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未來城市:「中央收膠」退場 發泡膠 一爐永逸?

明報

更新於 2024年12月28日17:33 • 發布於 2024年12月28日20:30
疫情期間,內地暫停接收供港蔬菜的發泡膠箱,使香港一度出現「發泡膠圍城」。(受訪者提供)
疫情期間,內地暫停接收供港蔬菜的發泡膠箱,使香港一度出現「發泡膠圍城」。(受訪者提供)
街市與鮮活食品市場每天使用大量發泡膠箱,大多會運回內地重用,但約三成因破損而遭棄置。圖為元朗俊賢坊菜檔外情况。(受訪者提供)
街市與鮮活食品市場每天使用大量發泡膠箱,大多會運回內地重用,但約三成因破損而遭棄置。圖為元朗俊賢坊菜檔外情况。(受訪者提供)
發泡膠箱重量輕但體積大,回收成本效益較低。有意見認為,政府可在街市設冷壓機,減低回收的運輸成本。(資料圖片)
發泡膠箱重量輕但體積大,回收成本效益較低。有意見認為,政府可在街市設冷壓機,減低回收的運輸成本。(資料圖片)
發泡膠箱與水果網屬不同種類塑膠,須分開處理。然而劉耀成指出,兩者運送至工場時或會混在一起,需要人手分類。(受訪者提供)
發泡膠箱與水果網屬不同種類塑膠,須分開處理。然而劉耀成指出,兩者運送至工場時或會混在一起,需要人手分類。(受訪者提供)
發泡膠經熱溶處理後體積縮小,方便儲存。這些發泡膠可再製成膠粒,循環再用。(受訪者提供)
發泡膠經熱溶處理後體積縮小,方便儲存。這些發泡膠可再製成膠粒,循環再用。(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發泡膠是最難分解的垃圾之一,素有「白色污染」的惡名。雖然發泡膠循環再造有價有市,但回收業界反映其處理成本高加上配套不足,香港每天有大量發泡膠箱終遭堆填。與此同時,環保署於9區推行的「中央收膠」將結束,承辦商不再獲資助處理廢塑膠,這對於發泡膠回收有何影響?環保署早前表示,垃圾焚化設施I˙PARK1未來將接收都市固體廢物,當中包括發泡膠。可回收的發泡膠莫非要葬身火海?

回收廢塑膠「揾唔到食」

市場難主導

香港的廢棄發泡膠從何產生?即棄膠管制法例今年4月生效以來,食肆和零售商已禁止銷售或供應發泡膠餐具。不過香港並未全面禁用發泡膠,市民如有少量家居產生的發泡膠,可交予「綠在區區」回收。在各類塑膠之中,1號及2號膠較有回收價值,但回收其餘雜膠、發泡膠則成本高昂,香港沒有大規模回收發泡膠的商業活動。「如果是賺到錢的,以香港人的特性,已經很多人去做了」,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會長、「劉財記紙業」董事長劉耀成指:「當(回收雜膠及發泡膠)『揾唔到食』,政府若想市場主導,我就不樂觀。」

環保署自2020年起開展俗稱「中央收膠」的「塑膠可回收物料回收服務先導計劃」,由政府資助承辦商到屋苑及綠在區區等,收集所有種類的非工商業廢塑膠,包括發泡膠(如水果網、發泡膠箱、發泡膠防撞物料)。前環境局長黃錦星曾經這樣形容先導計劃:「過去,香港回收以市場作主導,有市有價,但時有波動,服務參差,近年更見全球回收市場大逆轉!政府審時度勢,更新減廢藍圖,包括有需要時介入市場,環保署新推展的廢塑膠回收先導計劃(俗稱「中央收膠」),在上述三區先行,就是例子之一。」

2022年「中央收膠」先導計劃擴展至九區,至今覆蓋全港逾半人口。現行承辦商合約將於明年 1月中旬結束,環保署早前表示不會延續,認為由綠在區區自行選擇回收商處理所收集的廢塑膠,更靈活自主、更具成本效益,亦可惠及更多下游回收商。署方強調,政府並非讓廢塑膠回收完全市場化,仍會透過綠綠收支持廢塑膠回收,並適度地支援受影響的「綠在區區」營辦機構。常常被指回收價值低的廢棄發泡膠,在「中央收膠」取消後何去何從?

運輸成本高 前期處理秏時

政府過往多次提及發泡膠的回收效益相對低,因其重量輕但體積大,大量發泡膠經回收處理後只可以製成少量塑膠原料,物流和回收運作成本高昂。劉財記紙業是「中央收膠」先導計劃其中一間承辦商,過去兩年多獲政府資助,免費處理三區的非工商業廢塑膠。該公司董事長劉耀成指,他們會把收集回來的發泡膠作熱溶處理,再賣予東南亞廠房製成膠粒(拉粒)循環再用,曾經每噸可以650美元出售,但最近回收料價下跌,每噸只能賣出300多美元。

發泡膠經過處理及拉粒後,對外出口有價有市,只是前期運輸與處理成本高昂。劉耀成舉例,一輛5.5噸貨車剛從綠在區區運往其工場,全車載滿發泡膠箱,但總重量只有七十多公斤,可見回收效率低。「只是運輸成本,你計計都嚇死人了。一個跟車、一個司機,最少計1000元一車,這還未計前線執拾員工的工資。」就算現時獲政府補貼,劉耀成說處理收集的發泡膠亦只能勉強回本,是「做一噸蝕一噸」。「中央收膠」取消後,其公司仍會提供發泡膠回收服務,但考慮成本,發泡膠不得不收取每噸數千元,成為綠在區區的一筆開銷。

除了運輸成本,收回來的發泡膠還需要清理表面膠紙、雜質,才可作下一步處理,耗費不少人力成本。「迷失的寶藏」是香港唯一專門回收發泡膠的非牟利機構,現時主要收取來自工商業的發泡膠。項目總監李家銘指,前期處理工序相當秏時,例如來自菜檔一車五噸半的發泡膠箱,「搣膠紙」需時兩三小時,但後續機器處理可在45分鐘內完成。雖然他們向商戶一再重申回收要求,不過有時收回來的發泡膠仍依附着膠紙,「剛剛下面又來了四板有膠紙的菜箱」。

如何降成本?

