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醫學研究,ω-3脂肪酸已被證實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市面上富含ω-3脂肪酸的油脂包含紫蘇油或亞麻仁油等。
最佳飲食:不是營養均衡,而是「分子食物平衡」
在細胞分子矯正的觀念中,若要把身體的自癒力發揮至最大,同時改善癌症等疾病或症狀,「最佳飲食」是絕對且必須的方法。
所謂的「最佳飲食」不是指對身體有益的飲食,也不是均衡的飲食,甚至在細胞分子矯正的觀念裡,某人的「最佳飲食」,對另一個人來說,未必是「最佳飲食」;另外,對某人來說,即便現在是「最佳飲食」,未來也不一定仍是「最佳飲食」。
也就是說,所謂的「最佳飲食」是指,對某個時期的某個人而言的最適合飲食。因此,依據不同的時期,評估個人差異與消化吸收狀態,然後找出「最佳飲食均衡」——「分子食物平衡」,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所在。
就像這樣,即便有個人差異或是同一個人,「分子食物平衡」仍會因當時的身體狀態與健康程度而有不同,不過還是有共通的要點,如下列所示。
- 為了改善病理或症狀,以抗老或理想的健康狀態為目標,必須有足夠的卡路里。
- 重要的營養素是蛋白質,需要的量比一般飲食要更多。
- 在脂質攝取方面,要了解脂肪酸的特徵,並加以應用。
- 維生素和礦物質應攝取必要的分量。
- 應重視血糖值的變動,以及胰島素分泌的控制。
均衡飲食卻早死?問題在:優脂不足
接下來,讓我們從食物和疾病關係的大型調查來探究細胞分子矯正吧!
第一個調查是,1970年代,由丹麥的戴柏格博士(Dyerberg)等人,針對格陵蘭的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和居住在相同緯度生活的丹麥人之間的疾病差異,所進行的比較研究。
當時,因紐特人沒辦法保存食材,所以幾乎不吃蔬菜,而是以海豹、北極熊的肉作為主食。儘管飲食生活並不均衡,但他們的心肌梗塞死亡率卻相當低,癌症和過敏性疾病也相當少見。另一方面,雖然丹麥人位於相同緯度,自然環境也類似,但丹麥人有暖氣,同時也能保存食材,因此,他們攝取的蔬菜比因紐特人多;蛋白質的攝取來源則更豐富,包括牛、豬、羊等多種肉類。
就總卡路里來看,這兩者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來自脂質的卡路里也是相同程度。
然而,丹麥人的心肌梗塞死亡率卻比較高,中風、癌症、過敏疾病的罹患率也高於因紐特人。
儘管雙方皆攝取相同程度的脂質,疾病的罹患率卻有很大的差異,這是因為脂質所含的脂肪酸比例有所差距。
相較於丹麥人, 因紐特人血液裡面的脂肪酸,含有豐富的EPA(Eicosapentaenoic Acid ; 二十碳五烯酸)。儘管因紐特人因為海洋全年冰凍,沒辦法捕魚,而以海豹和北極熊的肉作為主食,但他們的血液中仍然含有許多魚油富含的EPA。原因很簡單,因為海豹和北極熊的餌食幾乎都是魚。
再介紹另一項有趣的研究。那就是1970年代,芬蘭的最大首都赫爾辛基(Helsinki),以上班族為調查對象,觀察經飲食指導後所造成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變化。
結果發現,位於北歐的芬蘭,心肌梗塞等心血管障礙的發生率普遍偏高。研究人員認為,血液中的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硬化的原因,因此他們指導調查對象減少動物性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同時增加植物性油的攝取。
為提高研究的精準度,這項研究把調查對象分成實施飲食指導的實驗組,和沒有實施飲食指導的對照組,並進行為期10年以上的長期觀察。結果,儘管實驗組以降低膽固醇值為目的,克制雞蛋、膽固醇和動物性脂肪的攝取,但在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膽固醇值並沒有太大變化。
