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漸漸的,我失去了自己:超詳細介紹阿茲海默症的迷思、徵狀、成因和治療

Fairy’s Heart

更新於 2021年07月23日15:27 • 發布於 2021年07月24日16:00 • 敲敲

回憶沒有了。

親人忘記了。

家不見了。

我消失了。

 

引子

 

很久以前,一位名叫阿洛伊斯.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的精神病學家從一名叫奧古斯特.迪特(Auguste Deter)的病患身上發現了令他困惑和無法用醫學解釋的病徵,雖然與老年癡呆症(Dementia,現稱為認知障礙症)相似,但病徵更加強烈,並連帶其他與行為和性情方面的變化,例如疑心重、記憶缺憾、不斷重覆沒有意思的說話、在半夜時份突然尖叫等,而在奧古斯特去世前她甚至失去一切的認知能力。在漫長的研究後,他發現這個病徵的主要成因為腦皮質區的特殊病變。隨後於1910年,他的導師克雷普林(Emil Kraepelin) 將此病變命名為「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現時為止,全球約有5000萬人罹患認知障礙症,每年有接近1000萬宗的新確診,而當中有約4400萬人患有阿茲海默症。

 

驚!阿茲海默症之5大迷思?!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如「腦退化」、「失智症」或「老人痴呆症」等,但對於阿茲海默症這個疾病大家又知多少呢?而大家所知道的資訊,又是不是阿茲海默症真實的一面?

 

迷思1:真的只是「年紀大機器壞」嗎?

對於上了年紀「沒有記性」、「忘東忘西」的老人家大家有甚麼固有的想法呢?真的只是年老了所以身體也差了那麼簡單嗎?其實有可能是患上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症屬於神經性退化障礙(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是認知障礙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這個退化性疾病不屬於正常老化,而是與腦細胞的逐漸衰竭有關。由於腦細胞的病變導致退化和死亡,因此最終會令腦功能逐漸失去。然而,除此之外阿茲海默症也有其他關聯的因素。

 

迷思2:只是精神上的問題所以是不致命的……嗎?

事實上阿茲海默症是致命的疾病,由於腦細胞不可逆轉的退化和死亡令到患者的記憶、行為和身體功能慢慢的失去,隨之而來的就是奪走患者對個人和身邊一切人事的認知以及所有的基本自理能力,例如忘記自己和身邊人是誰、忘記回家的路甚至忘了如何進食、說話和走路,與剛出生的嬰兒無異,也就是說沒有身邊人的長期照顧患者完全沒有能力照顧和保護自己,更何況是生存呢?

 

迷思3:阿茲海默症只是老人病?

其實阿茲海默症並不單單發生在老人家身上,有些30歲至50歲的人士都有機會患上,稱為早發性或年輕形阿茲海默症 (Early-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Young-Onset Alzheimer’s Disease),這是因為家族遺傳的關係提高了這些人士患上阿茲海默症的機會,而且當他們出現如「記性差」等相關的徵狀時醫生通常以「壓力太大」的方向着手,因為這些人士的患病率普遍偏低,導致醫生診斷時容易忽略這可能性。

 

迷思4:阿茲海默症是可以痊癒的!

現時為止沒有任何藥物和治療能夠令這個疾病的患者康復,他們只可以服用藥物以及做不同的行為和心理訓練去維持身體和腦部功能從而減慢衰退的速度,成效都是短暫的而且按個別情況而異。

 

迷思5:鋁、流感疫苗、銀填充物和人造甜味劑是引起阿茲海默症的最大元兇?!

目前為止阿茲海默症的成因都是未明的,專家認為這個疾病是基於遺傳基因和許多其他風險因素如生活習慣等互相影響而成,未有研究證實使用鋁製品、使用銀填充物、接種流感疫苗以及食用人造甜味劑會引致阿茲海默症。

 

如何得知患上阿茲海默症?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阿茲海默症的診斷標準主要有三點(來源):

  • 患者出現嚴重(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或輕微神經認知障礙(Mil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例如在決策、學習、語言和記憶等方面的認知能力。嚴重神經認知障礙患者的能力會大幅下降,而輕微神經認知障礙患者會出現輕度衰退。
  • 輕度神經認知障礙患者出現一個或多個認知功能上的輕度衰退,而嚴重神經認知障礙患者出現兩個或多個認知功能上的嚴重衰退。
  • 患者阿茲海默症的家族病史或基因突變。

 

阿茲海默症患者沒有劃一指定的診斷測試,醫生主要通過以下4類評估和試驗方式去得知結果。如果發現身邊的人出現類似情形記得要儘早求醫啦!

