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建城400年+響應設計展 台南商街41舖換招牌 盼形象煥然親切依然

明報

更新於 9小時前 • 發布於 6小時前 • 開眼 設計
為響應在台南舉辦的「2024台灣設計展」,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為台南國華街永樂市場改造部分招牌。新設計(下圖)既保留舊招牌(上圖)的傳統風味,又加入了活潑、玩味的感覺。(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為響應在台南舉辦的「2024台灣設計展」,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為台南國華街永樂市場改造部分招牌。新設計(下圖)既保留舊招牌(上圖)的傳統風味,又加入了活潑、玩味的感覺。(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圖為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為永樂市場設計的新字體,字體帶有玩味的感覺,呈現市場的活潑和熱鬧。設計團隊特意選取舊招牌常見的顏色,並融入現代感,為招牌上的「永」字披上4件不同的衣裳。(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提供)
圖為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為永樂市場設計的新字體,字體帶有玩味的感覺,呈現市場的活潑和熱鬧。設計團隊特意選取舊招牌常見的顏色,並融入現代感,為招牌上的「永」字披上4件不同的衣裳。(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提供)
「招財貓茶飲」是其中一個參與招牌改造的商家,舊招牌(左圖)只有商家名稱5個字,設計團隊在新招牌設計(右圖)上把商家名稱圖像化,藉此塑造品牌形象。(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招財貓茶飲」是其中一個參與招牌改造的商家,舊招牌(左圖)只有商家名稱5個字,設計團隊在新招牌設計(右圖)上把商家名稱圖像化,藉此塑造品牌形象。(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直直一條街的永樂市場是「台南人的廚房」,售賣的商品有正餐、蔬果、飲料、零食等,因此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決定以「吃喝玩樂,盡在永樂」為招牌設計的大方向。除了圖右方統一尺寸的招牌,他們也改造了圖左方部分大型招牌。(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直直一條街的永樂市場是「台南人的廚房」,售賣的商品有正餐、蔬果、飲料、零食等,因此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決定以「吃喝玩樂,盡在永樂」為招牌設計的大方向。除了圖右方統一尺寸的招牌,他們也改造了圖左方部分大型招牌。(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林杰輝(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提供)
林杰輝(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提供)

【明報專訊】轟隆轟隆,站在民族路和國華街交界,十字路口四方都有電單車蓄勢待發,待交通燈一亮便會傾巢而出。朝南的那個路口右上方的石屎牆上瞥見4個金色凸字——「永樂市場」,而眼前直直一條路的,就是自1908年以來,曾經易名、增建、拆卸、重建的台南國華街永樂市場。幾乎每個商舖都有自己的招牌,如果更換了其中一個招牌,或許沒多少人察覺,但現在放眼望去,一整列、41個招牌都換上新衣裳。如此大規模的品牌重塑,背後到底蘊含一個怎樣的設計故事?

永樂市場專用標誌 兼具玩味底蘊

為期16日的「2024台灣設計展」將在本月26日起在台南不同藝文空間展開。台灣設計研究院委託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改造台南國華街永樂市場的部分招牌,以響應設計展的到來。負責這個項目的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藝術總監林杰輝分享:「永樂市場可以說是台南人的廚房。」不管是正餐、點心、蔬果、飲料,甚至是雜貨、零食,都可以在永樂市場找到。於是,林杰輝和他的設計團隊便決定把設計大方向定為「吃喝玩樂,盡在永樂」,希望展現這個歷史悠久的市場之活潑和熱鬧。

為貫穿「吃喝玩樂,盡在永樂」這個主題,林杰輝和設計團隊為永樂市場重新設計一款字體,林杰輝說:「在這個『樂』字,我們加入一些隱性的、玩味的符號,但並沒有把它做得非常明顯,我們希望這個字是年輕的、活潑的。」設計團隊把寫着「永樂」的招牌穿插在原有的商家招牌之間,招牌上的「永」字以舊招牌常見的顏色為基礎,融入現代感,調出4種代表不同商家種類的顏色,例如綠色代表飲料。除了作視覺上的區分,同時也表達永樂市場的多樣性。文字外圍有一個黑色的拱形外框,林杰輝指這個外框代表着兩層的概念,永樂市場裏的建築物幾乎都是兩層樓,一樓是市場和攤販,但是沿樓梯走上去,二樓仍有很多咖啡店、文創店,「我們希望永樂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我們希望走進去有更多與市場的互動,甚至把一直存在但我們忽略了的——永樂市場本身建築體系就很有魅力、具有歷史文化意涵——一併在這次品牌識別裏呈現」。

