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要做壞事,總要引用《聖經》的話。」毛姆之言,也可用在極權政府的言行,動輒高舉中國民族、文化的典故,企圖用國家二字綁架無數個體。更可笑者,莫過於連基本理解、查證都欠奉,結果成為街頭巷尾的笑料。
高官借用〈桃花源記〉,比喻香港是「桃花源」(第一錯),但不能沒有人知道(第二錯),必須加強宣傳。大家中學讀過的課文,「避秦時亂」,才造就了武陵人誤訪的世外桃源,結果是莫名奇妙的諷刺(香港,歷史的逃亡城市,過去進來,如今離開)。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我們對烏托邦的理想世界,總有無數猜想:想在現實建立天堂國度,以及,藉由經典文本的指引,重新找出地理的位置,彷彿這樣可以擺脫世俗的醜惡。不論建立或尋覓,都指向更美好的可能,偏偏全都陷落失敗。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也曾經橫跨古今地爭論,到底是否真有此地?古人說是在南方武陵境內,陳寅格論在北方之弘農或上洛,唯龔斌指出皆「殆臆說而已」,這些說法欠缺有力證據,「桃花源非實有其地」,乃取傳聞寓以理想的文學創作。
擺脫實地的盲目追求,我們回看〈桃花源記〉的文學虛境。首段的武陵人「忘路之遠近」,「忘」之一字,早已告訴任何讀這些文句的人,要體會桃花源之美,必須忘卻諸種現實的拘束。不必穿鑿附會,桃花源本是超脫世俗之地,美妙在於並無實地。
因此,是「緣」、「忽逢」,是一步一步的探索,是非功利地「舍」去一切,像曾以〈桃源行〉和應陶淵明的王維,那句「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般,始能進入桃花源。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這樣說,並非否定〈桃花源記〉的「實」。像陳寅格力求實際,指此乃「寓意之文,亦紀實之文也」,舉出史傳及地志中人民避世逃亡的記錄,因此,陶淵明的無限想像力實有所本。
古時戰亂逃難,比活在和平世代你我的想像,更加頻繁。武陵人走進村落,得知村民「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秦始皇的統治,不論是當時,又或今人形容暴政,都是最顯著的代表。「避秦時亂」,在這裡不止單一事件,而是千萬暴政的集合。
千萬代的人民,面對暴政亂世,起義之外,唯有逃亡,相信遠方有更好的地方。從香港近年實際的經驗,我們都知道離開需要付出許多代價,面對無數未知的危機。古代更加可怕,那是隨時「路有凍死骨」,生存線下的問題。
逃亡於是困難。〈桃花源記〉建基在這種「實」,生出虛構的、理想的「虛」。為什麼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不像西方的天堂,佛家的西方極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這不是什麼都能解決的仙境,而是有可能而又確實存在過,那樸素的田園生活。
東坡,這位極愛陶淵明的文豪說得好:「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考淵明所記,止言先世避秦亂來此,則漁人所見,似是其子孫,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殺雞作食,豈有仙而殺者乎?」桃源非實地,亦不應解作仙境,哪有不死神仙還需要殺雞煮食呢?
如果我們還記得〈歸去來辭並序〉,「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又或〈讀山海經〉的「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這些都是「不為五斗米折腰」,自主遠離濁世官場,「違己交病」的陶淵明所開拓,屬於不問世事的山林,和庸俗政治的廟堂之間,返鄉下耕田的世界。
這在〈桃花源詩〉(陶淵明寫〈桃花源記〉,實為詩的序言〉有更好的呈現,「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強調賢者二字,也是扣連了自己,隱然將劉宋的政治黑暗比喻為秦朝暴政,最後「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呼喚大家,也將自身投入創造於這種田園生活。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在陶淵明之前,《禮記》談倫理分明、長幼有序的大同世界,老子說「小國寡民」,都是古人對烏托邦的想像。相對大同,陶淵明描述的桃花源,顯然更像老子,「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小的、封鎖的、各安其所的社會。
但〈桃花源記〉將「虛」推到極致,也因而更貼近文學,更能千古傳誦,揉合他對志怪、神仙的熱愛,桃花源是「問今是何世」,完全剝離了現實時序的脈絡。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為什麼村民要求武陵人不可以告訴別人?為什麼離開之後,永遠無法進入桃花源?
陶淵明的智慧,在於知道桃花源必須孤絕於世,正如所有烏托邦都只能存在於理想,一成現實,必然受到沾污,反烏托邦的不堪。唯其曇花一現,才能真正不朽,才能延續至今。
──────
想睇更多文藝嘢,歡迎Follow德尼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