  • 利用問答方式去評估出短期和長期記憶,以及對時間地點方面的認知。
  • 通過身體檢查如血壓測試和心跳等。
  • 採用神經系統檢查去測試是否感染中風等問題。
  • 通過利用不同儀器如磁振造影(MRI)、電腦斷層 (CT Scan) 和正電子掃描 (PET Scan) 等檢查腦部影像。

 

你知道嗎?阿茲海默症是有分「Level」的

 

由於認知障礙症的涵蓋面廣泛,因此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認知障礙症其實有不同的特征。阿茲海默症的患者只要能夠接受合適的藥物和訓練,就能夠維持腦部功能從而減緩衰退速度,所以提高對阿茲海默症不同程度和特征的認識十分重要,這能有助身邊人及早意識到患者的異樣,幫助他們提早就醫,對患者的病情發展和患病後的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那要怎樣及早發現呢?可以由熟悉阿茲海默症的不同程度開始。雖然阿茲海默症與其他類型的障礙如血管性認知障礙症(Vascular Dementia)被歸類為認知障礙症,但不同類型擁有不同的特徵。以不同階段的阿茲海默症為例子,它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早期,中期和晚期,而不同的階段皆有不同的行為和心理症狀(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Level 1: 早期阿茲海默症

早期患者主要有記憶上的缺失和情緒上的改變。記憶方面,患者會出現忘記近期發生的事件、忘記物品的名稱、重複地問問題、對於判斷及決策時需較長時間和出現困難等的情況。情緒方面則會有輕微轉變,例如患者本身溫和友善,情緒穩定,但卻變得容易急躁及焦慮。

 

Level 2: 中期阿茲海默症

中期患者的記憶和情緒問題變得較為嚴重。記憶方面,患者開始對分辨身邊的人和他們的名字有困難,有些甚至會對家人或照顧者懷有疑心。情緒方面,患者的情緒相較早期阿茲海默症強烈,例如出現抑鬱或焦慮的頻繁情緒交替及波動。語言方面則會出現與失語症相似的情況,對溝通感到困難。此外,患者的自理能力亦都會開始下降,日常生活開始需要家人照顧例如進食,清潔,如廁和穿衣等。有些患者更會出現失眠,聽覺和視覺方面的幻覺以及類似強迫症的行為。

 

Level 3: 晚期阿茲海默症

晚期患者於早期及中期的病徵會變得更加嚴重,而且需要家人的長期照顧。這期間的患者會出現控制身體的困難例如失去對肌肉的控制從而阻礙進食、吞嚥、行動和如廁等活動,患者的體重亦因為這樣會有不斷下降的趨勢。語言方面,患者會有更加嚴重的語言流失,例如只能以單字溝通或完全理解不到句子的意思。記憶方面,患者的短期和長期記憶有更加明顯的問題,例如對結婚生子這些生命中重要時刻的經歷感到模糊。

 

為何患上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的成因依然未明,許多專家認為這疾病大多數由自身的基因及以下不同的風險互相影響而成,根據素質壓力模式(Diathesis-stress model),身體因遺傳而帶有相關精神情緒疾病基因的人士面對壓力時的反應較大,若情況沒有好好處理就很容易導致精神情緒病,也就是說攜帶該基因的人士不一定會患上此病,但加上自身的生活習慣和外來因素就會大大提升患上的機會。

 

1.「唉,年紀大了。」

阿茲海默症的患者以老人家為主,超過65歲的老人家患上此疾病的機率會五年增加1倍,而85歲或以上的老人家有3份之1的機會患上。不單止老人家,65歲以下30-50歲左右的中年少數人士,每20個人中有一人有機會患上,稱為早發性或年輕形阿茲海默症 (Early-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Young-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2.「家人患有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的其中一種因素是家族基因和病史。有研究顯示如有家庭成員患上此病,個人患上的機會也會提高。若有直系親屬如父母、兄弟和姐妹等患上,那可能性會更加高。

 

3.「唐氏綜合症與阿茲海默症有關係?!」

唐氏綜合症的朋友其實有更高的機會患上阿茲海默症,這是因為他們的基因缺陷令到一種名為澱粉蛋白斑塊 (Amyloid Plaques) 隨著時間大量堆疊,最後導致患上阿茲海默症。

 

4.「我頭破了…」

研究指出受到頭部創傷的朋友有更高達2.3倍的機會患上阿茲海默症,而嚴重頭部創傷的風險則高達4.5倍。

 

5.「三高也是原因之一?!」

不少研究亦發現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久坐不動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會提高患上阿茲海默症風險哦!如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肥胖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 (Hyperhomocysteinaemia)的人,便是阿茲海默症的高危患者。

