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突然聲音嘶啞或失聲,中醫機理多屬實證,具體與風、熱、痰的病邪關係較大,治療方面可採取「實則瀉之」的手段祛邪,利用中藥或針灸幫助祛邪開聲。
疏風清熱化痰 解毒瀉火
1.胖大海薄荷茶
材料:胖大海1至2枚,薄荷6克
製法:沸水冲泡10至15分鐘,趁暖飲用
原理:胖大海性寒,味甘,有清肺化痰、利咽開音、潤腸的作用。薄荷性涼,味辛,能疏散風熱利咽。本方有疏風清熱化痰功效,適用於偶爾過度用嗓、過食辛熱食物後,喉嚨紅腫痛、口乾咽燥的肺熱聲沙,可改善黏膜充血腫脹問題
2.鹹竹蜂甘草茶
材料:鹹竹蜂2至4隻,生甘草6克
製法:先用茶袋包好上述材料,再以沸水冲泡15分鐘,溫服
原理:鹹竹蜂性寒,味甘,能清熱化痰,利咽開音。生甘草性平,味甘,有清熱解毒、瀉火的功效。本方可改善急性咽炎引起的咽喉腫痛、因聲帶突然發炎腫脹引致的失聲
養陰中藥較滋膩 胃虛咳嗽痰多慎用
此外,對於因口乾、喉嚨乾涸,或天氣乾燥引起的聲沙,飲用蜂蜜、羅漢果茶、枇杷膏等亦有潤喉利咽作用。不過由於具有養陰作用的中藥性質一般比較滋膩,容易助濕生痰,故脾胃虛弱、咳嗽痰多者需慎用。
■針灸開聲常用穴位
合谷穴:
雙手「虎口」位置,有清熱瀉火功效
魚際穴:
第一掌骨中間赤白肉際處,有清肺熱、利咽開聲功效
少商穴:
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1分處,有清肺退熱,改善咽喉腫痛功效
內庭穴:
足背第二、三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可清瀉胃火,改善咽喉腫痛
刺激方法:
可針刺配合強手法刺激、點刺放血,或按揑至有痠痛感
細聲說話 多喝水 戒辛辣煎炸
要改善慢喉瘖,需以調養為主。平時宜減少大聲說話,學習正確用嗓和呼吸方法,多補充水分避免咽喉乾燥,睡眠充足,戒吃辛辣煎炸食物;還要積極預防感冒,以保護咽喉和聲帶,再根據體質和病情配合治療,在預防病情惡化的基礎上爭取逐步改善慢喉瘖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