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編者話:在AI時代說愛

明報

更新於 02月15日17:08 • 發布於 02月15日20:30

【明報專訊】串流平台播映是枝裕和版本的電視劇《宛如阿修羅》,引起一陣小小的向田邦子熱。據說是枝裕和自小就看向田邦子編的電視劇,華文讀者則可能待至她1980年代死於空難,才漸漸認識這位寫家庭劇十分了得的作家,今期文學版有專文介紹,初接觸的小編P讀完一篇散文後驚為天人。如果有興趣了解不同改編之間的異同,以及比對不同時代之間的價值演化,可讀另一篇專文。

向田邦子的寫作基礎來自自身身處的時代和家庭,那時電腦尚未普及,電話是固網的,男人和女人說話的速度溫度和表情都異於今天,但關係和愛卻永不過時。今天我們有AI,只要向AI輸入譬如「向田邦子風格的小說」的提示,瞬間便會獲得洋洋灑灑的大塊文章,吐露屬於這個時代的關係與愛,在假新聞充斥的網上隨時以假亂真,抑或這就是我們的時代精神?若說AI取代人類其實不遠,相伴特朗普左右的馬斯克,便正在美國政府實驗將人員撤換成AI,暫時來說大家只見到層層的瓦解。

有趣是,以跨國集團式經營的詐騙園區,規模宏大卻仍是人力密集,要靠誘拐欺瞞去填充人力電騙網騙。毛升文章嘗試解釋何以園區落地緬甸,愈做愈大,愈打愈有。

(本網刊出的文章及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黎佩芬

編輯˙王翠麗

IG@sundaymingpao

sunday@mingpao.com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