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黃進曦駐山畫城 留未變之景與青年村人影

明報

更新於 02月20日16:45 • 發布於 02月20日20:30 • 開眼 藝述速遞
《突破日常:造在山上的青年村》畫中有工友、有青年,亦有自然風光。黃進曦希望用畫筆「記低」會變的風景。(突破機構提供)
《突破日常:造在山上的青年村》畫中有工友、有青年,亦有自然風光。黃進曦希望用畫筆「記低」會變的風景。(突破機構提供)
在「突破八景」之四《夕陽之約》中,黃進曦繪下黃昏時分在青年村天台望見的風景。(突破機構提供)
在「突破八景」之四《夕陽之約》中,黃進曦繪下黃昏時分在青年村天台望見的風景。(突破機構提供)

【明報專訊】在城市中「浸」足一個星期,一到周末,大家好似都鍾意行山。朝而往,暮而歸,山中之景,四時不同,其中樂趣亦無窮。藝術家黃進曦也愛行山,還總是帶着畫筆。大嶼島上的大東山、馬鞍山碼頭望出的八仙嶺、城門水塘旁層疊的群山……還有那些夢中的山、金山銀山、半透明的山、山連山連山連山。

這次,他又拿起畫筆上山,畫的卻是造在山上的城。造在亞公角山路畔的突破青年村邀請黃進曦做駐場藝術家,繪下「突破八景」,景中有山、山中有城,黃進曦說,最重要的還是城中有人。

新角度看熟悉地方 陌生感刺激創作

在沙田,坐小巴一路上行,四圍的風景不斷後退,城市的喧囂逐漸被拋在腦後。在黃進曦看來,青年村之行猶如「artist residency」(藝術家駐村),「基本上都係去外國,而不是在香港」。是次雖然留在香港,但遠離城市,入住山村的經歷,令住慣火炭的他「有機會用一個新的角度去望番一個你好熟悉嘅地方,這種陌生感,刺激到你想喺度做創作」。

在青年村的創作,始於黃進曦對此地的觀察。時常行山,畫慣風景畫的他,眼中所見大多是山,就算置身城市中,也是由城望山;而在青年村,他卻站到山上,由山望城。初次探訪青年村,他望見了山對面的吐露港,「Joyce(萬樂人,突破機構總幹事)同我講,望見的吐露港風景即將大變,因為填海工程、污水處理廠搬遷……」望見即將消失的風景,令他感慨,「如果不是她講給我聽,我只會在填海後、搬遷後的某天才會突然意識到,原來已經不一樣了」。

心聲安放在「突破八景」 記住每天浪漫

風景會變,黃進曦將創作視為「一個令我在變之前可以畫低佢」的機會。首先畫下的,是《突破日常:造在山上的青年村》。畫中場景,讓觀者與黃進曦一齊站在更高處,俯瞰青年村,亦遠眺山下的海與更遠處的吐露港和八仙嶺。他解釋,行走在青年村中尋找靈感時,他的目光被大門上的一句話吸引——「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見到這句話時,我想,似乎這句《聖經》經文,與青年村有着類比」。因此,他一改往日以山為畫面重點的做法,反而將城放在近處;畫中重點亦不止是山,還有山中不能隱藏的城,與城中不能隱藏的人。

「是青年村的人,才讓青年們有所互動。」黃進曦說。城中人,有清潔工、門口保安、澆花叔叔。在黃進曦眼中,「平時他們幾乎是隱形的,人們看不見他們。但每天早上,他們都很早起身,為整個青年村做準備,我很想記錄下他們」。畫中還有坐着旅遊巴正在進入青年村的人,「佢哋係青年——青年人進入緊青年村,準備緊喺呢度嘅活動」。

有工友、有青年,還有黃進曦自己。畫中天台上,有他第一次與青年人一起寫生的場景。跟隨黃進曦一同步入天台,見到他眼中的「突破八景」:夕陽穿透烏雲,為層山染上金黃,這是黃進曦的《夕陽之約》;天台旁有幾步台階,黃進曦為這個場景取名《千里目》,台階上正有人「更上一層樓」;還有他駐村3個月居住的小房間,方寸之間,自成一個《靜謐的空間》;黃進曦還將心聲埋進八景中的最後一幅——《請記住每天總有浪漫》。看山、看海、看村,亦看人,請記住每天總有浪漫。

黃進曦《造在山上的青年村》系列作品

詳情:bit.ly/3X5xxfD

文:王梓萌

[開眼 藝述速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