經過10年的追蹤期間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機率產生了顯著差異,實施飲食指導的實驗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有增加的趨勢。再進一步持續觀察,兩組的差異變得更大,研究因而宣告終止。
關鍵是血中脂肪酸的比例,吃對油就健康
1970年代的因紐特人,以富含EPA的海豹和北極熊的肉為主食,因此血液中的EPA含量遠高於丹麥人,不光是心血管障礙,癌症和過敏問題也比較少。另一方面,接受飲食指導的赫爾辛基上班族(實驗組),卻因增加植物性油的攝取量,而導致死亡率上升。
一般來說,增加植物性油的攝取,就是增加大豆油或玉米油等所謂的沙拉油,以ω-6(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要成分的脂質的攝取量。也就是說,實驗組的血液裡面增加ω-6,結果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於10年後遽增。
EPA是人體的必需脂肪酸之一,屬於ω-3 脂肪酸,而ω-6同樣也是必需脂肪酸,屬於ω-6系列,也就是說,因紐特人血液中的ω-3/ω-6攝取比例(ω-3值除以ω-6值的比值)較高,而丹麥人則比較低(按:據研究,過量的n-6脂肪酸攝取,將導致慢性發炎疾病惡化)。
甚至,在赫爾辛基的上班族當中,接受飲食指導的實驗組也是ω-3/ω-6比例偏低。根據醫學研究,ω-3脂肪酸已被證實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因此,大多不再建議攝取ω-6脂肪酸;而且,現在富含ω-3脂肪酸的紫蘇油或亞麻仁油,在市面上也普及許多。
總而言之,只要平日盡可能的減少ω-6,同時增加亞麻仁油和紫蘇油等油脂的使用,不只可有效改善血液中的脂肪酸比例(ω-3/ω-6),更能達到減少心血管疾病,以及預防中風、過敏或癌症等疾病。
脂肪攝取比例高,死亡率卻低於攝取醣類者
2017年8月,權威性科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的電子版,發表了一篇充滿衝擊性內容的論文,主題是「何謂健康飲食?」。
這份研究澈底推翻了一般的觀念:脂質攝取比例偏高的人(脂肪熱量比35%),死亡風險低於攝取比例偏低的人;而醣類攝取比例偏高(熱量比約60%以上)的人,儘管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高,死亡率卻偏高。
也就是說,日本厚生勞動省在2015年提出的飲食攝取標準:碳水化合物就占了50 %至65 %、蛋白質是成人50公克至60公克、脂質20%至30%,這種根本嚴重錯誤的比例,反而會導致死亡率的提升。甚至,報告內容還提出「過去被視為健康的蔬菜、水果和豆類的攝取量,就算低於建議量仍十分足夠」。
這項研究是以全球共計18個國家,低、中、高收入共計13萬5千名民眾作為調查對象,追蹤調查平均長達7年半;以流行病學調查(PURE,2017年的一項前瞻性城鄉流行病學研究,旨在闡述營養素攝入量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的數據進行分析,再加上刊載在《刺胳針》這本頗具權威性的雜誌上,影響力可說是不容小覷。
除此之外,在脂質方面,這份研究不僅探討了總攝取卡路里或攝取卡路里百分比,同時還把性質不同的脂肪酸加以區分。結果證實,卡路里或飽合脂肪酸的攝取增加,與主要的心血管疾病之間並沒有直接關聯;卻與總死亡率的「低」有關。
身體發炎指標之一:鐵蛋白
鐵蛋白是,能夠把鐵儲存在內部的蛋白質,運送到腸道黏膜、肝臟、脾臟等全身的器官,以備缺鐵之用。肝臟或腸道發炎、罹患癌症的時候,這種鐵蛋白的數值就會上升。也就是說,身體有發炎或癌症存在的時候,鐵蛋白就會顯示在檢驗結果。
以我個人的情況來說,我一直都是標準體重,平常沒有喝酒的習慣,並且持續實行限制醣類的飲食,所以沒有脂肪肝等肝臟發炎的問題,因此,鐵蛋白值可直接判斷成反應貯藏鐵量的值。
過去的報告指出,不論男女,成年人的貯藏鐵大約一千毫克便達到飽和。而相當於一千毫克貯藏鐵的鐵蛋白值(以一定比例,從貯藏端的器官或組織洩漏至血液中,可藉由血液檢驗測量出的鐵蛋白值)大約是80~300ng/mL,有很大的個人差異。