「迷失的寶藏」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無法收取額外的處理費。隨着9區的「中央收膠」即將取消,李家銘接獲一些綠在區區營辦機構邀請報價,不過「迷失的寶藏」的處理能力其實有限,工場空間及人手均短缺。在有限的資助之下,工場員工薪金低,義工則隨移民潮、旅行潮愈來愈少。「我們都只能在有能力下去接額外處理量而已,因為我們已經做到半夜都做唔完」,李家銘說。

發泡膠的回收成本有可能降低嗎?李家銘分享日本舊築地魚市場的例子,當地商販不能胡亂扔棄發泡膠箱,須購買票券往現場設施進行初步處理。「如果回收量夠大,發泡膠一樣可以賣出去有回報,可以填補車費、電費甚至人工。」他指舊築地市場一天可收集20噸發泡膠,換來利潤,甚至提升在場員工福利。

香港亦有類似的即場處理設施,譬如香港仔街市經翻新後去年重開,新增處理回收棄置發泡膠箱的配套。現場人員除去發泡膠箱表面的膠紙後,利用冷壓機壓縮膠箱體積,再運往回收廠作後續處理。李家銘直言在現場做好配套,即時聚集及處理發泡膠,「根本上可以拯救到一種資源」。劉耀成同樣認為,政府可考慮在合適的垃圾房,增設即場處理的壓縮機器。元朗區議員林偉明亦希望區內有固定的回收處理點,由指定承辦商收集發泡膠磚。

政府早前表示,街市和批發市場全面翻新後將設置冷壓機,並安排回收商為因破損等原因而未能重用的發泡膠箱進行在地回收和循環再造。

白送堆填區 政策缺長遠眼光

本地的發泡膠一大來源為街市,政府2022年引述業界估計,每天約有12萬個供港蔬菜水果發泡膠箱,日均約48公噸。這些膠箱大多運回內地作重用,但約有三成因破損沒法重用,商戶亦缺乏回收誘因,發泡膠只能一車又一車地送往堆填區。以元朗區為例,元朗區議員林偉明指出,街市檔販會把不少破爛或多次重用的發泡膠箱棄置在街邊某定點。這些膠箱每天由食環署人員清走,相信送往堆填區。

市場是否無能力回收處理發泡膠?顯然不是。2022年香港正值第五波新冠疫情,內地一度拒絕回收盛載供港蔬菜的發泡膠箱,致香港出現「發泡膠圍城」。環保署於是公開招標,邀請本地回收商處理發泡膠箱,整體循環再造量由以往不足一公噸,一度大增數倍至每日約七公噸。

隨着內地通關復常,如今「發泡膠圍城」不再,但劉耀成稱問題一直存在於公眾視線以外——每天有大量發泡膠箱白白送往堆填區。他在回收產業工作多年,眼見香港回收政策時有改變,認為每當回收市場亂况理順了,政府便會取消資助。「作為商人我投資了錢,做了一年之後不能做了。可能要等三年、一年半之後當市場出現混亂,政府才再招標。」他慨嘆,正是缺少了長遠眼光。

回收業界倡用者自付

發泡膠回收不易做,是否適合交由市場主導?「每個人都知道這是『豬頭骨』,雖然有市場價值,就算有日本公司想來港投資也好,但是沒有政策之下,根本上很難去做。每個人都說運一車蝕一車,人們(發泡膠用家)又不肯給處理費,那怎麼做?」李家銘指出,很多人寧願花錢安排夾車,把發泡膠箱運往堆填區,「所以在資源調配上,他們都不願多做一步,不把那筆錢抽去做回收的話,其實香港講乜都無用」。

三位受訪者不約而同提及用者自付,李家銘指英國除了設有堆填區入閘費,還有按年遞進的堆填稅,2013年為每噸72英鎊,到2023年已增至逾102英鎊,「(成本是)一層一層推上去,源頭只要分類好,扔棄的垃圾減少,大家就能一起省錢」。劉耀成則說起,即使是塑膠飲料容器的生產者責任制,就膠樽收費水平討論多年,至今仍未正式落實。

今年5月,環境及生態局回覆就發泡膠廢物處理的議員提問,尾段提及垃圾焚燒發電設施I˙PARK1,未來將處理包括發泡膠廢物在內的都市固體廢物,轉廢為能。發泡膠是否焚燒發電,便解決了問題?劉耀成指出,把發泡膠運往焚化設施也需要運輸成本,「若按照那想法,紙皮也可拿去燒,無需回收了」。李家銘以往對外推廣發泡膠回收時,都會提出 「是否一爐永逸」的反思。「外國做得好因為有其他政策,例如堆填收費,使回收做得到。但香港若什麼政策也沒有,其實回收工作很容易畀佢(焚燒發電設施)搞冧。」

【處理發泡膠篇】

文˙ 朱令筠

{ 圖 } 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梁曉菲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