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正常心跳應該是每分鐘 60 到 100 下,當低於 60 下時就要警覺。「心跳過慢」是一個常見卻也常被忽略的健康問題,尤其是老人家通常都因頭暈、昏倒、喘不過氣時才被發現。心臟內科醫師坦言:「人的心跳就像是一顆馬達,如果跳得太慢,就像是馬達力量不夠,嚴重時甚至可能出現心臟衰竭,因此心跳過慢不可不慎!」
「有無症狀」是心搏過緩的重要判斷因素
心律不整通常可分為心跳太快、心跳太慢;當民眾感受心跳跳動跟平常不一樣時,可透過穿戴式裝置測量或心電圖來發現有無異常。但造成心搏過緩的原因非常多,包括基因、降血壓藥物、甲狀腺退化、心肌梗塞等。
臨床醫師在評估心搏過緩的嚴重度時,有兩個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患者是否有出現症狀」以及「造成過慢的原因」。敏盛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暨心導室主任劉彥廷解釋:「心跳數字不是判斷是否正常的唯一依據,必須觀察患者有沒有症狀,像運動員、年輕族群常見心跳慢,但不一定代表有嚴重的疾病。」
因此,該如何及早揪出是否有異常的心搏過緩?劉彥廷醫師說:「若當運動的時候,心跳會自動反射跟著變快,且運動當下沒有產生任何不適,也沒有感受到心臟無力,代表平時的心搏過緩基本無礙。」反之,若出現頭暈、頭昏眼花、冒汗、噁心等症狀,或曾經發生昏厥,恐怕是因心搏節律緩慢,心臟輸出量降低所致,就相當建議就醫。
常見兩大原因會造成心搏過緩!
若要進一步釐清,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心跳變慢?臨床上會安排 24 小時連續心電圖,來釐清是否為心臟功能性的問題,同時也要排除其他誘發因子,例如藥物、甲狀腺機能低下、腦下垂體功能低下、交感神經受抑制等。
整體而言,臨床上最常見的心搏過緩有以下兩大原因:
一、病竇症候群
心臟跳動是從右心房上的竇房節開始啟動,而隨著患者年齡增長,老化會讓竇房結功能退化,使心臟無法正常放電。劉彥廷醫師比喻:「心臟若是一顆馬達,可以想像當電池快沒電了,導致供電不穩定,心臟有時會突然跳得很慢,甚至可能突然停止。」
二、房室傳導阻滯
心臟跳動過程中,除了竇房節扮演啟動角色外,中繼站的房室節也很重要,它是負責將能量傳導到心室,引起心臟收縮。劉彥廷醫師說:「當出現房室傳導阻滯,就像是電線斷了,心房就算跳得再正常,心室仍沒有辦法接收到信號,所產生的疾病危險性會遠高於病竇症候群。」這時醫師會強烈建議需要裝心律調節器,來緩解症狀。
心臟節律器有效改善不正常心跳數
不少患者疑惑,心搏過緩不能靠藥物來改善嗎?劉彥廷醫師說明:「臨床上有相關藥物,例如交感神經興奮的藥,有機會促進心臟變快,但效果為短暫的,且根據多年研究追蹤發現,有無服用藥物預後並沒有顯著差別,目前最有效的改善方式,仍是靠裝置人工心臟節律器,來取代人體正常的心臟傳導。」
心臟節律器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電極來刺激心臟,讓心臟獲得正常規律的跳動,就像是利用一顆人工電池取代原本心臟電路系統。節律器的製造原理就跟心臟一模一樣,但同時可以智慧地持續監測心跳,當心跳過慢或休止時可適時發出電流刺激心臟跳動。
傳統 vs. 新型心臟節律器差異!優劣一次看懂
傳統的人工心臟節律器主要是一個電池配上電線,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則將電池跟電線濃縮到一個子彈的大小,體積、裝置位置、固定原理均與傳統心臟節律器不同。
傳統的節律器除了體積較大,需將電極導線放置在鎖骨下皮膚與肌肉層之間,植入後較易產生感染與導線脫位等併發症。尤其是,裝置傳統心臟節律器後,患者在生活中也需要特別謹慎。初期可能會覺得有異物而感到不舒服,活動也必須受到限制,例如手臂得避免過度活動,像常舉手、打鼓等都可能增加電線磨斷的機會。
為了達到更好的生活品質,新型的無導線心臟節律器解決了傳統型的問題。劉彥廷醫師表示:「新型節律器因為少了導線、尺寸較小,可以從股靜脈植入右心室,傷口小僅 1 公分,加上電池是直接固定在心室裡,減少感染併發症的風險。傷口小復原快,術後的照護也輕鬆,患者日常活動較不受限制,提高病友生活品質與便利性。」
四大族群合適裝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
如今「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健保也有給付符合特定條件的患者。屏除健保給付條件外,劉彥廷醫師認為有以下狀況的患者,在與主治醫師討論利弊得失後,可以考慮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
*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活動者
*洗腎患者
*癌症患者
*年長者
劉彥廷醫師分享實際臨床上的經驗。七十幾歲的婦人洗腎數十年,本身心血管狀況不佳,常感覺心臟亂跳,近幾日在家裡附近散步時昏倒,經過診斷確實為心律不整中的心搏過緩。醫師建議患者裝置新型無導線心臟節律器,以維持所需的心跳與心輸出量,加上患者長年洗腎無法裝置傳統節律器,符合健保給付規範。術後患者不僅恢復正常生活,生活也無侷限,是非常成功的治療個案。
經導管無導線心臟節律器,健保全額給付條件:
1.病竇症候群
2.房室傳導阻滯且有持續性、永久性心房顫動
3.醫師評估無法植入傳統節律器者
新型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已開始有條件的給付符合條件的患者申請,對於有需求的民眾來說,多了一項治療的好選擇,勢必可造福更多病患。劉彥廷醫師仍提醒:「人工節律器是一個物理性治療,取代原本心臟的電路系統,雖然不會隨著病人突然吃太甜、太鹹而變化,但重要是民眾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監測,保持定期量血壓、心跳,術後更應加強自我健康管理,才是維持健康的好習慣。」
文/王芊淩 影音/江宏倫 CG 圖設計/楊紹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