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生病時,除了喝熱湯讓身體暖起來外,你也會泡個舒服的熱水澡嗎?有醫師指出,不是所有人感冒後都適合泡澡,原因為何?感冒洗熱水澡又該注意什麼?
冬天氣溫低,流感、新冠、感冒病毒齊發,一不小心感染可能出現畏寒、肌肉痠痛等症狀,如果你想靠泡熱水澡幫助回暖,可能得先考量身體狀況。
感冒能不能泡澡?醫:有無「全身性」症狀是關鍵
前國泰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日前於Facebook發文指出,感冒或得流感能否泡澡必須看狀況,不能一概而論:
可適度泡熱水澡:
一般感冒後,僅出現流鼻水、鼻塞、喉嚨痛等單純上呼吸道症狀時,可適度泡熱水澡。
不建議泡熱水澡:
1. 感冒或流感後,若出現發燒、倦怠、畏寒、全身肌肉痠痛等全身性症狀及發炎反應,建議不應泡熱水澡。
2. 本身有心血管相關慢性病的患者,也應避免泡熱水澡,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家醫科醫師呂伯謙則表示,將全身浸泡在比體溫高的熱水中,無論是否有感冒相關症狀,都會因血管擴張導致血壓下降。此時如果有發燒、肌肉痠痛、畏寒等全身性症狀,更會因血管擴張帶來的脫水及血壓下降,增加心臟負擔,因此不建議泡澡。
此外,陳威龍也提醒,雖然感冒沒有全身性症狀時,仍可適度泡澡、泡溫泉,但因為身上帶有病毒,還是要避免出入大眾溫泉、浴池等公共場所,以免傳染給他人。如果生病時不確定自己的身體狀況,就不要泡澡。
1招取代熱水澡,回暖效果一樣好
呂伯謙點出,不管是否有感冒,泡澡、泡溫泉的時長,都應限制在10~15分鐘內,同時動作也要放慢,避免因起身太快引發姿勢性低血壓,而頭暈跌倒。泡澡前後也應補充水分。另外,本身有三高或其他慢性病的患者,應先詢問醫師,或盡量能不泡就不泡。
想快速讓身體暖起來,可用淋浴代替,使用較熱的水淋浴,或用熱水沖久一點,都有幫助。洗完澡更要盡快擦乾身體,穿好保暖衣物,避免出浴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