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ways of seeing:借鑑《哪吒》 不如學「漂流貓」? 港產動畫 小本創前路

明報

更新於 03月30日05:06 • 發布於 03月29日20:30
何歷(受訪者提供)
何歷(受訪者提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盧子英(資料圖片)
盧子英(資料圖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賴欣妍(受訪者提供)
賴欣妍(受訪者提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明報專訊】《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2月於香港上映,票房累計逾5231萬元。「持續席捲香港」、「見證文化活力!」媒體此般寫道。文體旅局長羅淑佩形容《哪吒2》為國家電影發展寫下輝煌新一頁,其成熟動畫製作是香港業界榜樣。香港動畫師會否認同?長年來以小規模製作,「貴精不貴多」的香港動畫,可以怎樣借鑑規模龐大的《哪吒2》?3個看過《哪吒2》的本土動畫師,未有深深觸動,但期待電影帶挈本地製作被關注,例如預計今年將上映、入選安錫國際動畫影展的《世外》,和《麥兜故事》導演袁建滔的即將面世的新作《小蟲蟲大冒險》。

《哪吒2》過百動畫公司協作 2億個角色 逾1900個特效鏡頭

「好唔好睇呢……就……我對中國神話有興趣嘅。我會睇佢點樣用中式元素講故事,覺得有趣。」Intoxic Studio(影陶士媒體創作)創辦人何歷(Nic)說,動畫好不好看,有許多層次。「但係去到故事本身,可能因為文化唔同,我個人嚟講,對故事冇乜feel。」

《央視新聞》3月25日報道《哪吒2》全球票房金額達153.47億元人民幣(約164.39億港元),不過海外票房僅剛超過3億元人民幣,佔總票房不足2%。目前此電影穩居香港院線上映電影中的票房首位,據電影資訊平台「Hong Kong Movie」數據顯示,《哪吒2》於香港上映以來票房逾5231萬港元,是同期第二位的港產片《看我今天怎麼說》的4.7倍。然而,香港人口約佔全中國0.51%,香港《哪吒2》票房金額卻佔全國的0.32%。

《哪吒2》為中國動畫,但卻跟港人印象中的經典動畫如《葫蘆兄弟》和《喜羊羊與灰太狼》不同,電影採用3D動畫,由138間內地動畫公司、4000多名從業員協作。資深動畫及短片創作人盧子英說,3D動畫不是新事物,但礙於成本高昂,需要巨大投資,香港較少類似長片作品。參與製作《哪吒2》的花果山傳媒董事長周建敏曾透露,電影第一輪融資涉及1億元人民幣。

手繪為基礎 開發「動態水墨渲染引擎」

哪吒在全片中有3種形象,表達「魔童」不同階段的演變。電影中特效鏡頭超過1900個,最複雜的場景,角色數量高達兩億個。負責製片的「可可豆動畫」表示,澎湃的動畫場景有賴最新電腦技術,配以流體動力學和粒子特效。製作團隊沒對這些由西方興起的技術照單全收,他們在角色設計的部分階段,選擇以傳統手繪為基礎,保留1980、1990年代國產動畫質感;場景設定方面,團隊從敦煌的飛天壁畫為靈感,展現哪吒「三頭六臂」;再開發「動態水墨渲染引擎」,將水墨畫筆墨風格,融入角色外觀。

「𠵱家最賣座嘅商業(動畫)片,基本上都係用3D製作。以前中國動畫主流是2D,因為3D牽涉電腦技術,嗰陣未咁普及,但呢幾十年已經進步得好犀利。」盧子英說。「𠵱家你肯投資就做到啦,千軍萬馬、萬軍萬馬都可以。」他曾在不同院校教授動畫制作,認為《哪吒2》票房成功值得肯定,但指動畫人一般不會以票房為唯一創作指標,「都要睇本身作品嘅藝術價值」。

對主角造型、談吐和性格,盧子英表示:「唔係話完全冇獨特性,但都有好多外國角色嘅影子,影響咗我哋對角色嘅投入。」同樣自歐美主導的動畫電影文化中突圍而出,日本動畫師宮崎駿筆下角色,如「煤碳屎鬼」只需幾筆,便有可愛感覺;與其追求動畫流暢和畫面宏大,盧認為香港動畫師不如加把勁,繼續建立拓闊自己的動畫世界。

「哪吒」動畫熱 開拓觀眾源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Nic形容《哪吒2》的動畫風格,與常製作荷李活動畫的Pixar(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及DreamWorks(夢工廠動畫)相似,有《史力加》和《功夫熊貓》的味道。他對《哪吒2》中煉丹爐內外千軍萬馬的情景印象最深刻,白玉天庭的場景也很震撼,「好grand」。「動畫角度係高質素作品,唔會唔流暢,或者顏色好差,但題材上就未必好啱我哋個人口味,唔太有共鳴。」