招牌資訊3項內 風格統一變化度各異

設計團隊把這款新創的字體延伸至其他商家的招牌之中。林杰輝表示,幫助商家品牌重塑的主要挑戰,在於平衡商業元素與設計美感。設計團隊走訪永樂市場後,發現大部分商家的招牌都是找廣告公司設計,這些廣告公司通常都沒有設計師,所以只會用現成的電腦字體作招牌設計,缺乏獨特的個性。林杰輝亦指,商家通常想把「全部(資訊)都塞進去」,但他和設計團隊希望盡量把招牌的資訊控制在3項以內,包括商家名稱、主打商品和創辦年份。這次品牌重塑牽涉共41個商家,林杰輝和他的團隊成員每人負責5至8個招牌。當每個商家都各有特色、偏好,招牌要做到風格統一,設計團隊便需要逐一跟商家溝通。「我們會先強調整體設計的目標是『(適逢)我們城市(台南)的(400周歲)生日,希望讓大家有耳目一新的面貌,也希望得到更多人關注』,」林杰輝說,「再針對每個商家的需求進行溝通。」有些商家希望保留原有設計,設計團隊便會嘗試更換字體和調整色彩飽和度;當遇到一些特別個案,如那個商家本來並沒有招牌或知名度不高,設計團隊便會加入圖像設計,希望藉此加深訪客對品牌的印象。

永樂市場始建於1908年,要把活潑、熱鬧帶進市場,新舊碰撞該如何拿揑平衡?「我解讀這次招牌設計是一種優化的概念,這邊很多商家已經是二代接班,在父母原本的東西上他們可能想做調整,所以我們只是在基礎上導入一點貼合現代年輕人的設計。」林杰輝說。他認為「吃喝玩樂,盡在永樂」其實一直是永樂市場「進行中」的概念,所以他們「想要創造的是,這個招牌好像已經在這裏存在很久的模樣,讓民眾接受改變的同時,不會覺得『它不是我熟悉的永樂』」。

受託到安裝3個月 港生巧合參與

台灣設計研究院從今年2月開始跟市場作前期溝通,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團隊由收到設研院的委託,到前期內部討論、走訪調研,再到設計、安裝,他們只有約3個月時間。招牌設計既為重中之重,佔了當中約一半時間。沒想到,與台南相距626公里的香港都機緣巧合地參與其中。林杰輝分享,有一個來自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學生剛好暑假到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實習,「一聽到招牌,大家都覺得香港的非常厲害、很有名,所以我邀請他一起參與。我發現即便是學生,對於拿揑字體的概念和理解,還有在商業的敏銳度上,他們都並不陌生」。兩地對招牌設計的想法因而在永樂市場交匯。

完成招牌設計後,下一步便是安裝招牌。林杰輝希望安裝過程盡量不影響商家生意,他舉例:「我們不會把掛招牌的吊車停在商舖門口,我們把吊車移到較遠的地方,把吊臂伸得很長,嘗試不要擋住他們的店面。」台灣設計研究院專案經理吳靜芸分享:「安裝招牌後,商家除了會對我們表達感謝以外,還會跟招牌『比耶』合照,也會主動把粉絲專頁頭貼換成新招牌,甚至有五六家願意付費讓設計團隊做延伸設計,例如把招牌的設計運用到店內。」永樂市場的招牌重塑和安裝,在今年9月下旬正式竣工。吳靜芸說:「我們這次改造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啟動,讓所有商家能夠動起來,因為我們後續不能一直投入在同樣的商圈,我們希望讓更多商圈看到這樣的改變,(永樂市場)起到一個示範的作用。」

文:譚雅詩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設計]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