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觀察介入齊詰問 不止製刊辦展覽 「社會設計」以設計建社會關係

明報

更新於 1天前 • 發布於 1天前 • 開眼 設計
近年理工大學設立「社會設計」課程,該校設計學院前副院長蕭競聰是其中一位推手。(廖凱霖攝)
近年理工大學設立「社會設計」課程,該校設計學院前副院長蕭競聰是其中一位推手。(廖凱霖攝)
近年理工大學設立「社會設計」課程,該校設計學院前副院長蕭競聰是其中一位推手。(廖凱霖攝)
近年理工大學設立「社會設計」課程,該校設計學院前副院長蕭競聰是其中一位推手。(廖凱霖攝)
借用百多年前英國紡織設計師William Morris反工業大量生產而提出的Lesser Arts概念,蕭競聰所著的《揦西設計》從日常的角度出發審視設計,看看人如何以「搞掂先算」的實驗精神,在生活之中就地取材。圖為因店舖空間有限而發展出的「慳位設計」,同時兼備儲存及展示作用。(受訪者提供)
借用百多年前英國紡織設計師William Morris反工業大量生產而提出的Lesser Arts概念,蕭競聰所著的《揦西設計》從日常的角度出發審視設計,看看人如何以「搞掂先算」的實驗精神,在生活之中就地取材。圖為因店舖空間有限而發展出的「慳位設計」,同時兼備儲存及展示作用。(受訪者提供)
借用百多年前英國紡織設計師William Morris反工業大量生產而提出的Lesser Arts概念,蕭競聰所著的《揦西設計》從日常的角度出發審視設計,看看人如何以「搞掂先算」的實驗精神,在生活之中就地取材。圖為屋邨清潔工以垃圾桶及辦公椅底座製成的工具。(受訪者提供)
借用百多年前英國紡織設計師William Morris反工業大量生產而提出的Lesser Arts概念,蕭競聰所著的《揦西設計》從日常的角度出發審視設計,看看人如何以「搞掂先算」的實驗精神,在生活之中就地取材。圖為屋邨清潔工以垃圾桶及辦公椅底座製成的工具。(受訪者提供)
《青苗上河圖》為2010年代初約30名理大設計學生聯同一群青年義工,經6個月資料蒐集,整理18戶石崗菜園村農民的生活故事和耕作知識而成,又設計展覽,並邀請農夫擔任導賞員。該項目可視作其後開設「社會設計」課程的濫觴。(受訪者提供、廖凱霖攝)
《青苗上河圖》為2010年代初約30名理大設計學生聯同一群青年義工,經6個月資料蒐集,整理18戶石崗菜園村農民的生活故事和耕作知識而成,又設計展覽,並邀請農夫擔任導賞員。該項目可視作其後開設「社會設計」課程的濫觴。(受訪者提供、廖凱霖攝)
製作《青苗上河圖》的嘗試,為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於2017年開設「社會設計」相關課程奠下重要基礎。(廖凱霖攝)
製作《青苗上河圖》的嘗試,為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於2017年開設「社會設計」相關課程奠下重要基礎。(廖凱霖攝)

【明報專訊】設計系讀什麼?是否只在乎型格時尚的產品?地踎的日常物件是否也納入考量?本期《開眼》請來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前副院長蕭競聰談談「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所為何物,以及他心中的設計教育到底是什麼。

由日常器物「揦西設計」說起

初聞蕭競聰,是因為其著作《揦西設計》研究的竟然是日常街邊的玩意——木頭車、衣架、外賣紙杯。後來又發現他參與成立的「民間博物館計劃」,着眼於家中積存的奇怪器皿,考察那些「唔知做乜嘅設計」,而這種「平凡事物」設計的關注也一直延續到近來由他策劃的「不棄的日常 造形一家親」展覽。似乎對他而言,設計並非高高在上,而是貫穿日常生活,成為觀察和介入社會的工具。

這種迥異於大眾對設計固有想像的思考,或可從蕭競聰任內設計學院開立社會創新設計學文學士課程尋迹。傳統的廣告、室內、產品設計不難理解,但偌大的社會又可以如何被設計?要用一句話解釋何謂社會設計,蕭競聰說是要去「設計社會關係」或「利用設計出來的工具建立社會關係」。但他也笑言,許多學生在入學前也未必聽聞過社會設計,甚至對設計的概念也不清晰,直至入學後才真正思考何為設計。有些學生本來以為讀完書能改變世界,卻失望地發現學習的只是「設計張說明書咋?」不過隨着學習的深入,會發現說明書和街招等日常所見的「揦西設計」原來可以是資訊設計的實踐。

