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不幸失業不失意 調整心情3招自救

LINE TODAY

更新於 2020年08月07日08:51 • 發布於 2020年08月09日03:00 • Kimmy

疫情持續升溫,愈來愈多人被迫放無薪假,甚至因公司生意淡薄被裁員而失業。面對疫境,日常生活大受影響,已經夠難受,再受失業打擊,更是雪上加霜。失業不是世界末日,在待業時候,要如何充實、準備自己,迎接、把握下一次更好的機會?主觀心情不好,也要客觀分析個人狀況,既不盲目樂觀等運到,也不怨天怨地悲觀困惱。

首先,綜合現況,如銀行存款、工作經歷、技能成就、家庭狀況、周邊資源與支持,辨識哪些事項需要優先處理,解決不來不妨多找助力,不必獨自承擔。下一步則是學習和自己相處,並想辦法努力爭取下一個工作機會。大環境如此,有心理準備待業期不會短,在這期間應調整心情,增值自己,失業不用太失意,以下3招可助你度過難關:

1. 維持生活節奏 保持時間感

在沒有工作的狀態下,維持穩定的生活節奏,很。重。要!尤其情緒尚未平復,容易陷入失落的深淵,待業人士大可利用以下方式幫助自己保持步調、維持動力,例如:每天用半天在圖書館閱讀,並盤點過去經驗,思考下階段的方向,當然現在疫情之下圖書館關閉了,真要減少外出的話就把家中一個角落改造成工作空間讓自己專注。另外,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讓精力放在鍛鍊上面,保持正向情緒與身體機能,否則惰性出現就好易變「懶蟲」。還可以投入學習,發掘新興趣,一直學習,讓待業日子也變得充實與有意義,訓練出新技能或成人生轉變的契機。

2. 不怨天尤人 以中性角度看失業

求職者會覺得被裁員是醜事,不斷懷疑自己,保持自信是失業人士的一個課題!大家苦惱如何解釋失業的原因,其實當心態調整好,信心自然恢復。在爭取下一個工作機會時,只要把環境因素,或職業、機構不匹配的狀況客觀地解釋清楚,表現自信,正面態度可添說服力。

3. 從職涯規劃出發

對於失業其實可視為人生的小假期,不用太恐慌,將此轉變成插曲,甚至索性當換個舞台重新出發。如果從沒有進行職涯規劃的人,挫折感會較大,因為沒想好下一個方向,容易陷入各種情緒壓力中,須知失業不代表個人失敗。向好處想,可把失業當作是一個全新的機會,思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或是把握住這個時機,執行一直以來自己想做的事,也許是創業,也許是轉換事業跑道,抱持正面想法,由被動失業變成主動規劃未來,往往能轉危為機,有更好的事業發展。

 

撰文:Kimmy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