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近年的生育率下降,但生兒育女、成家立室仍可謂不少人的「剛需」。如果一對夫婦平日有正常的性行為,無避孕,而超過一年(女方超過35歲者則為半年)仍未能成功懷孕者,便有可能屬於不孕不育,需要看看是否存在妨礙懷孕的因素,並對症處理。
(撰文:註冊中醫師邱宇鋒)
在這裡筆者並不是說超過一年(或半年)都無辦法成功懷孕的夫婦就一定有不孕不育的問題,一定需要中醫或西醫的輔助生育方法才能懷孕。筆者只是建議他們最好應該去確認一下,以免萬一真的由於一方或雙方的健康問題而影響孕育的話,可以及早處理,把握時機,免得耽誤病情。
別太迷信「排卵期」
要增加受孕機會,撇除調理身體增強體質,其中一個臨床建議就是宜適度增加行房次數,摒除對「排卵期」的迷信。臨床上不少夫妻都會對「排卵期」很迷信,覺得只有在推算出來的排卵期日子行房才有機會成孕,至於其他「非排卵期」的日子,因為他們覺得反正沒有受孕機會,於是就索性休息養精蓄銳。事實上,人不是機械人,人體的運作方式不可能是完全依照數據,因此以月經周期、基礎體溫等推算出來的排卵時段只可作為參考,實際的排卵時刻是沒有辦法確實掌握的。建議備孕夫婦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應該要增加性交次數,千萬不要只集中在「排卵期」行房。
在臨床上,為了知悉不孕女士有否排卵,以及了解排卵周期是否有規律,筆者有時會吩咐她們自行量度基礎體溫或者用排卵試紙,相信很多同行亦會這樣做。事實上這種作法只是了解欲孕女士的月經生理周期而已,絕不是鼓勵她們自作主張以為只在「排卵期」行房就會懷孕,在「非排卵期」行房就不會懷孕。
調整起居生活習慣
其次,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備孕夫婦要開始調整起居生活習慣,妥善分配時間,每天最好能有七至八小時的睡眠休息,最低限度每晚要睡六小時。維持充足的睡眠不僅對身心健康有益,通過重整日常生活的安排,亦為將來迎接新生命做好心態上的預備,要知道成家立室不只是懷孕、分娩的事件,養育、照顧也需要時間和心力,也是要充份預備的。
如果夫婦雙方平日的生活忙得不可開交,應酬頻繁,在預備生育時就要開始作出調整了。試問如果忙得連睡覺也沒時間,身體還會有餘裕進行繁殖嗎?休息不足會妨礙生育機能。從醫理上睡眠不足會耗氣、傷陰,導致氣虛和陰虛內熱,可表現為疲倦乏力、煩躁、口乾、出暗瘡、喉嚨痛等。精氣不足均會使男女雙方的生育能力下降,男士會影響精子質素,女士會影響月經周期和排卵,服藥是不能取代妥善休息的。如果睡眠質素欠佳,或長期出現難以入睡、早醒等失眠問題,就應該及早求醫,查找原因對症下藥。
足夠運動有利調經助孕
第三,是要有足夠的運動,增強體適能,促進新陳代謝。養成做帶氧運動的習慣可幫助調節內分泌及免疫系統,促進體內氣血暢行,有助調經助孕。舉個例子不少婦女都有痛經、經行不暢的問題,每次月經前或經期最初幾天下腹脹痛,出血量不多,要等到過幾天後血量才會增加。以中醫理解這種臨近經期時下腹、乳房脹痛,行經初期艱澀不暢,為體內有瘀滯,以致氣血不行,治宜以行氣活血之法疏導之。除服藥外,這類患者也可透過增加運動來改善血氣運行,藉此改善月經不調而幫助懷孕。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