 

6.「不是嗎…居然還有其他?」

最新的研究亦指出,聽力受損、無法康復的抑鬱症、孤獨感和缺乏社交都是患上阿茲海默症的誘因。

 

「太好了,原來患病風險是可以減低的!」

 

 

阿茲海默症是無法預防的疾病,但能夠通過改善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去減低患上的風險,即使不知道自己是否帶有相關的基因,我們也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以及留意身體狀況去保持精神和身體健康。

 

  • 腦是一個好東西,請持續使用和保養。

 

腦袋就如同鐵一樣,長久的不用和放置會出現「生銹」的情況。經常進行腦部活動例如看書、打麻雀和拼圖等,能加強和維持腦部功能。而保護頭部令其免於受傷有助減低因意外阿茲海默症的機會。

 

  • 對!說的就是你,健康飲食由年輕做起。

 

要注意的是,雖然市面上有各種類型的保健產品都聲稱有改善認知障礙症的功效,但目前為止其實沒有任何研究證明服用相關產品能有效應對阿茲海默症。要維持腦部健康,我們必須要從飲食均衡入手,乖乖的按照飲食金字塔去吸收不同的營養吧!

 

而近年亦有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 (以蔬果、穀物、海鮮、堅果和橄欖油等為主的飲食方式)、漿果類水果 (如藍梅、紅梅和草莓)、葉酸 (如菠菜和西蘭花) 以及維他命B-6和B-12 (如魚類、蛋和柑橘類水果)等都有加強認知功能以及減低患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大家不妨多加留意這類型的食物吧!

 

  • 運動是寶不是草!

 

無論有病還與否最基本維持身體健康的一定是適量運動,養成每天30分鐘恆常活動,對維持腦部功能有正面影響,而且運動亦輔帶其他益處,如提高感受正面情緒的機會等。

 

大家可能會問:「每天都忙得要死,連睡覺時間都沒有,哪有時間運動啊?」其實運動也不一定是游泳打球跑步,即便是上班下課回家用30分鐘走路爬樓梯、幫媽媽做30分鐘家務等讓身體活動的事都可以!

 

  • 跟朋友見個面吧!

 

研究指出經常與身邊的人來往,有助減輕心智衰退,以及增加精神、生理和情緒方面的健康,而常「宅」在家的老人家相較經常外出的老人家有高2倍的機會患上阿茲海默症。

 

  • 每日笑一笑,世界更美妙~

 

你知道嗎?長期無法紓緩和處於壓力荷爾蒙下,神經元會相對容易死亡,更會導致腦部中的海馬體等部份萎縮,我們可以通過練習冥想或多做運動去釋放壓力和感受更多正面情緒,學習與壓力和平相處吧!

 

  • 遠離煙酒,遠離煩惱

 

吸煙飲酒可能是釋放壓力和娛樂的其中一種方式,但同時亦會為身體帶來負面影響,例如打破腦部生化機制的平衡,令到身體內的器官出現病變,而吸煙更加會提高患上阿茲海默症的機會。

 

「不能醫治?!那怎麼辦?」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影響日常生活的疾病,病情隨着時間的增長而惡化,可惜的是直到現時為止沒有方法可以令患者得到醫治,只能通過藥物和訓練去減輕退化速度。

 

1.藥物治療

 

現今醫學會針對不同階段的患者,使用不同的膽鹼分解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和藥物。早期至中期的患者會使用 Donepezil(Aricept:安理申)和 Rivastigmine(Exelon:憶忍能)為主去保持腦部的乙酰膽鹼 (Acetylcholine) 水平以幫助患者的記憶。中期至晚期患者會使用Donepezil(Aricept:安理申) 和Memantine (Ebixa:憶必佳) 為主去阻止過多谷氨酸(Glutamate)的影響去,減低對腦部細胞的損害。

 

另外,也有用其他精神科藥物去控制阿茲海默症的徵狀的例子,如使用抗抑鬱藥(Antidepressant)、抗焦慮藥(Antianxiety medications)和抗精神病藥(Antipsychotic)等控制幻覺、焦慮不安等的病徵。

 

2. 非藥物治療

 

除了藥物治療,有不同類型的活動和訓練可以減輕阿茲海默症的影響。身體機能方面,患者可以通過物理治療和儀器去維持身體的活動能力和減少行動不便帶來的傷害。精神狀態方面,不同的心理行為治療和訓練如現實導向(Reality Orientation Board)、懷緬治療(Reminiscence Therapy)、感官刺激、記憶訓練、視藝製作和戶外活動等去維持患者對事物的認知、社交能力和減少負面情緒的出現,從而刺激大腦去減輕退化速度。

