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無定向學堂:尋抑鬱成因 帶長者走出低谷

明報

更新於 11月09日17:34 • 發布於 11月09日20:30
安老院舍長者大多患有認知障礙症或體弱,林翠華稱精神科醫生會注重治療患者的身體狀况及牽連的情緒問題,並建議改善生活質素。(資料圖片)
安老院舍長者大多患有認知障礙症或體弱,林翠華稱精神科醫生會注重治療患者的身體狀况及牽連的情緒問題,並建議改善生活質素。(資料圖片)
面對親人離世、子女移民,長者容易產生孤獨感。要接觸社區中的長者,林翠華說可由提供免費健康檢查入手。(資料圖片)
面對親人離世、子女移民,長者容易產生孤獨感。要接觸社區中的長者,林翠華說可由提供免費健康檢查入手。(資料圖片)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林翠華稱,長者抑鬱可以治癒,康復後可嘗試尋找生活中的小確幸。(賴俊傑攝)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林翠華稱,長者抑鬱可以治癒,康復後可嘗試尋找生活中的小確幸。(賴俊傑攝)
退休後生活模式改變,是長者壓力來源之一,減壓方法包括調整生活習慣,如適當社交、多做運動等。(資料圖片)
退休後生活模式改變,是長者壓力來源之一,減壓方法包括調整生活習慣,如適當社交、多做運動等。(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近年社會多談精神健康,青少年尤其受關注。然而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023年數據顯示,自殺的長者佔整體數字超過四成,為各年齡層中最高。此外,移民潮以致「留守老人」湧現,加劇長者精神健康危機。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教授林翠華研究長者精神健康多年,藉多宗案例說明長者抑鬱的複雜性,同時強調「有得醫」,病人與家屬切忌消極面對。如今篩查渠道增加,惟她認為投放的資源仍有改進空間。

院舍篩查找出初期患者

林翠華稱以前人們對長者抑鬱認知不足,藥物治療亦有限制。曾有一名患嚴重抑鬱症的婆婆,病發時一整天不動,其兒子發現在他上班前、下班後,媽媽都坐在同一位置。「以前多數都是(病情)去到如此嚴重,才去看精神科。」治療方面,從前治療嚴重抑鬱症的藥物副作用大,影響心臟、腸道功能,甚至可致視力模糊,「用藥到不了能醫治抑鬱的分量,所以以前是難醫治的」。

她稱現在有更多抑鬱長者獲早期診斷,譬如日間長者中心的姑娘會進行篩查,若察覺長者悶悶不樂,亦會勸他們評估,如屬嚴重者則建議求醫,「不能說是全部(也有早前診斷),但一定多了」。林翠華觀察到社會對抑鬱症的認知程度提高,評估渠道亦比以前多,有助及早診斷長者抑鬱。此外,抗抑鬱藥的副作用問題有所改善,很多長者能適應用藥,治療方法多了。

不過,長者如果沒有去長者中心,要如何識別個案?「社區要他(長者)自己肯做,否則沒有機會讓他做。」以隱蔽長者為例,林翠華稱很難拉他們出社區,較有效的是利用家居服務如上門送飯或陪診,若固定由同一人服務,長者慢慢願意敞開心屝,甚至到社區中心吃飯、做運動。理想很美好,但她亦提出關鍵,「現在不容易輪候到家居服務,不是喜歡就可以預約到」。服務名額始終有限,視乎公私營服務提供者投放的資源。

今年8月起,3間指定地區康健中心/康健站開展「健康心靈先導計劃」,為18歲或以上、受情緒困擾的會員進行健康風險評估,有需要者將獲轉介至非政府機構跟進。林翠華提到,相關篩查主要針對成年人,對長者抑鬱的獨有表徵不太敏感,未有考慮其身體狀况、認知能力對情緒的影響(見另稿)。

抑鬱成因眾多:疾病、子女移民

林以往研究長者患抑鬱的高危因素,舉例身體狀態差如痛症、三高、行動不便,面對經濟狀况不穩、失去至親等亦是高危因素,「以前『失去』多數是離世,但現在是子女離開了(移民)」。親密關係疏遠連帶的孤獨感,對長者的影響尤其顯著。她說,近年香港長者精神健康最明顯的影響因素,必然是「留守老人」。曾有康復多年的病人再次求診,指在兒子移民前一個月才得知消息,她生日那天吹完蠟燭,兒子當晚便飛走,「幾grief(哀傷)呀,(那女士)唔係無錢㗎,但有錢又有咩用?」

林翠華見過不少「留守老人」個案,她說子女大多不是壞人,甚至他們也不願面對心中的內疚。另一母女案例,女兒移民一年後返港探親,陪母親覆診時說覺得其狀態差了。媽媽稱不捨得女兒,一想起便哭,女兒卻說:「不用這樣想的,會經常回來探你。」林翠華當時從旁觀察,女兒似乎不願接受媽媽的病情。

