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文化碰撞與啟示

HKAPA 香港演藝學院

更新於 2022年06月30日01:21 • 發布於 2022年06月30日01:21

置身國際都市,歷經社會變遷與文化碰撞,此時此地的藝術家如何兼收並蓄﹖來自韓國的劇場人Setbyul Kim(Stella),本地音樂人雷柏熹,各自在劇場和音樂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卻不約而同選擇重踏校門,成為香港演藝學院的碩士生,期望在多元文化的氛圍下,透過衝擊與交融提煉成獨特的藝術養分。

Setbyul Kim(Stella)(照片由韓國國立芭蕾舞團提供)
Setbyul Kim(Stella)(照片由韓國國立芭蕾舞團提供)

去年入讀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的Stella,畢業於韓國藝術綜合大學(K-Arts)藝術經營學系,曾任職韓國國立天才藝術研究院及韓國國立芭蕾舞團。2015年,她隨丈夫移居香港,放下事業專注家庭,近年孩子漸長,她渴望重拾夢想,「成為兒童及青少年劇場的獨立製作人。」 來港八年,她視香港為家,但欠缺本地工作經驗,重投職場先從進修入手,「我對劇場管理並不陌生,但只曾在韓國工作,對本地行業並不熟悉。此外,我也想提升英語和廣東話水平,所以決定報讀演藝學院碩士課程。」

Stella主修藝術及項目管理,畢業論文聚焦兒童和青少年戲劇,「我年少時看過一場舞台表演,感覺大開眼界,令我從此迷上了戲劇。」有次為論文搜集資料時,她發現有研究指年輕觀眾首次的舞台觀賞體驗影響未來的喜好,此論調與她的個人經歷不謀而合,「大部分人第一次入劇院都在童年或青春期,如果他們不感興趣,將來或許寧願看電影。現今出色的劇作大多為成年觀眾而設,適合年輕觀眾的似乎不多,我希望可以帶來更多選擇。」

Stella 與 Yuri Grigorovich(前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兼編舞)在 2013 年韓國國立芭蕾舞團舉辦的《 La Bayadere》 初次公演上合照。
Stella 與 Yuri Grigorovich(前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兼編舞)在 2013 年韓國國立芭蕾舞團舉辦的《 La Bayadere》 初次公演上合照。

為年輕人開啟大門

為深入了解觀眾,Stella不但修讀Hanyang Cyber University的藝術治療和藝術教育課程,亦因着梁偉然(Ian)引線,成為香港藝術中心的實習生。梁偉然是香港藝術中心「文化按摩師」發展計劃的主理人,活動包括導賞、講座、工作坊、學徒計劃等,實習生需協助籌辦節目。上學期結束前,梁偉然聯絡學院製作管理系副主任及高級講師(舞台及項目管理)區美德(May),表示有意安排演藝碩士生實習,Stella把握機會自薦,為未來重返職場預習。「Ian知道我雖有工作經驗,但中英文水平普通,多得他和May的支持,我現時專責港、韓年輕藝術家的交流項目。我希望為年輕人開啟大門,讓可能成真,這是我發揮才能的好機會。」

Stella參與製作韓國國立芭蕾舞團的芭蕾舞劇《Prince Hodong》。
Stella參與製作韓國國立芭蕾舞團的芭蕾舞劇《Prince Hodong》。

問及香港和首爾在實踐劇場上的差異,Stella笑言深受文化衝擊,「幸好都是正面衝擊!我就讀的K-Arts猶如韓國的演藝學院,不過沒有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也沒有製作經理或舞台監督,有關工作全交由助導負責。」她以前不用看場地平面圖或考慮燈光效果,反觀演藝學院着重實踐,燈光、服裝、佈景、聲音設計等全屬學習領域。「有些同學只有二十一、二歲,但已是專業的製作經理或舞台監督,真令人佩服!我相信學習多元技術令學院畢業生於行業發展更具優勢,製作人都需要這些知識。」

Stella在外展計劃中參觀芭蕾舞課。
Stella在外展計劃中參觀芭蕾舞課。
Stella在演藝學院的 MFA 項目之一是參與製作沉浸式劇院《Secret》。
Stella在演藝學院的 MFA 項目之一是參與製作沉浸式劇院《Secret》。

談及演藝學院同學,Stella眼睛一亮,「你知道很多同學會說韓語嗎﹖當我參加以廣東話為主的迎新日時, 同學們都主動替我翻譯。他們英語、廣東話、普通話 和韓語都說得很好。」未來一年,她希望認識更多年輕夥伴及與不同專業人士交流。

