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開始上學,不少家長都會多了一個煩惱:「如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當孩子做功課及溫習時分了心,很多家長都會簡單地用一個「懶」字來概括,其實未必。小朋友分心有很多原因,來自台灣的張閔淳心理師表示,家長應先了解孩子所遇到的困難,再對症下藥找出適當的提升專注力方法。
Photo from 相片授權自 張閔淳心理師
孩子專注力低並非因為懶?
「每次一做功課就要寫很久」、「只要寫作業就要三催四請」、「平常話不多,只要做功課就講個沒完」、「每天檢查作業錯誤一推」、「坐在椅子上屁股像長蟲一樣動來動去」,這是家長們在盯或陪孩子寫作業經常會觀察到的現象。張閔淳心理師指,有時家長們會覺得是不是孩子專注力有問題,怎麼明明對孩子而言困難度也不高的作業,一寫就要寫大半天,好不容易寫完還錯一大堆。這時除了生氣、糾正孩子外,同時另一部分當然也擔心孩子是不是注意力不好。
Photo from 相片授權自 張閔淳心理師
不過張閔淳心理師就提醒家長,在評估孩子是不是有專注力議題前,需要先對孩子從事挑戰、無趣、困難的事物上有更多的觀察才能了解。首先,要了解小朋友分心的原因。孩子會分心,一般是因為四個情況,包括「遇到挫折不想面對」、「遇到困難不想解決」、「無趣不想投入」、「無力不想努力」。之後,就要了解孩子分心的狀態。除了「東玩西玩桌上物品」這個明顯的情況,其實「寫一題後東張西望」、「難以坐好東倒西歪」及「不斷講話東扯西扯」都反映孩子正在分心。
Photo from 相片授權自 張閔淳心理師
了解3大類學習優勢
最後一步是,了解孩子的學習優勢。張閔淳心理師指,孩子的學習優勢一般可以分為三大類,包括「視覺型」、「聽覺型」和「觸覺型」。對視覺型的孩子,家長可以善用圖像、表格、色彩;對聽覺型的孩子,家長可以善用語言,直接說給他們聽;對觸覺型的孩子,家長可以善用實際手作、體驗來提升他們的專注力。張閔淳心理師指,家長在提升子女專注力前,宜先了解關於孩子學習的重要面向。他提醒家長,當對孩子不論是外在行為或內在狀態有更多關注時,才能更有效理解並幫助孩子。
Photo from 相片授權自 張閔淳心理師
延伸閱讀:
【青春期焦慮】青少年7個心理健康警訊別忽視 父母的陪伴和傾聽大於一切
延伸閱讀:
【白噪音睡眠】白噪音可安撫BB情緒幫助入睡?潛在副作用父母須知!
Text : Mami Editorial
帖文授權轉載:張閔淳心理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