「留守老人」的孤獨感要如何排解?林遇過一名80多歲的婆婆,其兒子已移民20多年,當年是她主動提出不隨行,她喜歡一個人過活。即使曾中風致單目失明,她故意訓練自己另一眼睛,又稱每天要行至少1萬步。「問她覺不覺得孤獨,她說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決定。」林翠華覺得這點很重要,「她說決定要獨立過活,就要繼續過」。

不是所有長者都情緒低落,有人過得開心,因他們能找到生命的意義,每天有些「小確幸」使其快樂。林翠華從長者抑鬱康復者身上取經,發現有人的快樂來自幫助同區長者買餸;另有人愛上練寫三疊字。當患者徘徊情緒低谷,腦袋無法尋找快樂來源,「醫好、出番嚟之後,他就要開始練習尋找這些東西」。

照顧者重擔難卸 支援下調整壓力

被問到從醫多年來最難解決的情况,林翠華說:「有病的我還可以處理,無病的長者照顧者呢……」曾有伯伯帶同患認知障礙的妻子覆診,他因擔心無人照顧妻子,而不願就自己的身體狀况求診,又拒絕讓社工甚至女兒上門跟進。後來有幾個月婆婆沒來覆診,再次出現時是女兒相伴,原來伯伯已離世,女兒才可介入。

「Letting go (放手)是支援照顧者的一個agenda(待辦事項)。」外界不單要提供支援,而是要讓照顧者明白放手的重要。去年及今年發生兩宗「以老護殘」的命案慘劇,其中今年九龍塘筆架山道案,涉嫌殺害其夫後企圖自殺的老婦據悉患有抑鬱,曾表示擔心無力照顧丈夫。林翠華審視高危照顧者個案,發現經濟壓力並非決定性因素,中產照顧者亦值得關注。

近年社會多談支援照顧者,政府設立的照顧者支援專線182 183、照顧者資訊網均是一些支援平台。林翠華說應注意照顧者的重擔(burden)很難卸下,「但stress(壓力)是主觀感覺,有支援下可以調整」。

醫管局自2002年起推行「防止長者自殺計劃」,社署、非政府機構、社工或醫生會即時把被評估有自殺風險的長者轉介到醫管局精神科,接受進一步診治。林翠華稱,老人精神科速治服務是防止長者自殺計劃的主要服務。去年新症服務超過400名長者,惟計劃十幾年來並未增加資源,希望能有所改善。

長者自殺率長期高企,到底有何應對方法?林翠華提到,長者抑鬱須及早診斷,嚴重抑鬱者宜交由醫生跟進,不能只靠聊天開解;此外一部分長者自殺個案或與認知障礙有關,因其症狀包括衝動行事。透過提高社區篩查力度,或可找到更多長者抑鬱個案,但她強調後續的醫療資源亦很重要。醫護人手是很大的挑戰,她提到公營老人精神科醫生需負責住院、門診、安老院舍的精神科病人,以及非精神科病人諮詢服務。隨着香港人口老化,服務需要正直線上升,不同團體的壓力亦與日俱增。她說長者精神科工作量大,且需要加倍注意長者其他身體狀况,對此感興趣的精神科醫生較少,而每年開辦的專科培訓名額亦有待提高。

林翠華是中大首屆醫科畢業生,亦是當年少數的精神科醫生。她跟進最久的病人已有30年,現年95歲的婆婆打趣道:「你唔好退休呀,等我上咗上面先呀!」最初還是初出茅廬的醫生,現在與病人年紀愈來愈近,林翠華亦有些改變,例如明白病人所說,兒女不在身邊的感覺。以前她會着病人多做運動,「現在就覺得你唔做咁多,企吓都好啦」。

接觸長者多年,有否影響她對老年的看法?她提到一位朋友分享,年輕時要開始累積4件事——健康、朋友、興趣,最後才是儲錢。「我到現在都覺得是最簡單而清晰的。」

長者抑鬱類別及治療

長者抑鬱分為兩大類,早發型長者抑鬱或與家族病史有關,而晚發型則可再細分為3種。第一種是患者的記憶與認知功能正常,抑鬱可能與生活壓力有關,如退休後生活習慣轉變、經濟壓力、至親離世的哀傷,「這幾年特別多的就是子女移民,留守老人」。第二種則與認知障礙症有關,原來腦部退化不止影響記憶功能,還有情緒控制,「早期很多時候症狀似是抑鬱、焦慮,其實是潛在的認知障礙症」。最後一種或許較少人認識,腦小血管病也會影響情緒控制,而背後風險因素之一正是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林翠華引述一個病人說:「我啲仔女對我好好㗎,不過我經常想死,不知為何會這樣。」

不論什麼類型的長者抑鬱,針對症狀的處理方法都相似。林翠華特別提到,藥物治療對於嚴重抑鬱者尤其見效,輕症則可使用非藥物方式,例如鼓勵多做運動、社交,以及調整生活模式,應對老年轉變帶來的壓力。至於與認知障礙症及腦小血管病有關的抑鬱,相關的疾病管理亦是治療抑鬱的重要一環。

文˙ 朱令筠

{ 圖 } 賴俊傑、資料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