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起蛋包飯,大部分人都會先端詳面層那金黃的蛋,有時是薄薄一層蛋皮,完全包裹着炒飯底成為飯奄列,然後淋汁即成。近年更受歡迎的,卻是把蛋炒得流心嫩滑,放在欖形炒飯上,然後再在中間𠝹開,水漾的半熟蛋在流動間覆滿飯面。誠然,蛋液的濕度、香氣以至其流動性,總是大部分人(以及鏡頭)的焦點。當東京著名蛋包飯專門店 グリル滿天星 上月落戶海港城時,大部分人留意的,亦是面層那用上三隻蘭王蛋炒成的滑蛋。至於飯底呢?為什麼我這一盤是咖喱味,友人那一碟卻是蕃茄味呢?
蒲燒鰻魚蛋包飯 // 日本總店並不設這一款。有見香港人對蒲燒鰻魚的熱愛,才在香港新店中獨家推出。($248)
滿天星肉汁安格斯牛扒蛋包飯 ($298)
底層的炒飯分有三種口味!
官方在介紹蛋包飯時,指出「飯底依照日本總店的做法,先用竹筍、洋蔥、粟米和香菇等八 款素材,與日本米一起放入秘製雞湯中先煮後烤焗」。有趣的是,這一款「原味飯」只是店中蛋包飯三款飯底的其中一種口味,一般只會在配搭鰻魚時出現。
若然你點的是配肉汁或蛋包飯汁的蛋包飯(例如安格斯牛扒蛋包飯),藏在蛋液下的卻會變成了拌入茄汁炒成的蕃茄飯。至於帶有提子乾,與咖喱粉同炒過的咖喱飯,則會在配咖喱汁的蛋包飯款式(例如日式咖喱吉列豬扒蛋包飯)中出現。在 グリル滿天星 之中,不同口味的炒飯就明顯是配合食材及汁醬而準備。
由右至左,分別是原味炒飯、蕃茄味炒飯及咖喱味炒飯。
初代蛋包飯的飯底是什麼口味?
據說,蛋包飯是由明治二十八年創業於銀座的「煉瓦亭」洋食屋發明。據《百年飯桌》中所指,「煉瓦亭的蛋包飯原本是蛋、白飯與其他食材加在一起炒的員工餐,因為想吃的客人越來越多,於是煉瓦亭便於明治三十四年將這道料理加到菜單上」。書中特別提到,蕃茄醬是在一九〇八年後才在日本普及,因此當時煉瓦亭的蛋包飯並沒有蕃茄醬。
同樣自稱是蛋包飯發源店的大阪心齋橋「北極星」,據說在大正十四年為客人設計出「以蛋皮包了蘑菇、洋蔥的蕃茄炒飯」,在大正時代晚期時,也可見書藉記錄加上蕃茄醬調味的炒飯食譜。至後來,蛋包飯大為普及,炒飯底也變奏出不同口味,加入墨魚汁、牛肉汁、咖喱汁等炒成皆有之。
蛋包飯(Omurice,オムライス)在年月之間發展出不同口味及形態。除了是日本的經典洋食、國民料理,即便我們身處香港,也總會在追看日劇的時候被深深觸動。你喜歡的那一款蛋包飯,是廿年前看《午餐女王》那一盤?還是《孤獨的美食家》五郎(松重豐 飾演)在餐室中舀一匙連蝦肉的蛋白飯?抑或是《推理要在晚餐後》的影山(櫻井翔 飾演)煮起的那份半凝固滑蛋蛋包飯?
每個人的口味都有不同。當 グリル滿天星 當戶香港時,在掀起一條人龍之同時,也引來了部份食客在味道及質感上的不如意。誠然,新店開業初期出餐不穩定是事實,餐牌說明也不算詳細,索價近二百大元一盤蛋包飯也不便宜。但若你能細心留意飯底口味,會看到店家在搭配上的用心。唯有期望新店站穩腳後,能端出更穩定的蛋包飯,一解香港人對「國民美食」之渴求吧。
吉列漢堡扒 // 用來自鹿兒島的和牛及北海道的和豚,以 7:3 比例搓揉而成。中心一點紅,可算是完美的指標。旁邊附有的牛汁,由牛肋骨熬煮一星期而成。($148)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