在Stella眼中,香港令人又愛又恨,「剛移居香港時的生活絕不容易,需要時間適應但同時是美好體驗,我喜歡探索附近社區的人和事。」她以往的生活圈子圍繞丈夫的外籍同事,或孩子就讀國際學校的家長們,但入讀演藝學院後,她愈來愈有信心融入本地社群,「我想了解他們的文化,他們亦想了解我更多。他們愛韓國,我愛香港。」

雷柏熹
雷柏熹

譜寫香港爵士樂

「愛香港」這三個字,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來說,在情感以外,還附帶一份使命感。有留意本地音樂的讀者,相信對雷柏熹不會陌生。身兼鋼琴演奏、作曲、編曲、監製於一身,更自組爵士大樂團,一個瓣數如此之多的音樂人,為何選擇於演藝學院進修﹖

「不同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音樂,美國有Jazz、巴西有Bossa Nova、法國有Gypsy Jazz、古巴有Afro-Cuban Jazz……爵士樂在不同地方會與當地文化撞擊出新的曲風。作為爵士樂創作人,我會想:可否將香港的地區元素加入音樂﹖」

雷柏熹自小學習古典音樂,十五、六歲時興起創作念頭而開始學習即興演奏,埋下創作爵士音樂的種子。然而中學畢業後,他並未全身投入學習音樂。在香港浸會大學主修電腦一年後,終發覺自己對此欠缺熱誠:「身邊的同學即使放學後仍繼續鑽研,但我對電腦科學不算狂熱,因此第二年決定轉讀音樂系。」他隨後到美國柏克利音樂學院(柏克利)修讀爵士音樂,四年間認識不少國際頂尖的音樂人和作品。「在美國讀音樂,跟在香港讀音樂的氣氛完全不同,柏克利的音樂課程五花百門,老師和學生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踫撞出新的創意火花。」

雷柏熹與其爵士大樂團在西九文化區大盒為自由空間爵士音樂節 2021 表演。( 相片由西九文化區提供 )
雷柏熹與其爵士大樂團在西九文化區大盒為自由空間爵士音樂節 2021 表演。( 相片由西九文化區提供 )

從交流中學習

回港後,雷柏熹順利發展音樂事業,2020年申請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託基金獎學金,進入演藝音樂學院修讀音樂碩士課程。「報讀前考慮過不同音樂學院,有些學校偏重研究,相對較少機會舉行音樂會發表作品,演藝學院的優勢是有大量音樂人,有很多出色的中樂樂手,與他們交流合作是很好的試煉。」他自言性格內向,但因應課程要求,促使他採取主動,「我主修作曲,表演管弦樂作品需要指揮,因而認識到主修指揮的同學,後來發現對方也是爵士樂迷,大家因此有更多交流。」

闊別校園多年,盤彥燊對母校有了新的理解,他笑說:「以前可能太年輕,很多事未察覺到,現在發覺學院不但教學設施完善,還顧及很多細節,例如我們會收到學生事務處的電郵,介紹心靈健康資訊,全面支援學生的學習生涯及身心發展。」

盤彥燊欣賞碩士課程的編排系統化,「創作人有時會享受迷失,但學習新知識需要逐步累積、發酵,才更有成效。」演藝學院一直強調跨學科藝術教育,以往集中連繫六大學院,如今的跨界合作更進一步開闊學生眼界,盤彥燊指碩士課程其中一項活動需要與香港大學建築系合作,透過建築學知識創作環境舞蹈。

雷柏熹與其爵士大樂團在 2021 年法國五月藝術節的多媒體音樂會《法影爵士樂》中表演。(Photo by 拍攝 : mooddooyodee)
雷柏熹與其爵士大樂團在 2021 年法國五月藝術節的多媒體音樂會《法影爵士樂》中表演。(Photo by 拍攝 : mooddooyodee)

剛剛完成兩年碩士課程,雷柏熹指未來仍需不斷學習,「讀兩年書不會突然變專家,但老師給我開了很多道門,讓我認識更多優秀的的音樂作品和作曲家,為我將來的創作添加了很多可能性。」他希望透過中樂、古典樂、爵士樂的融合,發掘更多可能,將具有香港特色的音樂推向國際舞台,「這是我一直以來想做的事,現在擴闊了自己的創作光譜,會嘗試將一些擁有本土特色,屬於自己地方的音樂帶到世界各地。」

Patrick 於 2018 年與紐約爵士小號大師 Alex Sipiagin 在藝穗會演出。(Photo by 拍攝 : hue.finder)
Patrick 於 2018 年與紐約爵士小號大師 Alex Sipiagin 在藝穗會演出。(Photo by 拍攝 : hue.finder)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