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招攬人才 靠一張好椅 辦公室親密戰友 踢走背痛

明報

更新於 2019年08月08日18:29 • 發布於 2019年08月08日20:30
Steelcase亞太區產品經理Navedita Shergill認為,即使今天流動辦公模式漸趨普及,但不代表人們坐着辦公的時間減少,一張舒適的座椅十分重要。(黃志東攝)
Steelcase亞太區產品經理Navedita Shergill認為,即使今天流動辦公模式漸趨普及,但不代表人們坐着辦公的時間減少,一張舒適的座椅十分重要。(黃志東攝)
Maria Andreu(黃志東攝)
Maria Andreu(黃志東攝)
Cosm辦公椅的椅背與坐墊由同一塊物料連接而成,可以顧及每一節脊椎,有力承托背部及盆骨。(黃志東攝)
Cosm辦公椅的椅背與坐墊由同一塊物料連接而成,可以顧及每一節脊椎,有力承托背部及盆骨。(黃志東攝)
香港人工時是全球之冠,一張符合人體工學的辦公椅,長遠來說對脊椎健康有利無害。(黃志東攝)
香港人工時是全球之冠,一張符合人體工學的辦公椅,長遠來說對脊椎健康有利無害。(黃志東攝)
Gesture辦公椅,針對使用多種電子工具的長工時工作者。扶手可靈活調校,即使向後躺,眼睛仍能時刻與屏幕保持水平視線。(黃志東攝)
Gesture辦公椅,針對使用多種電子工具的長工時工作者。扶手可靈活調校,即使向後躺,眼睛仍能時刻與屏幕保持水平視線。(黃志東攝)
當我們坐着時,位於坐骨與股骨之間的梨狀肌受到拉扯,長時間下會引致肌肉發炎,導致坐骨神經疼痛。(林靄怡攝)
當我們坐着時,位於坐骨與股骨之間的梨狀肌受到拉扯,長時間下會引致肌肉發炎,導致坐骨神經疼痛。(林靄怡攝)

【明報專訊】根據2015年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香港是全球工時最長的城市,每人每周平均工作超過50小時。即是說,我們坐在辦公椅上的時間,可能比睡在家中的大牀還要久。然而我們每天默默耕耘,卻得了一身頸梗膊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天都要坐着的辦公椅,猶如你職場上最親密的戰友。勤奮的香港人,值得擁有一張最佳座椅。

「員工沒意識有權要求更好的工作環境,其實更好的環境,才有更好的表現。」辦公室家具企業Herman Miller亞太區座椅項目經理Maria Andreu說,其公司的主要客戶為亞太區的公司,她認為亞洲區的員工相對保守,像遇上座椅欠舒適引致背痛、燈光太暗、冷氣太冷等問題,寧願默默承受都不願向公司反映,她的公司於2018年委託第三方機構,以問卷調查了8間企業合共逾1.5萬名員工,結果有75%員工認為,辦公室更換了人體工學辦公家具後,有助提升生產力。

錯誤坐姿:上身傾前、吊腳

根據職業安全健康局定義,「人體工學」(Ergonomics)意指以用家為本,依據人體設計適合的工作間、器材、工具及工作方法等,以提升生產力及工作效率。除了應用於工業外,亦適用於辦公室,為文職人員提供一個安全、健康及舒適的工作環境。香港理工大學職業治療學碩士課程主任鄭樹基博士表示,由於我們的脊椎並非硬繃繃的一條直線,乃呈天然弧度,而錯誤坐姿會影響脊椎弧度,危害腰背健康。一張能符合人體工學的辦公椅,能因應人體活動而調節,讓用家自然地達到正確坐姿。「常見的錯誤坐姿乃上身傾前,寒着背工作,另外就是吊腳,多數情况是由不合適的辦公家具引起。」長期坐姿不當,會令坐骨神經疼痛,影響生活。而一張理想的辦公椅,鄭樹基認為應具備一系列條件:不影響脊椎天然弧位、背肌需耗用的力量愈少愈好、椅內有足夠活動空間、易操作,另外坐墊材質持久不易塌陷,以及採用透氣面料。