只是,Nic在電影院看《哪吒2》時,又的確觀察到鄰近內地觀眾反應激烈,「真係笑得好開心,喊嘅時候真係好誇張」。「唔係拍緊綜藝節目,冇鏡頭影住,所以我諗係真嘅反應,個主題擊中目標觀眾,都值得我哋去思考,乜嘢內容可以感動到我哋嘅目標觀眾。」

香港觀眾多看日本和歐美動畫。盧子英形容,「我哋緊張嘅嘢,同(《哪吒2》)角色緊張嘅嘢有分別」。他說《哪吒2》以反叛主角為故事骨幹,讓他自刎了斷,再復活,是有趣的橋段,能感動內地青年人——想來香港觀眾也能感受到哪吒向世界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憤慨。

笑點難打動本地觀眾

不過,再聽片中打油詩,例如「天雷滾滾我好怕怕,劈得我渾身掉渣渣。突破天劫我笑哈哈,逆天改命我吹喇叭。滴答滴答滴滴答!」香港觀眾恐怕覺得尷尬。盧認為每齣動畫都反映特定文化脈絡,如果觀眾對此陌生,很難被觸動。盧子英續指:「內地朋友可能聽一句已經會笑,但我哋真係唔識笑,笑唔出……香港觀眾已經係咁,咁日本、歐美嘅觀眾呢?佢哋整體觀感都係好嘅,但你要佢哋評分,覺得呢套片係唔係睇過最好嘅作品呢?我相信一定唔係。」線上資料庫IMDb顯示,動畫電影名單中《哪吒2》受歡迎程度位居第3,但「Metascore(專業媒體評分)」不高(59分,滿分100)。

「《哪吒2》嘅成功,令香港突然多咗好多人去睇動畫,同埋知道動畫原來可以咁搵錢。老人家都去睇,可能佢幾十年都無睇過動畫。呢個對做動畫嘅人係幾好嘅事。」盧子英說,更理想的情况是,更多人日後留意和入場支持香港動畫電影。

本地動畫長片資助不足 行業曾斷層

一般而言,從動畫製作團隊選擇以2D還是3D表達,已可看出製作成本是大是小。Nic說,《哪吒2》能做到主流觀眾喜歡的「無死角」畫面,「好擺得上枱」,而香港根本沒有這樣的資源。雖然目前動畫業發展比入行時好,Intoxic Studio另一名創辦人賴欣妍(Ivana)說,找人投資動畫長片仍很困難。香港目前缺乏專門為動畫長片而設的資助計劃,即使具備有經驗的製作團隊——本身已經不容易,成功申請香港電影發展局「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得到最高資助額800萬元,但Nic說動畫長片成本較高,起碼需要1000萬元製作費。

Ivana憶述,香港動畫界曾經也有許多大製作,但在2010年,曾為本地三大動畫製作公司之一、曾購入IP港產製作《阿童木》和《忍者神龜》的意馬動畫工作室清盤後,香港動畫業界走向小型製作路。意馬動畫工作室曾經有數百名員工,而Intoxic Studio則只有數名動畫師及製作人。

隨後,香港動畫一度出現斷層,「完全冇曬呢啲技術」,Ivana、Nic及其他在2010年代入行的動畫師,則自行摸索出路。其中不少動畫師選擇轉而製作商業動畫,如廣告及品牌角色,其餘時間則創作藝術或美學導向的動畫,或參加動畫短片競賽,如現停辦的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Intoxic Studio則常製作2D商業動畫和設計角色,代表作有ViuTV的吉祥物「生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盧子英指香港動畫長片不多,但很特別:「比較內地港台三地嘅動畫歷史,香港動畫其實係貴精不貴多,成就都唔錯。」2001年的《麥兜故事》,在2003年斬獲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最佳電影獎,以及同年蒙特婁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長片大獎。「內地未拎過,台灣未拎過。」近來則有《夏夢迴》及《房間裡的你》先後奪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動畫長片《世外》去年入圍「動畫界奧斯卡」安錫國際動畫影展WIP(Work-in-progress)。

Ivana和Nic認為,未來香港動畫不應該追求達到《哪吒2》製作規模。「香港𠵱家做法好似啱啱攞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嘅《貓貓的奇幻漂流》——是拉脫維亞首部得獎作,用細啲規模,諗吓點樣從畫面、風格、故事上表達到自己,先可以有自己嘅立身之處。」Ivana總結。

這時候,《哪吒2》金句可能很適時?——「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轉這乾坤!」Intoxic Studio其實未有此悲壯之情,團隊參與了《世外》的製作;Nic自己的新作《鐵臂貓黑別》,剛剛完成了15分鐘預告片,準備找投資者支持。看來,資源是多是少,香港動畫師都將想盡辦法,繼續做喜愛的事。

文˙ 梁景鴻

{ 圖 } 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電影劇照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