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由味精引起的心理作用

格物

更新於 2020年06月30日06:07 • 發布於 2020年06月30日06:07
格物 ▪ 重新了解生活裡的每段歷史、每件故事
格物 ▪ 重新了解生活裡的每段歷史、每件故事

 ▪ 味精出現的時候,尚未被加上「無益」、「有害」的標籤,池田更視味精為國民飲食的重要介質。

味精很快被廣泛應用在速食市場,例如零食、罐頭湯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5-52年,同盟國佔領日本時期,各國領袖發現只要有選擇,軍人反倒會選擇日本軍糧,而不是自己國家的食物,後來發現秘密在於日本軍糧裡味精的神奇味道上,所以其他地方的軍糧也仿效添加味精。

味の素廣告
味の素廣告

 ▪ 味精的神奇的風味甚至影響到鮮肉的市場,配合一場迷之風波,導致味精從此變成可怕的調味料。

在1968年,一位美籍華人醫生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聲稱自己光顧中式餐館後,突然出現頭痛、心悸等症狀,並懷疑味精極有可能是罪魁禍首。

但這篇文章不是正式的論文,沒有任何科學、臨床實驗證明,而是一篇簡短的信。但文章刊登後,意外地引發了軒然大波,不少人對該醫生症狀產生共鳴,紛紛表示有相同的經歷。不久之後,誕生了一個專有名詞「中國餐廳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形容相關反應。

The New York Time
The New York Time

意思為:「易感人群在進入重味精的食物,尤其是中餐之後可能出現的一系列症狀(比如頸脖、手臂和背部麻痺,伴隨頭痛、頭暈和心跳等)。」

頓時,整個社會陷入一場討論,認為味精有點副作用,呼籲大家不要食用,一些餐廳更會在門上掛上「不使用味精」的字樣招攬客人。

這場風波裡,牛肉業者大力宣傳本地的牛肉,宣佈天然的味道最無害,要一同協力對抗味精的威脅。由於風波由謠言引起,加上牛肉業界成為事件中最大的受益者,有人甚至認為牛肉業者是惡意造謠,試圖重挫味精的市場。不過真相已經無法被確認,而味精的確被標籤為有害的調味品,故稱為迷之事件。

另外,這場味精風波並非單純關於料理與健康的爭議,而是基於對亞洲的刻板印象。沒有有力的科學的實證,更多的想像源自排外的心態,把陌生的異國風味料理看低一等,連味精的發源地日本也從沒有「日本餐館症候群」這類的現象發生,日本更是世界上公認的長壽國家。

Have Some Monosodium Glutamate, 1945 General Mills Foods Ad
Have Some Monosodium Glutamate, 1945 General Mills Foods Ad

 ▪ 迷之事件尚未結束,直至今日味精的副作用一直成疑,大眾對味精仍表示反感。

*注意以下為繁複的實驗說明,沒有興趣的話還是跳過這部分吧

從20世紀中期開始,民間已經開始流傳有關味精帶來的不良反應,尤其西方社會更持反對的態度,民間更有不少的實驗反映人體對味精的反應。

美國一位病理學教授J. Olney為小白鼠進行味精的皮下注射,2-9天剛出生的小白鼠注射每公斤體重0.5~4公克的味精,成年小白鼠則給5~7公克。

最後小白鼠的腦部產生病變,有的更死掉了。之後,教授刊登了相關的論文說明實驗結果,當然令社會上對味精的批評更多。

同時,有學者批評Olney教授的注射量太多,實驗的份量等於50公斤的成年人一次服用250~350公克味精,根本不乎合常人的食用量。

Pinterest
Pinterest

此外,美國科學家在美國東(哈佛大學)、西(洛杉磯大學、加州大學)、中部大學進行一場實驗,邀請參加者先喝第一杯含5公克味精的蕃茄汁,半小時後再紀錄反應。再過一段時間,參加者會再喝第二杯沒有味精的蕃茄汁,再紀錄。

有人對第一杯飲品有反應,第二杯卻沒有;有的則是第一杯沒有反應,但第二杯有。最後結論的確有人對味精有反應,不論是心理作用,還是真實的症狀,只是比例不高。

坊間曾有飲食節目邀請參加者進行實驗,分開兩組享用料理。主持人詢問參加者剛吃的菜裡有沒有添加味精,有位參加者認為料理中添加了,因為她出現用頸痛的症狀,最後主持人卻表示料理沒有添加味精。

歷史上食品添加劑及化學物質總會引起社會恐慌,誕生各式各樣的傳言。雖然科學說明味精不存在導致身體麻痺、頭痛的原因,但的確有人對味精不適,當然不排除是心理作用。

Pinterest
Pinterest

 ▪ 現代人對味精採取口裡說不,身體很誠實的態度。

明顯地社會上仍然視「不加味精」為食物健康的標籤,而「味之素」公司花了過千萬美元,期望在國際社會上一洗污名,例如邀請營養師及廚師試食味精料理,並強調味精是絕對安全,神秘的鮮味更是不可思議的。

 ▪ 大部分人只是概念上認為味精不健康,日常生活裡還是接受食用不同的味精產品。

坦白說,正常方式的烹調必須要耗費大量時間才能煮出鮮味,有人為了節省時間、簡化成本,選擇味精的製品。當然有餐廳堅持用心熬煮出高湯的用心固然值得欣賞,不過都市人生活繁忙,未必有多餘的時間料理;餐廳為了效率也不一定會花費時間熬煮,此時利用一小撮味精,令料理變得可口,吃下去得到幸福滿足的感覺又何樂而不為呢?

加上,許多人為了逃避味精選擇其他看似健康的調味品,一不小心反倒吃進更多人工添加物。道理是食物和調味需要取個適當的攝取,兼顧健康與口福的兩全方是健康之道,而不是老怪某種調味有害,知情的選擇是很重要的。

AUTHOR: SAM N 

COVER PHOTO DESIGN: RICKY L

FOLLOW ON FACEBOOK & INSTAGRAMWEBSIT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