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大約有30萬名失智症人口。失智症的徵兆一開始可能不甚明顯,例如忘記東西放在哪裡、忘了吃藥。漸漸地,可能忘了回家的路。失智症患者也可能懷疑家人偷東西,或出現幻覺,看到已故的親人。這些症狀為患者自己、家屬的生活皆帶來嚴重負擔。
與失智症共處是一段漫長的歷程,家屬必須隨時因應患者不同時期的狀況。由於失智症的病因大多不可治癒,盡可能預防它是重要的課題,並多注意家中長輩有沒有出現失智的徵兆。面對這場長期抗戰,你準備好了嗎?
為了讓讀者更了解失智症的預防及治療,結合了神經內科、精神科醫師為主的台灣臨床失智症協會,為國內失智症診治最重要的學術團體,《良醫健康網》專訪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與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陳正生醫師,教導民眾認識、如何預防以及發現失智症的問題。以下為專訪記要:
預防12大危險因子 可降低40%失智風險
失智症的病因主要分概分為「退化型」、「血管型」以及其他因素所導致的失智症。退化型失智症的人數最多,佔約六成;其次是血管型失智症,佔約二到三成,其他因素導致的失智症則較為零星。
「退化型失智症」的病因包含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和路易氏體失智症,其中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這是大腦神經細胞退化所導致的失智症。「血管型失智症」則是出血性或梗塞性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認知功能退化。
至於其他因素導致的失智症很多,例如傳染病侵襲中樞神經系統、腦部外傷等。我曾有一個案例是,一位博士生因為嚴重車禍造成腦部外傷,智力退化到小學三年級。
由於失智症的病因大多無法治癒,目前只能透過藥物來延緩認知功能,如記憶力,退化的病程,以及治療精神症狀。預防勝於治療,建議盡可能預防。國外研究歸納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12個危險因子,分別是:教育程度低、中年高血壓、中年肥胖、聽力受損、頭部受傷、飲酒過量、老年憂鬱症、糖尿病、缺乏運動、吸菸、社交疏離、空氣污染,消除這些危險因子可以預防40%的阿茲海默症。
地中海型飲食、不菸不酒 降低失智症風險也遠離慢性病
目前醫學研究證實有助於預防失智的飲食模式,是「地中海型飲食」,建議攝取大量蔬菜水果、堅果種子,選擇魚肉、雞肉等低脂白肉,盡量少吃紅肉、加工肉品、甜食,採用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並以橄欖油為主。
至於市售很多宣稱能預防失智症的保健食品,例如維生素、魚油、銀杏等,在預防失智症的效果上,目前尚缺足夠醫學實證支持。
回顧國外研究提及的危險因子,要預防失智症,除了採用地中海型飲食外,還要多運動、不菸不酒,注意頭部不要外傷,呼吸的空氣新鮮,保持心情愉快。這樣一來,有40%的機會預防阿茲海默症,而且能遠離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及早發現才能盡快治療:注意失智症的十大徵兆
醫學上很希望儘早發現儘早治療,出現失智症徵兆就趕快治療。若以房屋對比大腦,火災比照退化病變,同為一棟房屋裝設警報器,一偵測煙霧就盡快滅火,房屋可以保存;但如果太晚發現,就像已經發生大火後才救火,即使消防隊趕來,房屋早已燒毀。
提醒民眾注意失智症的十大徵兆如下:
- 記憶減退影響到工作
-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 言語表達出現問題
- 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 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 東西擺放錯亂
- 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 個性改變
- 活動及開創力喪失
在這十大徵兆中,前面七點與認知功能有關,後面三點與精神症狀有關。具體案例像是,本來可以談生意的人,突然無法勝任工作,不時忘東忘西、說話時漏字。或是時間感變差,不記得什麼事情發生在昨天、什麼事情是前天。「東西擺放錯亂」則例如,剛收好貴重的鑽戒或存摺等物品,卻馬上找不到。判斷能力變差、無法分辨雙關語或諷刺語言也是一個徵兆。在情緒變化上,則會表現出容易激動、不可理喻的狀態,像人們常說的「老番顛」。
要注意的是,失智症具有「持續性」的特徵,如果家中長輩反覆出現異常的行為,可以觀察一個月。若持續一個月沒有改善,建議應盡快就醫接受診斷。
常見錯誤迷思「老了自然會這樣」 容易延誤治療時間
民眾常認為,「老了自然會這樣」,老了自然就記性不好,老了就番顛、老糊塗、老不修,把失智症的徵兆視為老化的自然現象,延誤了就醫時間。
例如,原本是受人讚譽的正派父親,自公職退休後,竟然開始買望遠鏡偷窺風化場所,讓女兒覺得奇怪:「爸爸的個性怎麼跟以前不一樣了?」事實上,這是大腦已經開始不正常。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就算老了,個性、行為不至於有明顯改變。年紀越大應該是越有智慧、越沉穩、越內斂、情感越溫和。
失智症該如何治療?藥物、非藥物雙管齊下 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失智症的治療採藥物、非藥物等多面向的治療。雖然失智症無法治癒,但藥物治療可延緩記憶退化的速度,改善失智症出現的妄想、視幻覺等精神行為障礙,減少患者與家人的衝突,安定情緒,讓患者有較好的睡眠品質。
在非藥物的治療上,復健治療是一種方式,引導患者做一些簡單的動作來提升體力,維持患者自理生活起居的能力。例如近年政府推動「長照2.0」設立日間據點,提供老人固定的社交空間,由講師帶老人進行一些簡單的活動。這些據點能增加老人的社交空間,刺激大腦的同時也能增加日間的活動。
這類互動式的治療、生活規律的治療很重要,患者晚上更容易入睡,也減輕家屬的照顧壓力。
失智症作為社會議題:家屬可多善用社會資源 不要忌諱尋求幫助
以現在台灣有30萬名病患來說,可推估有上百萬民眾身負照顧者的重任。失智症以前稱為「癡呆症」,承擔了不必要的污名,很多人不願正視這個疾病,導致延誤了治療時間。我會建議,照顧家屬必須要有以下三個心理建設:
第一,不要忌諱尋求幫忙,照顧失智症患者需要很多資源,毋需一個人扛下所有責任。
第二,照顧家屬要認知到對方是「生病」,不是故意找碴或搞不懂。多一點同理心,可以減少心理負擔。
第三,要了解照顧失智症患者是「長期抗戰」,發病期間短則三年、長則十五年。家屬應善用社會資源,讓自己、患者都能喘口氣,照顧的路才能走得長久。
值班醫師:陳正生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士、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科研究員、高雄醫學大學主任秘書
現職:
高雄醫學大學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兼主任/臨床教育訓練部部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常務理事
留言 0