蕭競聰認為,社區項目和某些社會系統同樣可以設計。透過在課程設計中加入方法學與理論,學生也可從完成習作與不同社區項目的實踐過程中,慢慢發現原來許多自然發生的社會關係,其實也能被設計。而關鍵正在於如何選擇或設計不同方法,來建立這些關係。

說來輕鬆,由「學習設計」到「學習用設計建立看不見的社會關係與系統」,課程設立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由2007年設計學院合辦的「實驗社區──『社群面向的設計』研討會」邀請新進設計師與不同工藝師傅合作,到2011年理大學生圍繞菜園村議題製作出版物《青苗上河圖》,再到2017年開立社會設計相關學位,一切皆在試驗中展開。

《青苗上河圖》成開科濫觴

蕭競聰更指出,《青苗上河圖》可稱為「社會設計」課程的前身及基礎。他提到當時社會討論主要關注賠償問題,卻未將目光投向「香港農業係啲乜」與「點解唔可以隨便拆咗菜園村」。由是,學院便派了約30名學生,與農夫及倡議者做訪問,開始以設計介入社會討論。

如要普通地完成課堂習作,只需簡單整理訪問稿、畫出草圖即可——但當時設計學院的老師卻決定將學生的觀察整理為可向公眾展示的論述。學生於是合力將菜園村的故事與農業系統繪製成《青苗上河圖》,後來更設計展覽並邀請農夫擔任導賞員——表面上以產品與資訊設計的方法規劃出版物,用視覺呈現蒐集回來的農業故事與知識,背後卻牽涉如何與農夫建立信任、了解政府賠償政策、翻查香港農業歷史等等。

「但出版物與展覽卻非社會設計的重點,而只是設計來建立關係的工具。」蕭競聰認為,過程中如何善用不同媒介建立社會關係是重要的思考,如書籍與展覽連結社群的效度已大有不同。而當初透過農夫與參加者在展覽的參與,也逐漸凝聚了一個共同詰問「農業有冇得設計」的關係網,也成為了日後設立社會設計課程的一大基礎。

設計學院在2017年開立「社會設計」課程,蕭競聰指當時雖然存在反對聲音,但得益於這些辯論才能進一步思考「設計係啲乜」,乃至確立「社會設計」的輪廓。

他提到,保守的老師可能會繼續教授字體、排版設計,但隨着和農夫、工藝傳承者、社會學系等不同社群的合作,設計學院開始超越傳統設計範疇的內部討論,而開始加入更多社會或社區向度的項目。例如過往設計學院和應用社會科學系的學生曾一同做訪問,當社會學系學生習慣在整理錄音後撰寫論文,設計學院學生則會選用圖像表達;甚至後來當應用社會科學系嘗試設計社區貨幣和時分券等項目時,設計系學生也能協助設計更清晰的系統,如兌換時分券的機制等,產生協同作用。

設計教育 真味在探索邊界

蕭競聰指設計系60年以來一直做跨學科的探討,從最初的包裝設計和生產流程結合,到如今社會學與設計學的協作,每個年代都有超越主流的嘗試。蕭競聰也打趣道,如果當初自己遇到工程領域,或許會出現所謂「社會工程設計」。

而回顧在理工大學的30年教學歷程,蕭競聰認為設計教育不應限於訓練學生謀生技能,或追求商業利益,探索設計的邊界才是箇中真味;而自己也在一直追問「設計係乜呢」,並藉着教學找來學生一同嘗試尋找答案。也正因為替設計的定義打了問號,才能不斷擴展設計的定義——當大家都認為Herman Miller是設計,那遍佈生活的「揦西設計」,乃至社區項目的規劃與經營又算不算設計?

「如果全都係商業設計,邊會有異數飄出嚟?」蕭競聰一直關注商業世界以外、街頭巷尾之中的「人民的設計」和社會設計,是因相信這些從主流延伸出來的領域有不斷「進化」的潛力。所以縱然發展社會設計的過程中面臨了不少壓力,還是繼續堅持下去。而發展至今,雖然不肯定大眾是否對社會設計多了認識,但他留意到坊間對設計的社會層面確實有了更多討論。最直接的影響便是不少設計師不再只關顧產品本身,而會思考更多社會意義,乃至以其他方法介入生產流程,重新定義設計的價值。

退下教職後,蕭競聰延續對社會設計的關懷,參與不同社區項目,又策劃展覽,希望繼續發掘設計與設計教育的可能。而過去一年他也回校處理理大設計學院60年展覽和相關出版物,最終製成了供校友免費領取的《凝住時光:理大設計未為人知的歷程》,冀以此連結校友——「用產品設計的角度只係製作咗一本出版物,但喺社會設計嚟睇,就係以設計為方法製作出一個畀社群重建關係嘅契機。」

文:鍾卓言

編輯:譚雅詩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設計]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