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別讓血管「卡住」誘發中風憾事!「這」原因讓罹病風險高 5 倍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2024年07月30日07:36 • 發布於 2024年07月30日09:36 • 黃慧玫

根據衛福部公布 112 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位居第 4 位,死亡人數高達 12,371 位。中風所造成「失能」後遺症,是台灣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除了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更造成照顧者及家庭經濟沉重負擔。

在衛教資訊爆炸的時代,大家對「中風」並不陌生,也懂得藉由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體重、拒絕菸酒,以及積極治療控制三高來預防,但往往卻忽略造成中風的原因多,更包括了心房顫動、凝血異常、紅血球過多等危險因子。

其中,又以「心房顫動」對生命威脅大,除了讓心臟亂跳、忽快忽慢,更可怕的是可能導致中風或其他血管栓塞。據統計,心房顫動患者罹患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 5 倍,不可不慎!

不僅如此,因「心房顫動」造成的腦中風死亡率較高,症狀與失能狀態也較為嚴重。不但住院天數較長,合併腦出血性的機會較高,且再發性腦中風的風險也較高,據統計,在中風後的 5 年內,約有三成的人可能發生再次中風。

什麼是「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是成年人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不整,主要發生原因是老化或疾病造成,心房組織退化或是其他冠狀動脈疾病,都可能造成心房不規律的快速搏動,1 分鐘甚至可能跳動超過 350 次。心房顫動依持續時間的長短分為 4 種:

  • 陣發性:偶然發生,但持續時間不超過 7 天,絕大多數是小於 48 小時,大部分時間可能是正常節律。
  • 持續性:持續超過 7 天,但仍可藉由藥物或電擊調整恢復正常心律者。
  • 長年持續性:病患決定接受心律控制時,心房顫動已持續超過 1 年,要恢復心臟節律較前兩者來的困難。
  • 永久性:症狀持續超過 1 年以上,無法以藥物或電擊修正恢復正常心律者。

「心房顫動」症狀及高危險族群

心房顫動的症狀表現為心悸、心跳不規則亂跳、胸悶/胸痛、喘、頭暈、昏厥等。

心房顫動的發生率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據統計,60 歲以上,平均每 25 人就有 1 位,80 歲以上長者,更是每 10 個人就有 1 人罹患。

心房顫動高危險族群

1.年齡老化
2.心臟病,如冠狀動脈疾病、心臟衰竭、心臟瓣膜功能不佳等
3.高血壓
4.代謝相關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等
5.心血管疾病
6.甲狀腺機能亢進
7.肺部疾病,如慢性肺阻塞 (COPD)
8.飲酒過量

「心房顫動」對健康的影響

除了心跳太快、不規律,造成心臟極度不適感之外,還使得心臟失去有效的心室收縮、輸出血量減少,大幅降低心臟功能。心房顫動使血液在心房內滯留而產生血塊,可能會引起全身性的血管栓塞,如中風等。

「心房顫動」與「中風」的關係

一旦心房震盪、抖動很快,無法有效地將血液流到心室,使得血液滯留、血流速度變慢,容易凝結產生血塊 (血栓),當血塊隨著血流跑到腦部血管時,堵住腦動脈則造成栓塞性腦中風。

認識「腦中風」

腦中風,指的就是突發性的腦血管疾病。因為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無法供應腦部氧氣需求,而發生腦功能障礙,影響該區支配的肢體功能、語言功能或意識障礙等導致失能,並有致命的危險。

現代人隨著飲食西化、生活型態、環境和壓力等因素,容易攝取高油、高糖、高鹽的食物,加上工作型態偏向久坐少動、水分攝取不足等,可能增加血液中膽固醇,讓血液變得黏稠、血管缺乏彈性,讓血管提早老化,增加病變風險。

「腦中風」3 成因

  • 腦血栓:供應腦部血流的血管產生狹窄、阻塞,特別是頸動脈及其分枝的血管。動脈粥狀硬化造成血管變窄最主要的原因
  • 腦栓塞:從心臟或頸動脈腔壁上掉落下來的血栓,或動脈粥狀硬化剝落的碎片,塞住了腦血管。
  • 腦出血:腦部血管的破裂,造成腦溢血。

