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的時候,大家可曾抬頭欣賞過城中的樹木?樹木一直為人類提供食物、屏障和清新的空氣,可是,隨著人類活動愈見頻繁,城市的發展、污染、森林砍伐、山火⋯⋯都為樹木帶來了極大的生存威脅。大館最新的夏季展覽「森呼吸」,便邀請多位當代藝術家,以樹為題進行創作,透過藝術作品和VR虛擬實境裝置,重塑樹木在大家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並探索未來保護及保育樹木的方式。
在VR世界 「抱抱」千年巨杉
這次展覽的策展人為郭瑛和李伊寧,二人邀請了鄭波、劉智聰、吳家俊和黃廷風4位本地藝術家,以及倫敦實體藝術團體「棉花糖激光盛宴」參與其中。他們分別透過寫生畫作、燈箱照片、雕塑、錄像及研究結果資訊圖,以及 VR 虛擬實境(Vitual Reality)裝置,探討樹與城市、以及人類不可分割的關係。
踏進展覽,便會被擺放在場地中央的《抱樹者》藝術作品吸引了眼球。大型熒幕播放著由英國「棉花糖激光盛宴」(Marshmallow Laser Feast)團隊於2017年的 VR 作品,由團隊內的數碼藝術家、科學家和樹木專家,合力將稀珍的千年巨杉,透過數碼技術記錄而成。觀眾只要戴上 VR 機,便可浸沉在千年巨杉的世界之中。而在整整6分鐘的旅程,觀眾除了可傾聽大自然的聲音之外,更可感受樹木養分的流動,嘗試用心去「抱抱」這棵千年巨杉。
VR虛擬實境作品《抱樹者》
觀眾戴上 VR 機後,便可浸沉在千年巨杉的世界之中。
香港樹木的生存威脅
要在香港生存,不論是人,還是樹,也並非易事。展場內的一幅牆上,貼滿了跟樹木有關的新聞報道。原來,本地樹木每天都面對著極大的生存威脅,城市的發展、污染、非法砍伐、山火,以至是疾病,都是它們接連倒下的原因。展覽透過這些年間的剪報和博客文章,再配合分析,希望讓大家明白香港樹木的現況。
但在了解過後,大家可能會有個疑惑,到底我們該如何保育香港樹?單靠政府部門去做,又能否解決問題?「護養樹木並不只是單一組織的責任。其實不同的人,即使在不同的崗位和位置,也可以在自己有限的資源之下,盡力去做。」策展人郭瑛說。於是,他們挑選了4個有關香港樹木守護者的個案,跟大家在展覽內作詳細介紹。
剪報場貼滿了跟本地樹木有關的新聞報道。
以行動保育土沉香
「土沉香其實很值得大家去探討。」郭瑛說。過去20年,香港土生土長的土沉香,因其價值較黃金還要高,而成為了非法砍伐的目標。它們的數量大幅下降,正面臨瀕臨絕種的危機,「由於它們大多生長在香港客家村的風水林入面,砍伐它們其實是破壞了很重要的遺產景觀。」郭瑛補充。此外,據說現在大家居住的地方——「香港」,名字其實跟土沉香也有關,於是她決定將本地行動組織「土沉香生態及文化保育協會」為保育土沉香所作出的行動在展覽中細列出來,並讓它成為其中一個樹木守護者的個案。
展覽列出了本地行動組織「土沉香生態及文化保育協會」為保育土沉香所作出的行動。
2040年時的香港石牆樹
另一個挑選的個案,則是常見於中西區的石牆樹。這數年間,坊間對應否砍掉有倒塌危機的石牆樹,有相當大的爭議。有人認為石牆樹是香港一道獨特的風景,不應倉猝作砍伐決定;也有人認為應把公眾安全放於首位。但在砍掉或保留之外,是否沒有別的可能性?園景設計師兼藝術家黃廷風的作品《香港石牆樹:成就垂直城市林務的遺蹟》,就透過錄像及研究結果資訊圖,讓大家對石牆樹的建築特色和結構,以及牆上的榕樹壽命及特質作了解。他估計,因榕樹的壽命所限,本港的石牆樹到2040年左右便會陸續倒下,於是他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包括跟石牆樹好好告別、建立石牆樹社區等等。展覽這一部分,可以讓大家好好思考,及早計劃香港跟石牆樹的未來。
園景設計師兼藝術家黃廷風的作品《香港石牆樹:成就垂直城市林務的遺蹟》,透過錄像及研究結果資訊圖,讓大家對石牆樹的建築特色和結構,以及牆上的榕樹壽命及特質作了解。
策展人郭瑛
除此之外,場內還展出了大館營救監獄操場內石栗樹的過程,為保育古樹而設立了古樹木名冊的個案,以及其他跟樹相關的藝術品。透過展覽,策展人郭瑛希望大家能多加關注香港樹的未來,並反思自身與自然間的關係,以確保後代能繼續享受樹木的美好。
藝術家劉智聰到訪不同的廢墟,拍下了這張燈箱照片《山水文明》。
本地藝術設計工作室 MUDWORK 的吳家俊,將鐵鏟手柄換成了由回收台灣相思木再造的樹枝手柄,賦予了回收木的第二生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