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沙發薯:美國「開放領養」 養娘不及生娘大

明報

更新於 2018年12月13日18:41 • 發布於 2018年12月13日20:30
紀錄片電視劇Altered States第三集Take My Baby探討開放領養。(網上圖片)
紀錄片電視劇Altered States第三集Take My Baby探討開放領養。(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美國人常被詬病對外界毫無認識,以為全世界圍着自己國家轉。這些說法雖只屬籠統粗疏的概論,但慣常亦有幾分真。與其他大國一樣,美國地大人多,加上各種環境歷史因素,特別多怪人怪事發生,幾乎是世界上另一種現實。這當然不單只是我的想法,英國紀錄片製作人Louis Theroux的最新紀錄片電視劇正正就是探討美國的扭曲狀態,名為Altered States。

系列一共三集,首集Love Without Limits探討多配偶戀polyamory,Louis到被視為美國多配偶戀首都的Portland探訪。第二集Choosing Death則是有關安樂死/協助自殺。現今美國僅有六個州可以合法地結束生命,加州是其中一個;他到當地探訪將會結束生命的以及一些有意願卻不合資格的人。

兩集都發人深省,但兩個主題大家從不同媒體及報道已有不少認識,所以說不上令人大開眼界。系列第三集Take My Baby相信就會讓不少人看得目瞪口呆,重新思考很多基本的家庭倫理概念。

Take My Baby探討的是開放領養open adoption。傳統大家認知的領養過程,領養父母通常都是收養被棄養的孩子,當中的過程不會觸及孩子的親生母親,未來孩子也通常不會與其親生父母有任何接觸。開放領養則是正正相反,領養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會與懷孕的親生母親有定期接觸,到孩子出生後,領養父母就正式接手,帶孩子回家領養。

可保留孩子而不退津貼

點解放棄親生孩子?她們大都缺乏能力養大孩子,通常因為太年輕,或是因為她們有複雜背景,如犯罪或濫藥。將未出生的孩子託給收養人,母親由懷孕開始便接受領養父母每月供助。至於大約會賺到幾多錢,片中一受訪人直到產子為止,就收取大約一萬美元。

在傳統領養過程中,領養父母有主導權,可選擇收養哪一個兒童。相反,在開放領養中,懷孕母親則是整個過程的主導,除了由她們自行決定孩子要給哪一對父母領養外,她們更受法律保護,隨時可因後悔中止過程;就算孩子出生後,他們還有一個月期限可改變主意。如果她們決定中止過程,她們不用將已收取的生活津貼給回領養父母。因此不乏有人存心欺騙,只想賺取額外收入,最終不會放棄孩子。紀錄片中的Ari及Amy一家人就連續被兩個不同的女人欺騙,兩次都未能成功領養。

開放領養的過程極不簡單,通常雙方都承受極大心理壓力。當中最複雜,最引人思考一點,是不少領養父母原來都會讓他們的領養孩子與親生母親重聚。像紀錄片中的Joanne,她除了讓她兩個領養兒子與生母見面外,更會定期舉行家庭聚會,邀請兩孩子生母參與。對十歲領養孩子Isaiah來說,雖然他最初從沒見過生母,但他就是覺得自己與親生母親有一種自然的關連;他視自己有兩個母親,亦明白她生母Trina當年缺乏能力養他,讓他被領養只是想他成長在更好的環境。

「生娘不及養娘大」此俗語,似乎不盡適合時宜,需要重新審視。時代科技走得極快,我們還是要好好跟着走才可。

文:陳Damon(chandamon.com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