「腦中風」的危險因子

吸菸、運動量不足、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及腦中風家族史。一旦符合腦中風八大危險因子的其中 3 項,即屬於高危險族群,應立即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學會判斷「腦中風」3 徵兆

可透過臉部、手臂、說話等辨認自己或身旁的人是否有中風的跡象。若有發現任一情形,請儘快撥打「119」並記錄發生的時間,把握搶救黃金時間。

  • 「微笑」:觀察臉部,是否兩邊不對稱,或嘴角明顯歪斜。
  • 「舉手」:將雙手伸直時,有一隻手會無力下垂。
  • 「說你好」:沒辦法講得很清楚。
  • 「快送醫」:無法做到任一動作,馬上撥打 119 求助。

其實,腦中風並非全然沒有徵兆,有時症狀會忽然出現、馬上消失,有些人會經歷 1 次或數次因為灌流不足而引起的短暫症狀,如半邊肢體或臉部的麻木或無力;突然間單眼視力惡化;突然聽不懂人家說的話、突然暈眩或站不穩等。

症狀通常持續數秒至 30 分鐘,稱為「暫時性局部缺血性」發作。千萬不要輕忽這個徵兆,如果出現了上述症狀,或無法確定,都應儘速就醫診治。

如何預防「心房顫動」造成的「腦中風」

預防心房顫動相關性腦中風的主要治療方式,目前,是採用規律服用「抗凝血藥物」來抑制血塊形成,約可減少 70〜80% 的中風機會。不過,服用抗凝血藥物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如需停藥,應與專業醫師討論,不可貿然為之。

透過數位工具聰明管理疾病,避免頻繁發作造成遺憾

邁入高齡化社會的今日,讓心房顫動成為相當常見的疾病,也因此讓心房顫動所造成的住院、中風,以及心衰竭者也越來越多。心房顫動如同慢性病一般,需要長期遵從醫囑規律用藥控制,避免頻繁發作,才能有效預防中風的發生。

然而,現代人因為忙碌常忘記規律回診、用藥,導致疾病失去控制。若能透過「健康好夥伴 APP(小康)」協助,提醒用藥與回診時間,絕對是幫助民眾強化自我健康管理,建立正確的疾病觀念的好工具。

「健康好夥伴 APP」除了照顧心房顫動病患之外,還能提供糖尿病、高血壓、肺癌、肺纖維化、慢性肺阻塞、氣喘、中風、巴金森病等患者,專業的衛教內容。從記錄每日吃藥狀況、血糖血壓變化等開始,陪伴你自主做好疾病管理不費力。

下載健康好夥伴 APP 享好「康」

.專業的衛教資訊
.吃藥提醒與用藥回診記錄
.紀錄與查看生理狀況
.與親友共享健康資料
.提供實用生活照護指南
.提供更多健康支持
.衛教師電話諮詢專線

健康好夥伴:專為病友打造的數位衛教工具(App/ Line@)
APP:https://www.bipsp.com/appshare/h5TZ.html
LINE@:https://lin.ee/5HqqZJa

資料來源:
1.心房顫動易中風:https://tpech.gov.taipei/mp109181/News_Content.aspx?n=80359412498D4193&sms=D6D8C221F7AECFEE&s=FDFE9F5250A6BD10
2.每 47 分鐘就有 1 人死於腦中風 把握黃金 3 小時,中風是可控制的:https://www.mohw.gov.tw/cp-2632-14735-1.html
3.腦血管疾病: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213
4.中風:https://www.nhi.gov.tw/ch/cp-2756-04bf4-2951-1.html
5.遠離腦中風 自我監控揪出危險因子 8 大危險因子符合其中 3 項屬高危險群:https://www.mohw.gov.tw/cp-16-74897-1.html

文/黃慧玫 圖/楊紹楚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