辦公椅如此重要,因此一些大型企業為了挽留員工,吸引人才,他們都提倡well being概念,關注員工身心健康,以優質辦公環境及設施作招徠。金融、審計、IT等需要長時間專注於電腦前工作的行業,這些企業往往不惜工本,購入動輒過萬元的辦公椅。Maria認為員工是公司最大資產,「硬件壞了,可以立即更換,但員工身體一旦垮掉而無法工作,由招聘到培訓新人完全熟悉工作,平均要花半年至一年時間」。她打趣說有些公司更會以名牌辦公椅吸引員工,「你來工作吧,我們有這張座椅給你」!她以新辦公椅Cosm為例,尺寸專為亞洲人而設,座位深度較淺,短腿者亦能「腳踏實地」。其椅背與坐墊不像一般座椅般分開成上下兩部分,乃由同一塊物料連接而成,「這設計能顧及每一節脊椎,更有力承托背部及盆骨。」Maria解釋。另外,長期在電腦前工作,除了容易令腰背受壓,頸梗膊痛也是打工一族的常見毛病,因此有人以為設有頭枕的辦公椅會更勝一籌,但Maria說頭枕傷頸,「當你坐着時,是盆骨、脊椎支撐你的身體而非頭部,頭枕不但沒用,更有可能頂着頭部,影響脊椎弧度」。

符合人體工學 承托脊椎

商業世界競爭激烈,不少企管人經常機不離手,眼睛也從沒離開過手提電腦、平板電腦、智能電話等,我們不知不覺間亦因為要閱讀不同屏幕的關係而產生各式的坐姿。根據辦公室家具企業Steelcase 2013年的研究顯示,他們觀察了歐美及亞洲共11個國家,超過2000人的工作模式,歸納出人們使用各種電子產品時出現的9種坐姿,例如:我們使用智能電話專注閱讀及回覆信息,會靠向座椅一側;又或是上身傾前,以單手操作工作桌上的平板電腦等等。Steelcase亞太區產品經理Navedita Shergill認為,今天一張理想的辦公椅,不但需要符合人體工學,亦需符合我們使用不同電子產品時出現的坐姿,才能有效承托脊椎。Gesture採用active sitting的概念,「即是你轉換不同坐姿時,座椅並非抗衡、阻礙你,而是配合你的活動,你怎樣動,它就怎樣承托你的脊椎」。

多角度調校 配合坐姿

這張座椅的設計亦刻意讓用家能時刻連繫眼前的電子工具,同時亦可保護脊椎弧度,「例如坐着使用智能電話時,我們(上身)大多會向前傾,即使你向後靠,但雙手操作電話時,手肘亦很自然會離開扶手,令肩膊繃緊,頭部亦會仰高,令脊椎變形,破壞脊椎弧度。但這張椅子的扶手設計,參考了人的手臂活動,可調校多個角度及高度,你向後躺,雙臂仍然不離扶手,眼睛仍能與屏幕保持水平視線。」Navedita說。

她又表示,不同工種、行業需要不同功能的辦公椅,Gesture特別適合每天需長時間工作達10小時,又需要在座位上使用多種電子工具的人,「客戶主要來自投資銀行及IT業,都是較吃力緊張的工作,(辦公椅)不是高層專利,是100%買給所有員工使用」。 她又補充,即使今天流動辦公模式普及,但不代表人們坐着辦公的時間減少,「你可能每天在公司不同地方工作,但每次一坐下來就一整天,因為你想專注眼前的工作」,因此客戶中亦不乏採用流動辦公模式的公司,以及共享工作空間。

文:歐慧兒

編輯/蔡曉彤

美術/謝偉豪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