磁場強度遠小於安全準則的上限。

文:李佩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