也就是說,當鐵蛋白值的檢驗結果超過300ng/mL,或是其他相關項目可明顯看出缺鐵,卻只有鐵蛋白值呈現不對等的高值時,即便鐵蛋白值的數值在300g/mL以下,仍必須懷疑可能有發炎問題存在。
就像我持續攝取血基質鐵長達8年,當鐵蛋白在280ng/mL達到飽和之後,身體就不會再吸收鐵一樣,正常來說,鐵只要是經口攝取,小腸的神之手就會抑制吸收,就不用擔心產生過剩的問題。
然而,如果以營養補充品的形式,攝取化學合成的胺基酸螯合鐵(與胺基酸緊密結合,呈穩定狀態的鐵離子,甘胺酸亞鐵等),人類原本用來預防鐵過剩的神之手調整,就會呈現失效的狀況。
病例1:39歲的S小姐:憂鬱症、焦慮不安
S小姐在精神方面的狀態原本就十分敏感,容易因小事而感到焦慮。23歲之後,她的焦慮感變得更加強烈,甚至嚴重到日常生活,但因為她對看精神科有所抗拒,於是便靠著自學心理療法──「森田療法」,暫時克服了精神症狀(按:又稱為「臥床療法」、「家庭療法」,主要應用於治療神經質症,像是強迫症、焦慮症)。
然而,在35歲那年生產之後,她的疲勞感越來越嚴重,除了早上爬不起來、想吃偏鹹的食物,月經前的食慾和情緒起伏也比較明顯。
過去的那種焦慮感再次復發,而且變得更強烈,也開始伴隨腹瀉、頻尿的症狀。因此,照顧孩子、家事等日常生活,讓她感到十分辛苦。甚至,變得容易感冒,同時也時常引起念珠菌陰道炎(Vaginal candidiasis,因免疫功能下降,容易誘發的黴菌感染)。
如果這個時候,S小姐前往心療內科(按:治療對刺激有關的身心症或生活習慣病,如肥胖、糖尿病等)或精神科就診的話,肯定會被診斷為憂鬱症或是焦慮症等精神疾病吧!在精神科領域中,都是根據患者陳述的各種症狀,建立診斷標準,進行病名的命名。
然而,不管採用什麼樣的病名,仍然都是直接針對症狀開立藥物,例如:憂鬱就吃抗憂鬱藥物、失眠就吃安眠藥;有焦慮症狀,就以抗憂鬱等投藥方式來治療。
雖然S小姐曾利用森田療法來改善精神症狀。但她認為,現在的症狀應和產後有關,便透過網路等方式收集資訊。結果,她發現自己可能有腎上腺疲勞,於是便前來本診所就診。
初診時的檢驗數據發現,從唾液中所分泌出的腎上腺激素偏低。正常來說,在最需要激素的早晨,應該會分泌出較多的激素,但實際的數值卻沒有差異。正如S小姐所想,這就是腎上腺疲勞所導致的結果。
同時,血液檢驗也發現,維生素B群、鋅、鐵、蛋白質不足,肌肉量有所減少。蛋白質不足,加上腎上腺疲勞,就會抑制肌肉量的形成,因此,血糖值的變動就會更大,對醣類的需求也會變得更強烈。此外,用來改善腎上腺功能的重要膽固醇數值也偏低。也就是說,在初診當時的營養狀態下,S小姐的腎上腺功能已衰退,很難靠身體的自癒力來恢復。同時,從她爬樓梯或打開寶特瓶等日常生活的小事,也可以觀察到其肌肉疲勞或肌力衰退的情況。
因此,在飲食方面,S小姐必須增加蛋白質的攝取,同時,減少血糖的波動,使腎上腺的負擔降低,也相當重要;醣類的攝取量和攝取方法也必須有所變更。初診經過兩年後,S小姐的焦慮、失眠等精神症狀幾乎已經消失,疲勞感也有所改善,同時,月經所伴隨的不定陳訴(Unidentified complaints,不固定的身體症狀,缺乏相應的器質性病變的疾病)也察覺不到了。
本文摘錄自《最強營養療法: 以營養素取代吃藥強壓症狀的自癒力療法, 90%病痛都消失》,大是文化出版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書籍介紹
最強營養療法: 以營養素取代吃藥強壓症狀的自癒力療法, 90%病痛都消失
作者:溝口徹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23/09/26
作者簡介
溝口徹(Mizoguchi Toru)
1964年出生於神奈川縣。福島縣立醫科大學畢業,先後任職於橫濱市立大學醫院、國立心血管疾病中心(National Cerebral and Cardiovascular Center,簡稱NCVC),並於1996年在家鄉開設辻堂診所,診治疼痛與內科疾病。2003年,創立「新宿溝口診所」(現為Mizoguchi 診所〔東京八重洲〕),是日本首家營養素療法專業醫療機構。
作者透過營養學的概念,除診療精神疾病與多項疾病外,同時也舉辦演講,教育患者與醫師。著有《憂鬱,是食物造成的!?》、《你的腦退化了嗎?用營養素療法健腦、抗老、防癌症》(臉譜出版)等多本書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