 

「我的家人患上了阿茲海默症,如何是好?」

 

 

由於阿茲海默症患者在行為和心理上都會有很大的轉變,因此照顧者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例如日常作息、居住環境和心態等,可能要作出調整以適應改變帶來的新挑戰,也學習如何與患者相處。

 

1. 日常活動

患上阿茲海默症雖然會令患者的認知和身體功能衰退,但並不代表生活中的一切停頓了,適當的活動和訓練甚至有助減輕病情的惡化。身為家人的你除了讓患者嘗試自行照顧自己外,也可以鼓勵和陪伴他們進行不同類型的活動,如到公園散步等體能訓練並協助他們培養其他興趣,同時亦可以利用身邊事物如便簽 和月曆等幫助他們記下重要事項。

 

2. 家居環境

由於患者的身體機能和認知上會逐漸衰退,因此患者會出現跌倒、失禁和進食困難等的情況,一般家庭為了讓患者獲得更好的照顧會選擇聘請傭工。除此之外,家屬亦可以向專業人士如職業治療師和社工等求助,聽取他們對家居設計和照顧事項的意見。

 

3. 情緒行為

面對家人突如其來的轉變,相信大家一定會感到很徬徨,除了參考專業人士的意見外,以下有兩個心態上的小提示可以幫助大家與患者相處:

 

  • 以人為本formula,患者都是VIPS!

  • V 是 Value,指重視愛護患者。

  • I 是 Individual,指以每一個患者為獨立個體從而為他度身定做需要的評估和照顧。

  • P 是 Perspective,指以放下己見,以患者的角度思考。

  • S 是 Social,指為患者提供充滿正面和關懷的社交環境。

  • ABC 行為分析有辦法

  • A 是 Antecedent,指前因,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患者在怎樣的情況下(例如時間、地點、人物)和患者有甚麼特性(例如性格、偏好和習慣)令到該行為出現

  • B 是 Behavior ,指事件發生時的行為動作。大家可以觀察事件發生時患者有怎樣的行為,如有甚麼動作和行為出現的次數。

  • C 是 Consequence, 指行為引致的結果。大家可以注意患者的行為會產生怎樣的後果,例如行為對患者的影響力,患者身邊的人對行為有怎樣的反應以及這些反應會否為加劇患者的行為。

 

舉個例子:小明的爺爺在患病前已不喜歡戶外活動,加上天氣炎熱令到爺爺更加不願外出,甚至連一般覆診也不願去,小明的爸爸為此感到擔憂和煩躁因此常常呼喝爺爺外出覆診,令爺爺感到不滿和變得更加固執,導致父子之間關係緊張。在這情況中的 A 是「小明的爺爺在患病前已不喜歡戶外活動」,B 是「天氣炎熱令到爺爺更加不願外出,甚至連一般覆診也不願去」而 C 是「小明的爸爸為此感到擔憂和煩躁因此常常呼喝爺爺外出覆診,令爺爺感到不滿開心和變得更加固執,導致父子之間關係緊張」。

 

而要改變問題就要預防 A 的發生及改進 C 的情況,例如:

  • 預防A:使用不同防曬降溫工具如雨傘和携帶式風扇以及乘坐交通工具前往診所等。
  • 改善C:勸喻爺爺時態度要溫和,同時帶爺爺去他喜歡的地方作鼓勵和作為吸引他外出的條件。

 

由於每個人的性格與病情不一,因此基於不同情況使用這些方法時也不會一樣。但最重要的是與患者相處需要耐心、學習新的相處方式及不斷試驗和改善這些方法,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心急哦!

 

沒有返老還童的藥,只有返老還童的病

 

看着自己或身邊的人漸漸忘記了重要人和事、漸漸失去對身體的控制、漸漸連自己也不見了,連反抗也做不了。對於阿茲海默症的患者而言這個疾病就如同黑暗一樣慢慢吞噬對自己和周邊事物的認知。患者也好,他們的家人也好,都需要很多的關懷和支持。

 

生老病死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階段,有些疾病看似很遙遠,但主動增加對這些問題的認識能幫助我們和身邊人減低面對這些情況時的不安和恐懼,協助適應生活上的改變,更可以減少因無知而出現的污名化。

Fairy's Heart 介紹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們習慣了要獨自扛起所有壓力,累久了有時候就忘記了,其實也需要好好照顧自己。不管你是遇到情緒困擾,還是想讓生活變得更幸福,Fairy's Heart 都可以幫到你。請記得:沒關係,我們在。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心理健康資訊的話,歡迎大家到我們的網站 、Instagram (@fairiesheart) 或 Facebook 關注我們吧!

資料來源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